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颅脑外伤后PVS患者29例进行对照研究,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β-内啡肽(β-EP)、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β-EP、MCA血流速度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属于比较棘手的症状,常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建议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并改善脑脊液β-内啡肽水平及MCA血流速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持续性植物状态 高压氧 治疗
  • 简介:摘要ICU收治的都是急救或病情危重患者,通常病情急、变化快,对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水平都有较高要求。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对ICU提出了更多要求,不仅希望医护人员有更高的专业水平,还希望ICU中引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来提升护理水平。本文分析了ICU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综述了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 标签: 持续性人文关怀 ICU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ICU护理的患者8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持续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临床护理中进行持续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应该广泛推广。

  • 标签: ICU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PVS)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利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18例PVS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和护理措施。结果18例PVS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PVS患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临床路径 持续性植物状态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当前,在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过度的商业化,另一种是过分强调保护、排斥发展。基于此,文章结合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规划,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历史文化街区 可持续发展 改造规划 昙华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的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方法收集在ICU病房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ICU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患者 持续性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液净化护理的价值。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需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比较观察两组血液净化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血液净化护理效果为86.6%、护理满意率为76%,对照组血液净化护理效果为76.6%、护理满意率为5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净化护理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将血液净化效果、护理满意率提高,应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净化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的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190例,随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法给予治疗。两组分别选用F6透析器和F60透析器,治疗时间4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RF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方式对其的造成的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进行治疗4个月之后,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和血磷的检测,发现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F的下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治疗的过程中,RRF均有下降,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法能够保护RRF,并且能够降低血磷血脂等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残余肾功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87例,平均分为单纯治疗组、联合治疗1组与联合治疗2组,每组29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治疗组行单纯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联合治疗1组行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联合治疗2组行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周、4周、12周后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β2-微球蛋白、皮肤瘙痒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12周后联合治疗2组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β2-微球蛋白、皮肤瘙痒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1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应用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甲状旁腺素、血清磷、血清β2-微球蛋白等毒素,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连续血液净化;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连续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90例患者进行连续血液净化,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分析抗凝剂、出血预防、并发症预防等护理措施的意义.结果9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35例治愈,29例好转,总有效率71.11%,14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死亡,4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转往其他科室后死亡,3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经过治疗,患者的血清中Na+及Ca2+无明显变化,血清中K+、BUN、Cr与治疗前比较有了明显变化.患者的pH、PaCO2和HCO3-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P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升高,从比较可以看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是治疗多器官功能性障碍的效的方法,配合细致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中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关键词手足口病;脑脊液检查;早期诊断;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53-02

  • 标签:
  • 简介: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献倾向于将经济改革等同于经济分权。然而,各种经济指标均显示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有差别的:经济分权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发生了,在时间上早于经济改革。本文认为,经济分权实际上是政治精英权力结构变迁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中央政治精英的比重下降,而地方政治精英的比重大幅上升。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影响了经济分权政策的持续,因此中央政府在80年代继续推行了迎合地方利益的经济改革。由于权力结构的变化,90年代开始的经济集权也可以用类似的逻辑来解释。此外,对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台湾和对苏联的案例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解释框架具有一般意义。

  • 标签: 经济分权 权力结构 经济改革
  • 简介:2012年南京市委决定以仙林街道网格化管理实践为基础,在全市各区全面推广实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网格化模式能够应对社会成员的原子化和社会互动的网络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公共事务的复杂化、利益协调的常态化和矛盾化解的基层化,是南京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平台。当前南京的网格化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呈现出碎片化状态;缺乏社会自治,网格化具有较浓的政府主导色彩;缺乏资源保障,网格专业人才水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体制变革,网格化运行机制还不顺畅。为保证南京市网格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实现网格模式的制度化、网格目标的人性化、网格主体的多元化、网格队伍的专业化和网格机制的智能化。

  • 标签: 网格化社会治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并且直接影响今后人们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利用创新的新技术手段,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城市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前行。

  • 标签: 规划 给排水系统 可持续性发展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采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取420例ICU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护理的实验组,其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应用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令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效果明显,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 ICU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