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中、小氮肥企业纷纷用型煤取代块煤,本文着重介绍了型煤的配煤工艺以及制作控制要求,提出了优化制作气化型煤的工艺条件及造气型煤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型煤智能配煤优化
  • 简介:摘要液化天然气的合理利用将有助于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范围扩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优势,为实现液化天然气生产目标和加强现场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做LNG气化站的设计工作,以确保能在未来的推广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低碳环保理念打下坚实基础的步伐的人。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气化站 工程设计
  • 简介:通过对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发展简述,说明了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带动了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发展和进步。另外,在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安全使用,重视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检验。

  • 标签: CNG 车用气瓶 安全使用 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黑水县2001~2015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黑水县的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黑水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全年降水量的83.7%。结合四季降水量变化,黑水县夏季降水最高,将近是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冬季降水量最少,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几乎相当;黑水县近15年的降水量平均值为821.8mm,降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04.4mm/10a;近15年黑水县共出现暴雨日数36d,平均每年出现暴雨日数为2.4d,暴雨天气的年内分布呈现出抛物线型,以6月份出现暴雨天气的频率最高,年内暴雨天气以5~9月份居多,占94.4%,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这段时间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关注降水量变化,并做好防汛指挥工作,避免因暴雨天气的出现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等。

  • 标签: 黑水县 暴雨天气 降水量 气候特征
  • 简介:1中山气象站南极中山气象站建于1989年,海拔高度14.9m,是我国在南极开展气象考察的重要站点之一,目前已初具规模,地面观测系统、发报和通讯系统基本实现了遥测和自动化,每天通过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将气象资料传人世界天气监视网。气象站利用气象资料无线短波接收系统,接收南极地区的天气图、气象报以及站区附近地区冰情图、NOAA卫星的AVHRR与TOVS数字及图像资料,为站区天气预报和海冰冰情分析提供现场图像和资料服务。

  • 标签: 南极中山站 天气气候 环境 地面观测系统 NOAA卫星 气象资料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天然气是一种高爆易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也包含一氧化碳和乙烷、丙烷等成分。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推广,液化天然气已经成为保障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清洁能源。制造液化天然气的过程中首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过一系列的超低温液化之后,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到使用单位。作为极易发生爆炸的液化天然气,一旦由于管理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势必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伤。所以,将液化天然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应的解决对策作为课题加以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型LNG站 政策 合法合规性 安全
  • 简介:摘要:液化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为了保护设备、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液化天然气气化站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要求和标准。在实际中,对于液化天然气气化站,需要针对其常见的危险因素,合理进行安全设计,以此来满足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安全运行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液化天然气气化站设计的要点,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为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气化站 安全设计
  • 简介:摘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能源的液化天然气,可以代替煤炭能源,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该能源拥有较强节能环保能力,拥有更佳能量密度,应用前景良好。为让液化天然气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就要对气化站展开详细工程设计。本文从选址、工艺流程、消防等多个环节展开系统性设计,旨在为液化天然气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推动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 标签: 液化天然气 气化站 工程设计
  • 简介:摘要伴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天然气工业也逐步发展壮大。而在天然气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天然气来源广泛,气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会带来混用问题,同时也将对LNG、CNG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还应加强对天然气气质对LNG、CNG生产的影响分析,以便合理进行天然气的使用。本文就天然气气质对LNG与CNG生产的影响展开探讨。

  • 标签: 天然气气质 LNG CNG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也越加的提高,液化天然气的出现就给予了人们发展能源的新方向。通过对液化天然气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能源应用效率的提高,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的消耗。因此本文围绕着液化天然气站安全运行与管理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 标签: 液化天然气化站 安全运行 管理
  • 简介:从气候数据库中提取漠河站1961~2001年每年1~12月雾日资料,统计分析了雾日的月季分布特点及与其对应的气象要素特征。以期对雾日的时空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对漠河雾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雾日 月际分布 气象要素 发生时间
  • 简介:运用FA-3型Anderson撞击式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采集南京北郊生活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用称重法测量大气中不同粒径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同时用光学系统测量不同粒径上可吸入颗粒物的透过率,分析不同粒径大气气溶胶的透过率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小于2.1μm颗粒物所占比例达59.88%,表明大气中细粒子污染严重;可吸入颗粒物粒径越小,其透过率也越小;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与其透过率呈很高的负相关;粗颗粒物对可见光波长的选择性弱。

  • 标签: 可吸入颗粒物 粒径分布 透过率 粗颗粒物
  • 简介:利用1960—2007年江西省87个地面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对江西冰雹、雷雨大风(风速≥17m/s)和强降水(雨强≥30mm/h)3种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13.7、181.4、123.8站次。冰雹和雷雨大风有明显的月际变化,冰雹站次峰值在3—4月,占总数的79.1%。雷雨大风站次有2个峰值,分别在7—8月和4—5月,占总数的44.3%和31.7%,且4月全省10站以上的大范围雷雨大风日数最多。自1990年以后,冰雹和雷雨大风呈逐年减少趋势。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6—8月,占总数的70.3%,大范围短时强降水过程日数8月最多。在地理分布特征上,冰雹丘陵、山区多,平原少,赣东北最少,并有6个冰雹多发区;雷雨大风东多西少,平原和河谷或峡谷地区多山区少,赣西北最少,有5个雷雨大风多发区;短时强降水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有5个高值中心。

  • 标签: 强对流 地理分布 时间变化 江西
  • 简介:利用AERONET(AerosolRoboticNetwork)榆林、北京、香河、兰州四站点的数据分析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和物理特性。分析内容包括:气溶胶光学厚度、单次散射反照率、复折射指数、散射不对称因子、Αngstrom波长指数、气溶胶体积尺度谱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光学厚度为四季中最大;沙尘区的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的关系较为简单,且随光学厚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下游地区Αngstrom波长指数和光学厚度关系较为复杂;所有站点的体积谱分布均呈双峰分布,夏半年积聚态为主模态,冬半年粗模态为主控模态;粗粒子的散射不对称因子大于细粒子的。

  • 标签: 大气气溶胶 微物理特性 光学厚度
  • 简介:摘 要: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天然气应用,各种类型的天然气应用气化装置承担着许多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的任务,做好该项工作的气化装置管理以及应用工作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并且还能延长该气化装置的使用年限,保护有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天然气应用气化装置的日常管理以及应用工作进行解析,介绍该气化装置在日常管理的有效措施,并且解析其应用以及保养有关的技术重点。

  • 标签: 天然气应用 日常管理 应用保养
  • 简介:针对当前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度的研究分别概述了卷烟烟气气溶胶的采集方法、粒度分布和化学组分随粒度的分配规律。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气溶胶采集方法、单颗粒物分析和卷烟材料对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及成分差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卷烟烟气气溶胶 粒度分布 凝并效应 化学组成
  • 简介:为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气象局举办了“2008年国内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

  • 标签: 气候事件 天气 气象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意识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
  • 简介:  【摘要】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天然气的应用。各类天然气应用气化装置承担着天然气储运的诸多任务。做好气化装置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延长气化装置的使用寿命,保护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天然气应用气化装置的日常管理和应用工作,介绍了气化装置日常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了其应用和维护的相关技术要点。

  • 标签:   天然气应用 日常管理 应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