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归纳了21世纪以来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抗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症和酶抑制等生物活性,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两株新种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白色球孢囊菌分离鉴定了4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天冬酰氨)(1)、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丙氨酸)(3)、环(L-脯氨酸-L-苏氨酸)(4)。从云南韩国生工菌分离鉴定了3个环二肽为环(L-脯氨酸-L-丝氨酸)(2)、环(L-脯氨酸-L-苏氨酸)(4)、cyclo-di-Nδ-acetyl-L-ornithyl(5)。结论: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首次对化合物1,5的碳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两种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 标签: 环肽 放线菌 Streptosporangium Kribbell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糖酵解代谢变化及其与炎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22年2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和同期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者的中耳积液,采用代谢组学分析与糖酵解相关的代谢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中耳积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培养人中耳上皮细胞系(HMEEC),分为采用1 mmol/L和10 mmol/L乳酸处理24 h,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炎症因子mRNA和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组蛋白乳酸化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糖酵解主要产物乳酸水平[(5.37±0.80) mmol/L]明显高于健康者[(1.41±0.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90,P<0.0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70.02±8.73)、(90.65±12.54) ng/ml]明显高于健康者[(26.09±6.76)、(11.69±1.6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0、23.360,P<0.05)。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 mRNA水平(1.46±0.14、2.14±0.12)明显高于对照细胞(1.05±0.09、1.2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5、7.877,P<0.05)。10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 mRNA水平(2.14±0.12、2.29±0.11)明显高于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 mRNA水平(1.46±0.14、1.7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00、15.250,P<0.05)。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34.23±3.24)、(24.36±2.7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细胞[(15.33±2.52)、(11.86±2.3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70、8.587,P<0.05)。10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51.68±3.90)、(44.63±4.07) ng/ml]明显高于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34.23±3.24)、(24.36±2.7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4、10.130,P<0.05)。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组蛋白乳酸化水平(1.42±0.13)明显高于对照细胞(0.8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6,P<0.05)。10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组蛋白乳酸化水平(1.96±0.19)明显高于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1.4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9,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糖酵解产物乳酸水平显著增加,高乳酸影响了中耳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积液 代谢物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建立可靠的前处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纯牛奶中喹乙醇及其代谢3-甲基-喹嗯啉-2-羧酸(MQCA).方法样品经盐酸水解,乙腈-乙酸乙酯(1∶1,V/V)提取,分析了直接浓缩及分别经PAX、PEP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的结果;以乙腈-0.05%氨水为流动相,经InertsilODS-3色谱柱(2.1mm×100mm,3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直接浓缩具有较好的回收率,喹乙醇的方法检出限为0.06μg/kg,方法定量限为0.20μg/kg,在0.20、1.00、5.0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69.8%、111%、97.4%;MQCA的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方法定量限为0.10μg/kg,在0.10、1.00、3.0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分别为75.8%、112%、117%.结论该检测方法适用于纯牛奶中喹乙醇及其代谢残留的检测.

  • 标签: 喹乙醇 3-甲基-喹噁啉-2-羧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纯牛奶 兽药残留
  • 作者: 刘庆香 周伟燕 张传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100730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北京市临床检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其主要的代谢有3-甲氧基酪胺、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甲氧基肾上腺素、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的检测是诊断来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的基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逐渐广泛用于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的检测,但不同实验室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结果差异大,缺乏可比性。由于儿茶酚胺及其代谢易氧化降解、存在众多干扰物及在血浆和尿液样品中浓度低,因此准确测定血浆及尿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是当前临床检测领域的一项挑战。

  • 标签: 儿茶酚胺类 神经内分泌瘤 色谱法,液相 串联质谱法
  • 简介:油松(Pinustabuliformis)作为我国特有树种,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树种.油松分布地区降水量少,土壤干旱贫瘠,水分是影响油松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本文首先总结了油松不同气候生态型种源在形态、生理、抗性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现状,探讨了代谢组学在植物抗逆性研究的成功应用,分析并提出了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油松响应干旱胁迫的代谢调控机理及其种源差异性的研究思路.开展此类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林木的抗旱机制,而且能够为种源选择和现有林改造提供科学指导.

  • 标签: 油松 种源 代谢物组学 气候变化
  • 简介:目的对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AOZ)残留量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标准溶液与样品同时衍生化后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并用LC—MS—MS方法对比验证。结果ELISA方法检测限为0.2μg/kg;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0.5μg/kg添加水平为99.0%,在1.0μg/kg添加水平为88.2%;RSD为9.18%~17.8%。实际样品对照实验显示:AOZ值0.5μg/kg时,ELISA与LC-MS-MS的测试结果完全一致,无假阴性结果;AOZ值〉8.1μg/kg时,两法结果一致;1.0μg/kg〈AOZ值〈8.1μg/kg时,其EUSA与LC-MS-MS的结果相对误差〈30%。结论该方法适合于一次性大批量水产品中AOZ残留量的快速筛选。

  • 标签: 水产品 呋喃唑酮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在高原运动训练由于缺氧会给人体生理生化带来影响。有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必须有能量的供给方可进行,而能量来源于代谢的氧化作用,但是,体内各种化学变化仅在代谢的氧化作用进行时,才放出能量。由于高原低氧环境,氧的供给不足,给机体物质代谢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就二大营养物质在缺氧情况下的代谢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代谢 高原缺氧 运动训练
  • 简介:从微生物信息代谢过程中的病原菌与寄主相互识别、微生物之间招募作用等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入手,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本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对其周围物质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对物质变信息,特别是经过生物界物质变信息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物质运动方式的演进规律,即无机界→有机界→信息界,做了开创性探索,这将为人类认识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深层次规律产生重要引领作用。

  • 标签: 微生物 信息代谢 物质运动形式 量子
  • 简介:  【摘要】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在植物药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植物外施诱导子可以诱导植物次生代谢积累。诱导子作为植物生长调节信号,可以调控植物新陈代谢途径,促进植物愈伤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文章重点就现阶段对于药用植物愈伤的研究概况及诱导子在其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机理等内容做一综述。系统阐述了诱导子的分类、诱导子的作用机制以及诱导子对愈伤组织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影响。

  • 标签:   诱导子 药用植物 愈伤组织 次生代谢产物
  • 简介: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氯沙坦及其代谢EXP3174同时测定的HPLC—MS方法,并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氯沙坦钾片后氯沙坦及其代谢EXP3174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以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HPLC—MS分析,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流动相为甲醇-20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0.1%的甲酸)(60:40,V/V),氯沙坦及其代谢EXP3174的检测离子均为m/z207.1,传输区电压为250V。1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口服100mg氯沙坦钾片后,测定血浆中氯沙坦及其代谢EXP3174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在1—2000ng·mL^-1范围内,氯沙坦及其代谢EXP3174两者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和浓度的线性关系均良好,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0%?受试者口服100mg氯沙坦钾片后,氯沙坦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6±1.1)h,达峰浓度为(890.2±476.4)ng·mL^-1,消除半衰期为(2.7±1.6)h;EXP3174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9±1.0)h,达峰浓度为(1233±611.6)ng·mL^-1,消除半衰期为(6.4±1.2)h。结论:本试验通过选择相同的碎片离子作为氯沙坦及其代谢EXP3174的检测离子,提高了灵敏度和准确度;所建立的HPLC—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方便,可用于氯沙坦及其代谢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 标签: 氯沙坦 EXP3174 HPLC—MS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新生儿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母诊断GDM并活产分娩的580例单胎新生儿(GDM组),按照孕妇年龄1∶1匹配的非GDM单胎孕妇的新生儿580例作为非GDM组。新生儿生后3~7 d内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比较组间代谢的差异,分析GDM与新生儿代谢水平间的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和非GDM组间新生儿代谢中共有7种氨基酸及10种脂肪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DM组子代血清中6种氨基酸和8种脂肪酸水平升高,而胡椒酰胺[(140.79±32.60)与(150.26±35.46)μmol/L,t=-4.733,P<0.001]、棕榈酰肉碱[(2.59±0.81)与(2.73±0.82)μmol/L,t=-2.940,P=0.003]及二十四碳酰肉碱[(0.066±0.022)与(0.069±0.022)μmol/L,t=-1.937,P=0.042]水平下降。多重线性回归发现,校正母亲孕次、产次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性别后,GDM与子代新生儿期3种氨基酸呈正相关,分别是半胱氨酸(β=0.012)、同型半胱氨酸(β=0.263)和亮氨酸(β=4.225);与2种氨基酸呈负相关,分别为甘氨酸(β=-6.271)和胡椒酰胺(β=-9.885)。GDM与子代新生儿期8种脂肪酸呈正相关,分别是丙酰肉碱(β=0.214)、丁酰肉碱(β=0.014)、3-羟基丁酰肉碱(β=0.006)、异戊酰肉碱(β=0.009)、3-羟基异戊酰肉碱(β=0.024)、二十六碳酰肉碱(β=0.001)、癸二烯酰肉碱(β=0.045)、十八碳二烯酰肉碱(β=0.128);与2种脂肪酸呈负相关,分别为棕榈酰肉碱(β=-0.119)和二十四碳酰肉碱(β=-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GDM与多种新生儿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水平存在相关关系,提示GDM可能影响子代生命早期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代谢水平。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婴儿,新生 氨基酸类 脂肪酸类 代谢
  • 简介:于氟氰菊酯分子的酸部分连接4-氨基丁酸间隔臂(HCA1)、醇部分连接丁二酸酐间隔臂(HCB2),分别合成了两种不同的半抗原,通过碳二亚胺法将HCA1和HCB2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了人工抗原HCA1-BSA和HCB2-BSA,通过混合酸酐法将HCA1、HCAS[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和HCB2分别与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包被抗原,两种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用HCA1-BSA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对氯氟氰菊酯和氯氟氰菊酸有免疫反应性(IC50值分别为33.12和0.95mg/L),用HCB2-BSA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对氯氟氰菊酯几乎没有免疫反应性。

  • 标签: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氯氟氰菊酯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简介:目的建立尿液中15种常见安眠镇静药物及代谢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尿液经酶水解、固相萃取后,用C18液相柱分离,以含甲酸铵和甲酸的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扫描,采用二级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目标化合物。结果以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两对母离子/子离子对定性,尿中常见安眠镇静药物的检测限为0.01~0.5ng/mL(ESI+)和10ng/mL(ESI-);相关系数r在0.994以上;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在18%以下;绝对回收率在64.80%~116.20%之间。结论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可靠,能同时分析尿液中的15种安眠镇静药物及其代谢

  • 标签: 法医毒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安眠镇静药物 固相萃取 尿液
  • 简介:摘要: 同时检测 DNA 代谢,黄嘌呤( XA ),次黄嘌呤( HX )和尿酸( UA )对于早期诊断和预防由代谢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非常重要。在这项研究中,基于有机 框 架材料与具有羟基的金属( OH-MIL-101 ( Fe ),称为 OH-MOF )和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 ERGO )纳米功能的协同催化作用,设计并构建了 OH-MOF-ERGO 。该界面通过电化学方法同时检测血清中的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通过超声混合法制备了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并通过 XRD , FT-IR 和 UV-vis 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滴涂和电化学还原法在玻璃碳电极( GCE )的表面上构建 OH-MOF s -ERGO/GCE 。该修饰电极用于检测 UA , XA 和 HX 的线性范围为 0.20 微摩尔 / 升〜 1150 微摩尔 / 升 , 0.15 〜 800 微摩尔 / 升 和 0.40 〜 600 微摩尔 / 升 ,检出限分别为 0.12 、 0 分别为 10 微摩尔 / 升和 0.20 微摩尔 / 升 ( S/N=3 ),真实血清样品中富集的回收率在 96.1 % 到 106.6 %之间。 这种 方法为研究与嘌呤代谢相关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提供了 一个简单而又快捷 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电化学还原石墨烯 同时检测 嘌呤代谢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尿液中卟啉代谢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及复发前留取尿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卟啉代谢产物尿卟啉原(UP)Ⅰ和粪卟啉原(CP)Ⅲ的含量,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尿液中UPⅠ和CPⅢ的水平变化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含量变化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尿液中UPⅠ和CPⅢ水平显著低于术前[(66.80 ± 17.62)μmol/g比(35.58 ± 9.32)μmol/g、(20.14 ± 3.14)μmol/g比(10.38 ± 0.85)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88、25.712,P<0.05)。Dukes分期C/D期患者UPⅠ和CPⅢ水平均明显高于A/B期[(45.26 ± 5.26)μmol/g比(28.56 ± 3.45)μmol/g、(86.57 ± 6.58)μmol/g比(52.48 ± 3.36)μmol/g],有淋巴结转移患者UPⅠ和CPⅢ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45.44 ± 5.46)μmol/g比(30.27 ± 6.07)μmol/g、(86.67 ± 6.87)μmol/g比(56.10 ± 11.08)μ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中UPⅠ和CPⅢ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1.065,P<0.05)。结论尿液卟啉代谢(UPⅠ和CPⅢ)可能是一种有效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手术 卟啉 预后
  • 简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定量检测尿液中甲基苯丙胺、苯丙胺、吗啡、O6-单乙酰吗啡、氯胺酮、去甲氯胺酮等常见毒品及其代谢方法,尿液经蛋白沉淀、过滤后,采用BEHHIUJC(2.1*100mm,1.7μm)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6种毒品及代谢在5-500ng/mL浓度范围内均获得良好的线性(R2=0.998),回收率为91.04%-115.81%,定量检出限为0.1-1ng/mL.此外建立了同时检测尿液中40种常见药物的定性检测方法,定性检出限为1-10ng/mL.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常见毒品 代谢物 吸毒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与分析冬泳运动能量代谢特点及其营养补充,为冬泳运动人群在锻炼或比赛时合理服用营养与运动补剂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分析并结合运动实践研究。结果冬泳运动人群除适量补充无机盐、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和糖等一般营养外,还需补充一些特殊营养,如调节机体pH的运动饮料、加快消除疲劳的中药补剂等。结论合理的营养补充能使冬泳运动人群加快消除疲劳、恢复体能,促进冬泳人群科学健身,提高运动者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 标签: 冬泳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营养补充
  • 简介:汉语原生介词源于实词性词语,次生介词源于介词或介词与其他词的组合。次生介词,构成类型主要有"介·介、动/名·介"等;生成机制主要是同层结构词汇化和跨层结构词汇化;生成动因主要是使语义精细化、加强语义和协调韵律;语法化意义是可以重新描述语法化斜坡,证明介词语法化发展不一定是语义进一步虚化,揭示介词发展历史层次性。

  • 标签: 汉语介词 原生介词 次生介词 词汇化 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