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以氯化钙-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制冷机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工况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并采用吸附制冷单管实验台,对制冷系统单元吸附床在解吸和吸附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蒸发压力下,制冷能力随进入发生器的热流变化,吸附床内的传质过程主要受传热过程影响.

  • 标签: 柴油机 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 动力学 实验 传热传质
  • 简介:介绍我国第1套全国产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及其制粉系统,即山东莱城电厂300MW机组所配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制粉系统的特点,对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设计特点作了全面介绍。

  • 标签: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 直吹式制粉系统 电厂 设备布置
  • 简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我国缓解能源需求压力、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实需要及可能路径。最后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 标签: 可再生能源 能源可持续发展 有效途径
  • 简介:在全球急剧增长的光伏产品需求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达到500多家,光伏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千瓦,生产总量约45万千瓦;光伏组件产能达到200万千瓦,产量达到80万千瓦。中国已一跃成为仅次于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光伏生产大国。中国光伏企业第一个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现在已经跻身于全球光伏十强的前四名。

  • 标签: 光伏产业 中国 生产能力 能源 阳光 需求市场
  • 简介:<正>2009年11月8~12日,应荷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SNV)的邀请,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四川中化建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沼气企业代表,前往尼泊尔加德满都参加"国际家用沼气研讨和展示会",由此,拉开我国沼气产业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大幕。据了解,这次大会由荷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亚洲开发

  • 标签: 沼气技术 大幕 农村能源 沼气项目 农村沼气发展 受援国
  • 简介:该文简要论述了火电机组结构现状和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进入21世纪必须优化火电结构,促其可持续发展,同时阐述了我国电力工业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 标签: 21世纪 中国 电力 可持续发展 火电机组 现状
  • 简介:世界杯开幕在即,“中国太阳”也即将照亮世界杯赛场。5月15日,由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独家提供太阳能电池板、2006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唯一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指定球场——凯泽斯劳滕足球场1兆瓦光伏屋顶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 标签: 世界杯足球赛 太阳能电池板 赛场 中国 太阳能供电 有限公司
  • 简介:中国光伏电力企业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久前,据瑞士SarasinBasicReport2004年11月报告和《PHOTONInternational》杂志排名,无锡尚德公司晶体硅太阳电池产能居世界第10位,这是中国光伏企业首次进入世界十强。由于中国光伏企业起步晚、成长慢、规模小的原因,在世界光伏界一直默默无闻。尚德此次排名突破标志中国光伏企业实力、地位大幅提升,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

  • 标签: 中国 太阳能电力企业 核心竞争力 光伏电力 产品质量
  • 简介:汽轮机与主厂房布置是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设计的核心部分,该文对南京热电厂供热汽轮机与主厂房布置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超临界 供热 汽轮机 布置
  • 简介: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CO2、NH3和R2903的复叠制冷循环,介绍和分析了CO2、R290和NH3的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复叠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CO2-NH3,CO2-R290和NH3-NH3复叠循环的比较,可以看出CO2-NH3、CO2-R290的复叠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自然工质 制冷循环 热力学 复叠式制冷循环 二氧化碳 氨气
  • 简介:7月18日,在广东省槽太阳能热发电关键部件技术研发与1兆瓦示范工程建设专家论证会上,东莞市康达机电公司的槽太阳能项目获专家组一致认可,顺利通过省重大科技专项论证。

  • 标签: 太阳能热发电 东莞市 槽式 科技 项目 康达
  • 简介:设计一种使用简化CPC(非追踪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新型开放热管组合的全真空玻璃集热管中温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每个集热单元包括一个简化CPC集热板,一根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在玻璃集热管内安装一个铜管和外部的一个蒸汽包连接构成一个开放热管结构。蒸汽包内安装螺旋换热管加热通过换热管的流动空气工质。分别使用水和CuO纳米流体作为热管工质,以空气作为集热工质,对热管中温空气集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作压力、不同工质及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对热管集热传热特性的影响,详细比较了热管水工质和纳米流体工质在集热传热性能上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只使用2根玻璃集热管构成集热器,空气最大出口温度在夏天可达到200℃,在冬天可接近160℃,系统平均集热效率达到0.4以上,整个系统表现了良好的中温集热特性。以纳米流体为工质的热管热阻比以水为工质时平均降低了20%左右

  • 标签: 太阳能 热管 空气集热器 纳米流体
  • 简介:采用红外热像仪、表面温度计等对双盘浮顶储油罐的表面温度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罐顶表面温度呈轴对称分布,径向温度梯度远高于周向,且距离罐中心越远,表面温度越高。油蒸汽挥发导致浮顶和罐壁间的一二次密封处散热损失明显升高,使其成为罐顶表面温度最高的区域。浮舱隔板、桁架和椽子等结构形成了热桥,使局部位置的表面温度升高,增大了罐顶的散热损失。罐壁周向表面温度梯度低于轴向,并且受油温影响较大,在罐壁保温结构的结合部位、局部保温结构破损位置的表面温度较高,散热损失较大。基于表面温度法,结合环境温度和风速测试结果,采用强迫对流换热关联计算得到储罐不同部位的散热损失。结果表明:对于双盘浮顶储油罐,罐顶散热损失最大,约占储罐总散热损失的67%,罐壁散热损失约占25%,罐底散热损失约占8%。

  • 标签: 红外热像 浮顶储油罐 散热损失 温度场
  • 简介:通过对NH3/CO2、R290/CO2和R404A/CO2三种复叠制冷系统的COP、最优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佳质量流量比等进行理论分析及性能比较,得出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三种复叠制冷系统的COP都随着低温循环冷凝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中NH3/CO2复叠制冷系统的COP最大;三种复叠制冷系统的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佳质量流量比都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R404A/CO2复叠制冷系统的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高,NH3/CO2复叠制冷系统的最佳质量流量比最大。

  • 标签: CO2 低温循环工质 复叠式制冷系统
  • 简介:针对PV/T的研究主要以实验方法为主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利用管道液体对流传热理论,对PV/T水冷装置的热吸收能力和传热时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了流速对装置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U型管水冷PV/T进行模型实验,表明了在功能方面,PV/T既可以实现太阳能的热利用,也可以降低组件温度,从而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在性能方面,PV/T的热吸收能力受流速的影响很大,需要平衡热吸收能力与水泵驱动功率之间的矛盾。

  • 标签: PV/T系统 对流传热系数 综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