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相关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80例患采用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体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的疗效。方法对70例86眼采用四平面阶梯状6.0mm切口,注水晶体圈匙套出晶体核,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对术后视力、散光、眼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视力第一天86.04%在0.5以上(包括0.5),第3~5d上升至90.69%,术后1月、3月两个观察时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4D,术后平均1.85D,1月后散光值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压随访四个观察时点,离散程度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CCE+IOL术具有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加之手术成本低,费用少,是基层防盲治盲较为理想的术式。

  • 标签: 术后视力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ECCE IOL 眼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超声乳化术与现代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80眼)白内障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现代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视力≥4.5的患者占比、散光≤1.5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关键词超声乳化;现代摘除;白内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8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方法:选取2020.01-2020.12于本院开展手术的白内障患者625例(666只眼)开展研究,均行小切口摘除手术,对比患眼手术前后视力及眼压水平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患眼视力水平远远高于术前,眼压水平低于术前(P<0.05)。666只患眼中,术中15只后破裂且玻璃体脱出,将玻璃体剪除之后13只眼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袋内,2只眼人工晶体需缝线悬吊固定;术后1d共115只眼产生角膜水肿,其中113只眼1周内自行好转或者消失,余下2只眼在1周后无改变,治疗1个月后好转;8只眼出现前房纤维渗出,等到2周后自行恢复。结论:小切口摘除手术属于白内障治疗中的有效术式,但手术期间存在一定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能提升手术质量,使患者获取满意疗效。

  • 标签: 并发症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小切口
  • 作者: 江音 史伟云 李凤洁 王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现在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眼科 24600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 25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切口白内障摘除术(ECCE)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省眼科医院就诊的角膜内皮细胞数低的硬核白内障患者46例(47只眼),其中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63.8±6.3)岁。入选标准: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 000个/mm2且白内障核硬度≥Ⅳ级。根据ECCE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单切口组(24只眼),双切口组(23只眼)。双切口组手术方法为:采取先行上方巩膜预切口,从颞侧或鼻侧2.6 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完成常规撕,水分离,切开上方巩膜切口,娩出晶体核,巩膜切口缝合,从角膜切口灌吸残余皮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吸除黏弹剂。观察术中前房维持情况,术后角膜水肿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角膜内皮计数及视力、散光情况。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t检验对计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视力、核硬度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切口与单切口组患者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827±164)和(802±121)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0.28)。术后6个月双切口组与单切口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793±147)和(706±101)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1);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4.16%±3.12%和11.69%±2.9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9.52,P<0.01);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9.67%±6.11%和28.33%±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P<0.05)。随访6个月,双切口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单切口组3只眼出现角膜大泡、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两组患者术后散光度数和术源性散光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0.15;P>0.05)。结论采用巩膜大切口娩出硬核联合角膜隧道切口完成其余手术步骤的双切口ECCE,对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26-130)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术 内皮,角膜 角膜内皮细胞丧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初步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2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基本相同,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具有更少的并发症,且价格较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手术 人工晶体植入 超声乳化
  • 简介: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10年5月期间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23例(28眼)高度近视(眼轴〉26mm)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3眼晶状体后膜破裂,1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1眼(7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3眼(8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好,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是基层医院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术式。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高度近视 并发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方法在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3月本人共施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651例,男300例,女351例,年龄36~93岁,平均64岁。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3,651例光定位红绿色觉均正常。手术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术后门诊随访2~4个月,平均3个月。结果术后视力4.0~4.5131例,占20%,4.5以上520例,占80%。术中血压升高1例,占0.15%;后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1例,占1.7%。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手术,这种方法效果可靠,并发症低,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摘除术在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50)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7d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90d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摘除术可有效治疗白内障,且手术操作方便,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