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论述了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对人类新型发展观的贡献,中国对"发展"的新觉悟与国际发展观的演进相会合,从战略层面提高了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有力推动了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本文归纳了《巴黎协定》所确立的新气候机制的4个要点和会后国际气候谈判面临的5个需要及时深化研究的新问题。中国确立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目标,对创新我国发展路径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论述了这些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十三五"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提出了需要抓紧做好的5个方面的工作。强调低碳与改善大气质量有很强的协同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做好国内的事是根本。

  • 标签: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低碳发展 新阶段
  • 简介: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首脑、代表们聚首巴黎,共商构建气候治理新秩序。据统计,来自官方和民间组织共达4万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一场什么大会,为何能聚集众多国家领导人参会?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李夏 民间环保组织 项目官员 环境咨询 代表团成员
  • 简介:摘要结合成都市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生存特点,选择本土植物狗牙根作为垂直绿化系统的植物。通过基质配置的对比实验,确定了绿化系统的基质类型。综合考虑性能、造价、可靠性及经济性等因素,设计了垂直绿化系统的承重结构、种植槽和灌溉系统。通过垂直绿化系统的实验测试,发现该系统能有效改善室内环境,并具有适用性广、保护建筑、节约能源、美化建筑外立面等特点。

  • 标签: 成都市 垂直绿化 植物 设计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的变化问题,同时这也受到了国际社会和相关政府的重视,因此气候变化是目前所要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介绍气候变化的由来以及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然后再对现目前的分析方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

  • 标签: 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大气
  • 简介:2015年7月23—29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随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代表团对英国和瑞典进行了访问,对两国的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有关政策与实践进行了调研,并就低碳政策和实践、气候风险、巴黎谈判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 标签: 气候变化 瑞典 英国 事务 专家委员会 能源领域
  • 简介: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 标签: 印度 气候变化政策 安全纽带 中印合作
  • 简介:适应气候变化在国际公约谈判及国内适应实践中成为重要的关注内容,明晰适应相关的术语含义具有科学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比较适应相关术语认为,适应是行为方式或对策措施的界定,可不需量化数据支持;适应能力需有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并最终产生量化性评价结果;适应性更偏重于能力属性,其基本结论是有或无、强或弱的判断,在适应性有量化结论支持或明确强弱确定时则等同于适应能力。脆弱性评价中,暴露度体现主体对象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处境概况,敏感性表明气候变化对主体对象的影响,适应能力则是经济资本、自然资源、技术水平、社会保障四大要素的综合评价,各要素涵盖的具体指标需要酌情依据适应主体属性予以判别和遴选。适应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管理在主体范畴、驱动因子、行动目的上有所区别,但两者共同关注提高对气候变化/气候灾害风险的抵御、承受、恢复能力,以降低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

  • 标签: 适应 敏感性 脆弱性 复原力 风险管理
  • 简介:'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在我的内心,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想过那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从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开,把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来。……我靠着《中国地图》,沿长城的垛口标志在那些小路上穿梭着。那个地方因为石灰石悬崖上的一道裂缝而得名。当地人把它变成了神龛——里边摆着两尊佛像、一个装满香灰的香炉、一

  • 标签:
  • 简介: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纷纷制定实施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对于绿色技术的创新与传播,知识产权法究竟是催化剂抑或阻却剂,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然各抒己见。本文试以现行知识产权法为基础,诠释绿色知识产权法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减缓气候变化的绿色知识产权法的主要应对策略。

  • 标签: 绿色技术 绿色知识产权法 战略
  • 简介:气象是天气、气候气候变化概念的集合。昭苏的气象特征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辽阔的地域、多样的自然环境等因素所决定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要想促进"气候、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其气候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其气象资源,使气象资源真正成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

  • 标签: 气象资源 生态县 建设
  • 简介:2016年3月2—4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lobalClimateObservingSystem,GCOS)“全球气候观测:通往未来之路”会议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发表大会主旨演讲,来自气候系统观测相关领域与组织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全面评估了GCOS计划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作为一个国际协调性的观测系统网络。

  • 标签: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阿姆斯特丹 荷兰 世界气象组织 艺术与科学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小岛国是气候变化损害最为脆弱的环节,囿于当前国际法的局限性与气候变化责任主体的集体性,小岛国气候变化损害面临求偿困境,解决这一难题主要在于架构求偿权制度,而求偿权制度是以气候正义为理论基础.因此,通过气候正义厘定求偿权的正义性,设置创新性的双重排放标准,完善国际碳税征收制度,探究气候绿色基金的设立等方法,将小岛国求偿权实践模式制度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损害求偿难的问题.

  • 标签: 气候正义 小岛国 气候变化 求偿权
  • 简介:气候工程技术可以被视作可替代传统减排措施的备选项,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管理和CO_2移除两大类技术。两类气候工程技术与传统减排方法的空间、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一些差异性。气候工程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国际气候制度构建基础,产生了一些新的治理问题。对该问题的科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政策和国际气候外交意义。

  • 标签: 气候工程 地球工程 CO_2移除 太阳辐射管理 减排 气候变化
  • 简介:巴黎气候会议(COP21)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重要成果,丰富和深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长期目标。1.5℃温升控制目标意味着全球管控气候风险的政治意愿得到强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得到初步勾勒。在未来的科学评估和政治谈判中,全球各区域甚至是各个排放大国的排放空间、排放路径和减缓需求将会进一步清晰化和定量化,还会丰富和深化自上而下的国际气候合作规则,结合当前以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为特征的、主要以自下而上方式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排放大国的排放配额与发展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各国制定其国家贡献目标与行动的自主性。

  • 标签: 巴黎气候会议(COP21) 巴黎协定 长期目标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 雄心壮志联盟(HAC)
  • 简介:在当前国内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经济下行的环境下,PCB行业通过机器换人实现转型升级,以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压缩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 标签: 智能制造 三角 气候 劳动力成本 PCB行业 生产能力
  • 简介:摘要虽然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域气候的特点主动适应,使建筑整体满足人类对舒适、健康的室内生存环境的需要同时,推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和方法创新两方面展开研究,为提升我国建筑设计与环境、生态间的协调性做出努力。

  • 标签: 适应气候 建筑设计策略 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