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试题(2008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23-24题。

  • 标签: 人口迁移 人口数 示意图 行政区 迁入
  • 简介:主干知识整合。人口与城市是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的地理基础知识。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人口分布的一种形式。关于人口与城市的知识分散于高、初中地理的不同章节,复习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 标签: 人口 城市 知识结构 专题复习 高考 地理
  • 简介: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首先可以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情况下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也可以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 标签: 人口 发展中国家 工业化时期 增长模式 阶段判断 农业社会
  • 简介:你是否发现我们的地铁越来越挤?水源被污染的消息越来越多?天空越来越阴霾?70亿号人降生了。地球多添了一副碗筷。但人口爆炸这个问题。我们怎么也躲不掉。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 简介:解析试题通过人口统计分布图呈现人口迁移的数量信息,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的情况及成因,第23题,解题关键是明确选项中四个地区具体包括哪些省区。西南地区包括云、责、川、藏,其中四川是我国最大的人口净迁出区;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其中新疆迁入人口数较多;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粤、苏、浙、闽等,其中广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口迁入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黑龙江迁出人口数较多。然后利用排除法,对照图示分析可得出结论。第24题,山西因煤炭开发而成为人口迁入地区;江苏因经济发达而迁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新疆因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而迁入大量人口:黑龙江因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退耕还林而成为人口迁出区。

  • 标签: 人口迁移 东南沿海地区 外来务工人员 矿产资源开发 数量信息 人口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的临床特点与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80例作为高龄组,选择同期适龄产妇80例作为适龄组,观察两组产胎儿生长情况、临床特征、分娩结局。结果经过观察护理后,高龄组产妇剖宫产例数达27例,明显多于适龄组产妇,且高龄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窒息例数均高于适龄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的年龄较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情况较多,需要医护人员加大对高龄产妇的重视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方式,保障高龄产妇、新生儿的安全。

  • 标签: 高龄产妇 适龄产妇 临床特点 分娩结局
  • 简介: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全省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依法管理义务植树工作,规范适龄公民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以下简称“绿化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 标签: 义务植树 绿化费 绿化委员会 甘肃省 非生产性支出 公室
  • 简介:提出了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的概念,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文化视角的高校"健全适龄体弱者"体质改善策略,强调需要落实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不仅在体育课堂上注重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应当把体育文化传习、体育社团活动、运动队训练等多项工作都纳入到"体育隐性课程"内进行统一规划,并争取校内外的资源改善体育物质条件,营造体育氛围,同时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使体弱学生能够获得切实的锻炼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锻炼态度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并能够贯彻终身,促使学校体育目标的达成。

  • 标签: 学校体育 健全适龄体弱者 体质改善 体育显性课程 体育隐性课程
  • 简介:2009年5月20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了专题研讨会,主要探讨学前教育问题。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虽然全国儿童学前3年入园率在2008年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但这一数字也仅为47.3%,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 标签: 适龄儿童 幼儿园 国民教育体系 专题研讨会 全国政协 教育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结果。方法:以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为时间背景,以社区适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共计520例,均接受宫颈癌及乳腺癌两项筛查,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即以25~44岁的样本为对照组(n=260)同时以45~64岁的样本为观察组(n=260),依据筛查结果分析两组乳腺癌及宫颈癌的检出情况。结果:就宫颈癌筛查结果而言,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癌及宫颈炎的检出率之间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就乳腺癌筛查结果而言,未检测出乳腺癌癌变前病变,两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乳腺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适龄妇女展开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可以确保患者在早期检出,便于患者尽早医治,这对于改善预后及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健康体检 诊断技术 早期筛查
  • 简介:中国有10个民族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统称为穆斯林。穆斯林人口增长迅速,民族人口构成相差悬殊;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穆斯林主体居住在农村,城市化率低于全国水平;穆斯林人口教育水平进展较快,高学历人才增加迅速;从事的职业以务农和经商为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穆斯林部分民族人口呈负增长、女性人口教育不重视、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应该引起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重视。

  • 标签: 穆斯林人口 人口特征 人口普查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在新世纪之初,台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开好头、起好步,是关系到台州经济和社会“二次腾飞”战略成败之大事。本文就台州“十五”人口发展战略作一简要的探讨。

  • 标签: 台州市 计划生育 “十五”计划 人口发展战略 人口控制 生育率
  • 简介: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人口的年龄结构来判断中国和印度竞争力孰高孰低。中国在人口红利阶段恰好遇上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和转移,而当印度的人口红利窗口打开时,这一趋势已近尾声,难以与之对接。因此,尽管中国可以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不长了,但与发达国家及印度比较,仍有望继续享受“人口相对红利”。

  • 标签: 人口红利 发达国家 年龄结构 产业升级 竞争力 印度
  • 简介:本文对国内流行的"人口环境说"进行了反思,认为过分强调人口的"环境性"不利于我们深刻把握人口问题的实质,人口具有极其重要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适应性。人口应该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主体",而不仅仅是"统计学总体"。本文回顾和批判了西方以数为本的负人口观,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培育"亲生态人口"的重要性。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我国的人口发展方式需要实现两大战略转变,即一方面,由数量控制型的人口发展转变为生态优化型的人口发展;另一方面,建构人口优化和家庭优化的政策体系。

  • 标签: 人口环境 人口主体 亲生态人口 人口优化发展
  • 简介:摘要:人口问题一直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这是一个战略性、长期性的问题,关乎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该问题的总体走向,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据总人口13.50%,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这就预示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本文将针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理念做出探索,以推动我国的平稳、持续、快速发展,并提升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人口均衡发展 策略探讨
  • 简介:一代年长者将改变全球经济.但他们将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对此做出改变。在二十世纪,全球人口已两次翻番。而由于世界多个国家的出生率都已急剧下降,本世纪全球人口将不会翻番。但是超过65岁的人口数量将会在短短25年内翻倍。虽然这一人口结构的转变不会像二十世纪的人口爆炸那样重大。却足以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 标签: 老龄人口 世界经济格局 平等 二十世纪 全球人口 全球经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福区2016年-2018年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8年16452例适龄农村妇女均进行“两癌”筛查,对全部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两癌”筛查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性,40岁以下人群患者发生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概率较低,为0.00/10万和0.00/10万;51-55岁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率较高,为113.02/10万和84.76/10万。结论通过对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可以提早发现“两癌”或者癌前病变,对患者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对降低“两癌”的发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农村 适龄妇女 两癌 免费检查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盱眙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县553名儿童监护人进行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入户调查与预防接种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五苗全程接种率均>90%,且明显高于流动儿童。而居住属性、文化程度、监护人年龄、距离预防接种门诊距离、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则成为影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开辟多种渠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提高预防接种主动参与意识,尤其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 标签: 免疫规划 接种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