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中草药外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中草药外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结果88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患者均在2周内痊愈。结论护理干预在中草药外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中的应用,可提高治愈率,效果满意。

  • 标签: 消渴 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 中草药 熏洗疗法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对其皮肤瘙痒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2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尿毒症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疗法施治;观察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法施治;最终就两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表现以及PTH(血甲状旁腺)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治疗总有效率(75.41%)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98.36%)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PTH水平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展开治疗,对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使得PTH水平获得显著降低,从而显著提高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并且优化其预后能力。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皮肤瘙痒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PTH、β2-MG和血磷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较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尿毒症患者接受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对皮肤瘙痒、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伴皮肤瘙痒症状的尿毒症患者作统计观察,并按血液净化模式的不同分组,Ⅰ组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Ⅱ组使用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灌流(HP)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情况与生活治疗改善情况。结果施治前,两组在QOL总分、SF-36总分及相关生化指标(Scr、BUN等)上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Ⅱ组相对Ⅰ组在上述各项评测上均显著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使用HD+HDF+HP方案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净化 皮肤瘙痒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浸浴治疗增生期瘢痕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采用中药浸浴;对照组21例,采用温水浸浴。观察两组瘙痒程度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瘙痒程度明显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P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浸浴可通过降低P物质含量而明显改善增生期瘢痕瘙痒的程度。

  • 标签: 中药浸浴 增生期瘢痕 瘙痒 P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尿毒症透析致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6至2017-12在我院长期接受治疗的尿毒症透析皮肤瘙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的变化情况、血磷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PTH浓度、β2-MG水平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该三项数据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观,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尿毒症透析致皮肤瘙痒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尿毒症 透析 皮肤瘙痒 甲钴胺 普瑞巴林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肛肠术 肛门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肛肠科手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从2011.01开始到2012.01月,在这一年的时间内,78例患者在本医院肛肠科配合肛肠科手术后疾病合拢肛门瘙痒治疗,并将这78名病人任意分成两个小组。分给对照组39例病人,对其进行单一西医治疗;分给实验组的病人同样有39例,对实验组病人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将两组病人在治疗一疗程之后的治疗结果进行剖析。结果在对患者治疗一疗程以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2.3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两组患者的有效率非常接近,P>0.05。对照组中有16名病人恢复了健康,治愈率为41.02%,而实验组有27例病人恢复了健康,治愈率为69.23%,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病人的治愈率更高一些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肛肠科手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的临床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肛肠科 术后疾病 肛门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泡浴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17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中药泡浴治疗。比较两组的皮损愈合时间和瘙痒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瘙痒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瘙痒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泡浴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更佳。

  • 标签: 中药泡浴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疾病合并肛门瘙痒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 2016 年 8 月 ~ 2017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肛肠科术后合并肛门瘙痒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探讨:对照组 40 例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 4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 1 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治愈率达到 82.5% ,对照组的是 62.5 % 差异显著( P<0.05 );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选择中医结合治疗肛肠科术后合并肛门瘙痒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愈率比较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肛门瘙痒症 肛肠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例31岁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两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不除外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高胆固醇血症。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钙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治疗后瘙痒症状无缓解,药师建议将马来酸氯苯那敏换为舍曲林改善瘙痒症状,经治疗后患者瘙痒缓解但肝功能出现明显波动,考虑为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舍曲林的药物相互作用所致,建议将阿托伐他汀钙片更换为瑞舒伐他汀钙片,同时减少舍曲林剂量。临床药师从PBC患者高脂血症药物的选择、瘙痒治疗的有效性、降血脂药物与舍曲林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用药监护与干预。经治疗患者肝功能好转,瘙痒症状缓解,病情平稳后出院。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他汀类药物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钙腹透液和碳酸钙治疗腹透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腹透治疗、发生皮肤瘙痒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予以观察1组低钙腹透液治疗,予以观察2组患者碳酸钙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TH水平、血磷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治疗后的PTH水平、血磷水平均较观察1组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1组高(P<0.05)。结论碳酸钙治疗腹透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优于低钙腹透液,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 标签: 腹膜透析 皮肤瘙痒 低钙腹透液 碳酸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接受组合型人工肾与爱西特口服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实施组合型人工肾与爱西特口服联合治疗,对比2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皮肤瘙痒评分、iPTH水平、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接受组合型人工肾与爱西特口服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组合型人工肾 爱西特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实施了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瘙痒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60例,对其进行了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30例,对该组患者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30例,对该组的患者单纯实施了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组当中有20例患者为显效,占比为66.67%,有8例患者为有效,占比为26.67%,有2例患者为无效,占比为6.67%,总有效率占比为93.33%;对照组患者当中有10例患者为显效,占比为33.33%,有12例患者为有效,占比为40.0%,有8例患者为无效,占比为26.67%,总有效率占比为73.33%。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出现肛门瘙痒症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 肛门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患者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利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进行严格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92.0%(23/25),有效缓解有15例,轻度缓解有8例,无效缓解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68.0%(17/25)。有效患者有7例,轻度缓解有10例,无效缓解有8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0.59±2.03,11.67±2.3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5.27±2.59,16.57±2.8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瘙痒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服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同时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经过4周药物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中17例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3.7%(41/49),观察组中22例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0%(48/4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5,P=0.01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14.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随访1~3月发现,对照组1月、3月复发率分别为14.3%、30.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0%、6.1%,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与枸地氯雷他定是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一种理想用药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氯雷他定 润燥止痒胶囊 疗效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