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校园未成年人性侵案件频发既有校园未成年人性权利法律保护意识不强的原因,也有现行法律未能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因。通过发布相关司法解释等以增强校园性侵的司法抗制,这是保护校园未成年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 标签: 校园性侵 法律成因 司法化抗制
  • 简介:足球从其出现之初,就有偶像现象。具有现代性的中国足球偶像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李惠堂为典型,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形象;中国的当代足球偶像一度是容志行,代表了时代劳模的形象。但中国足球偶像的始作俑者是宋代的高俅,而制造此偶像的推手则为赵佶,如此类型的偶像及其制作团队带有一种中国式隐喻,从而展示出一种偶像的制作链条。中国一向是无神论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在此语境下的偶像从来就显得十分脆弱。中国足球偶像的匮乏现象是一种大文化形态下的产物,中国人崇拜欧美足球偶像的历史因此还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 标签: 足球竞技 戏剧母体 仪式过滤 人性之恶 自然教育
  • 简介:现在,给21世纪起一个名字也许为时尚早。但是,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主义袭击使得这方面的所有发明都已过时。在2000年1月1日,多数人没有预料到,几大民主国家积极参与下的战争这么早就成为新世纪的主题。而有一件事情在世纪转折之前就已经很清楚地显露出来: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全球现象将决定历史的议事日程。1989年,不仅为欧洲的共产党国家打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而且使那个几乎一下子就征服整个世界的力量获得了活动空间。这首先是经济力量,然后还有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下面的文章是从描述这个力量开始的,然后,是对于未来冲突所产生的一些可以预见的后果。文章的主要篇幅集中描述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附加后果。在这背后,并没有隐藏目前颇为时髦的全球批判。相反,我觉得,我们所称的全球是一种伟大的新的生产力。它冲破了传统结构,因此而开辟了新的天地。阿塔克(Attac),即反全球组织,并不能帮助人们提供一种替代选择方案,所以说,它们缺乏任何建设性力量。但是,反全球组织说的还是对的。历史每重新向前迈进一步,在开始的时候总会出现少数赢利者,与此同时,还会有许多受害者。社会史对于19世纪英国工业化出现的可怕情景的生动描述“阴暗年代”(TheBleakAge)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所以,认真关注全球引起的新的冲突,是非常正确,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书的下一篇文章是《全球阶级与新的不平等》,在理论上似乎有点尖锐。而在这里,更多地是描述现象,其中主要的是社会排挤和致使人们社会行为失常的发展趋势。这两者都导致新的而且是新型的冲突。在2001年9月11日的两年以前所写下的关于恐怖主义的评论,似乎还是有一些先见之明。在这里重新发表的文章是

  • 标签: 2001年9月 风险 展望 恐怖主义袭击 反全球化 2000年
  • 简介:2005年12月12日-14日,东亚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第11届东盟首脑会议、第九次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10+6),一场接一场,令东亚国际政治舞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随着首届东亚峰会的召开,在东亚系列会议的基础上,一个公共外交平台已渐显雏形,一种大外交的新气象在亚洲日益昌隆。

  • 标签: 东亚一体化 峰会 领导人会议 首脑会议 公共外交 马来西亚
  • 简介:美国http://www.bu.edu/pardee/网站2010年10月8日刊登了科芬·P.盖拉格尔题为《中国与拉美工业的未来》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崛起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出13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并帮助和促进了该地区近10年的经济增长。但是,这样的出口增长最终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去工业等问题。甚至更糟的是,中国制造的商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比那些来自拉丁美洲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 标签: 中国制造 工业化 拉美 拉丁美洲 2010年 加勒比地区
  • 简介:当今世界,全球的进程日益推进,各国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警务也随之不断变革。在“全球转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警务体制转型的方方面面。基于社会空间类型学基础理论,本文对跨国警务进行了立体剖析,将全球警务划分为五个层面进行描述,即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和全球性这五个层次警务。本文从多个维度展开对跨国警务的研究,献计献策,以期解决其面临的实践性、政治性以及伦理性问题。

  • 标签: 全球化 跨国警务 警务转型
  • 简介:全球的发展使传统的国际政治深受影响,也促使各国制定相应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的不断调整体现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过程。适应全球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战略体系宜从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更明确和具体地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对自身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国际定位;进一步拓展对外战略的范畴和领域;积极建设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为对外战略的谋划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全球化 中国 对外战略
  • 简介:非正式约束经济市场制度变迁王跃生本文旨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关于“非正式制度约束”的理论和方法,以俄罗斯和中国为重点,讨论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等“非正式制度约束”如何影...

  • 标签: 非正式制度安排 非正式约束 制度变迁 经济市场化 非正式制度约束 意识形态
  • 简介:再社会是人的一生各种社会中的特殊种类,而罪犯改造活动则是再社会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罪犯再社会的产生和存在、性质和任务等方面,对罪犯再社会的特殊性及其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罪犯改造活动的再社会过程有其特殊性的基本理论依据罪犯再社会的产生和存在是与一个国家的刑法和犯罪现象的存在密切相关,它的性质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的任务和目的又有明确的惩罚性和复杂性.

  • 标签: 再社会化 罪犯改造 犯罪现象 刑罚目的 刑事惩罚性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在引进和借鉴国外国际关系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近年来,在这项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令人忧虑的问题。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学习 智慧 知识 欧美
  • 简介:目前,民法学界对人格标识商品权的界定尚不明确,无法对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权益保护,从而衍生出了一些疑难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意见,希望能够为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人格标识 商品化权 民法保护
  • 简介:2015年7月,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各级群团组织改革拉开序幕。上海作为地方群团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很快启动了试点工作,上海共青团改革也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对上海共青团而言,这是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所开展的一场深刻的自我革新,也是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建机制、强功能,转变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有力探索,对共青团事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无论从理论还是实务的层面都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扁平视角,对上海共青团改革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共青团改革 扁平化 建议
  • 简介:新媒体时代,"去中立"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效应和趋势。这种效应和趋势主要表现为:大众选边站队;部分人争做"意见领袖",以获得新媒体时代的隐性"权力";"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外溢效应。这种效应和趋势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新媒体的女性特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性等。多方面因素合力形成并强化了这种效应和趋势。应通过提高网民智识水平,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妥善推进网络实名制等多种途径,积极有效地应对"去中立"现象,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新媒体 去中立化 效应 趋势
  • 简介:本文从全球现代性的视角探讨了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跨国挑战,认为这一挑战为高校制度和思想的重塑施加了压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大学在知识生产和教育上进行组织重构。本文探讨了由高等教育跨国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认为跨国可以进一步克服以欧洲为中心的认识论和文化狭隘主义,然而,不考虑社会、政治及知识的影响而盲目推进跨国,会陷入意识形态模糊不清的泥潭。此外,跨国也迫使高校改变教育内容和知识生产的实践,这会违背现代大学履行公共义务的基本前提,即追求批判性脑力劳动和关注地方性问题。

  • 标签: 跨国化 大学 全球现代性 当代高等教育 变革
  • 简介:为了积极抢占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提高新闻宣传的工作实效,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新闻发布制度”的改革要求,韶关市探索实施由市政府新闻办搭建新闻发布平台、

  • 标签: 新闻发布 制度化 舆论引导 正面宣传 新闻宣传 三中全会
  • 简介:近年来,有些幼儿园明显存在着“小学”倾向,他们聘用小学教师,使用小学教材和不规范的教辅用书,进行拼音、写字、奥数、珠心算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并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这既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

  • 标签: 幼儿园 小学化 小学教师 小学教材 家庭作业 竞赛活动
  • 简介:2017年中日关系迎来邦交正常45周年。安倍积极利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盟系列峰会等多边外交场合与中国领导人会见,显示中日关系有所趋暖。然而,趋暖的走势能否使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实现"再正常"则取决于安倍政府内政外交政策剑指何方。安倍在国内经济和民生领域面临压力迫使其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但安倍政府推行俯瞰地球仪外交、近期又大力推进所谓美日印澳四国联手的印太战略,

  • 标签: 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领导人 亚太经合组织 多边外交
  • 简介:工读学校“去工读”现象是指一些工读学校淡化“工读”色彩,偏离“工读”定位,向普通学校靠拢,不少地方政府忽视工读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这种现象动摇了工读学校独立存在、独特发展的基础。分析这种现象及其原因,有利于坚持工读学校的教育定位,促进工读学校健康发展。

  • 标签: 工读学校 去工读化 原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