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有效的饮食管理对于延缓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不合理的水、盐摄入是导致营养不良,心衰、水肿发生的重要原因。腹膜透析病人由于尿毒症味觉的变化,透析不充分,腹透液影响胃排空以及活动量的改变等因素均影响患者食欲,导致饮食摄入不合理,从而使腹透病人饮食依从性大大降低。所以腹膜透析患者通过科学规范的饮食与营养护理,营养状况稳定,生活质量高,有很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透饮食管理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其发病因及机制也有了较为广泛的认识。现归纳如下,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不显著,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开放手术更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胸部CT三维重建与食管吞钡在食管异物诊治中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食管异物102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吞钡方法进行诊治,而观察组采用胸部CT与三维重建进行诊治,比较两组方法诊断差异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94.12%,对照组成功发现食管异物的发现率为82.35%,观察组的成功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胸部CT三维重建可以有效发现食管异物,其诊断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是临床诊治还应根据患者情况作出相应判断,选择合理诊断方法,以实现快速诊治。

  • 标签: 胸部CT 三维重建 吞钡 食管异物诊治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脂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对照组未给予降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降脂治疗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在诊断脑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80例脑动脉狭窄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CTA诊断组)和对照组(DSA诊断组)各40例,回顾性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依据临床各类数据分析CTA在诊断脑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和临床特点结果CTA在诊断脑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0%;DSA在诊断脑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50%,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appa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CTA作为无创检查,费用低、准确性高,适合广泛应用,可作为脑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筛查依据,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动脉狭窄 CTA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重度尿道下裂手术后尿道狭窄患儿尿道扩张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尿道下裂患儿10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0岁。回顾其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后复查期间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情况,包括手术术式及分期,尿道扩张时间及过程,扩张后排尿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尿线开始变细时行尿道扩张治疗,其中6例可以顺利进行常规尿道扩张,扩张后排尿满意,间隔1个月进行再次扩张,术后3个月结束尿道扩张治疗进入常规随访,无排尿困难;4例患者常规尿道扩张困难转入全身麻醉下膀胱镜直视尿道扩张治疗,其中2例在9F镜鞘下膀胱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随后常规扩张后置入10F硅胶导尿管并留置,1周后拔管,另2例因9F镜鞘下膀胱镜难以通过吻合口,故在监视下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入膀胱,随后在导管引导下置入8F硅胶导尿管成功,留置1周后拔出,此4例患者均间隔1个月再次扩张,此后随访无明显排尿困难。结论对于难以常规尿道扩张的重度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尿道狭窄患儿,膀胱镜技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提高成功率,降低盲目扩张造成尿道损伤和盲道发生的可能。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术 膀胱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5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内切开 尿道狭窄 综合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应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469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逆行、顺行或者逆行+顺行三种途径置入安全导丝后,先使用电刀内切开输尿管狭窄段全层,再使用21F球囊扩张器扩张,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469例中采用逆行途径370例,顺行途径50例,顺行+逆行途径49例。术中1例因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切开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止血成功,现长期更换支架管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电刀切开术后出血5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年获随访381例,275例(72.2%)一次手术治愈;106例出现狭窄复发,其中57例行2-5次腔镜下狭窄段扩张后治愈,5例改作开放手术治愈,13例改用金属网状支架植入术治愈,17例长期定期更换双J管,8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6例行患肾切除术。结论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靠、有效的,特别对于狭窄段较短、程度较轻和患肾功能较好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电刀内切开 球囊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疑似肾动脉狭窄患者7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肾动脉造影DSA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确诊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53例,1例误诊,2例漏诊,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4.8%、92.2%,肾动脉造影确诊48例,5例漏诊,3例误诊,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2%、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51%的确诊率为95.83%,明显高于肾动脉造影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特点,是肾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的首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动脉狭窄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前食管、胃部肿瘤患者的人数逐渐减少,但食管远端以及胃食管连接部的肿瘤问题却愈发严重,且预后效果较差,确诊之后基本没有手术机会。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胃食管连接部肿瘤化疗现状,明确了具体的化疗方法。

  • 标签: 胃食管连接部 肿瘤化疗 现状
  • 简介: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酸。门诊上常有病人诉说,中药西药服了很多,坚持治疗了很长时间,可是症状总是不能满意控制,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和心境,对此心里很是茫然。那么,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以下,我就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做个简单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就诊做个指引。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诊治 典型症状 坚持治疗 常见病 多发病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有关资料显示,每年平均因食管癌死亡约15万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在临床上的成功开展,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关键是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标签: 上食管癌 早期治疗 症状 食管癌根治术 高发地区 发病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临床放射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0例食管癌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放疗结速时复查,达到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1例,无变化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75%。结论食管癌患者临床放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例情况,再制定相应放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复发,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 简介:最近,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鉴定出了食管癌发生的关键因子。AndySharrocks教授以及其临床合作者YengAng博士等人利用一种新型的手段,寻找人类基因组中与该类癌细胞产生有关的分子标记。

  • 标签: 食管癌 PLOS 癌细胞产生 人类基因组 分子标记 癌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本院16例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实践,综合分析整理出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对16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对食管癌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食管癌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本组患者32例,经过精心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胃肠减压护理、饮食护理等术后护理措施,有30例患者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3±1.6)周;其余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