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动过速积分法(速积分法)与增加阳性标准的速积分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W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46例WCT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分析速积分法、Brugada四步法、Vereckei四步法及增加阳性标准"V1~V6导联RS波谷时间≥ 100 ms"和"起始激动速度(Vi)/终末激动速度(Vt)≤ 1"的速积分法诊断价值。结果速积分法第1~5和7项阳性标准敏感度较低,特异度均较高,符合速积分法的原则。速积分法准确率、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明显低于Brugada四步法和Vereckei四步法(51.4%比83.6%和80.8%、34.6%比92.5%和93.5%、35.2%比74.2%和72.0%),特异度明显高于Brugada四步法和Vereckei四步法(97.4%比59.0%和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速积分法增加阳性标准V1~V6导联RS波谷时间≥ 100 ms和Vi/Vt ≤ 1后敏感度明显高于速积分法(61.7%和65.4%比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特异度未降低。结论速积分法对WCT诊断特异度较高,敏感度较低,应用速积分法仍不能确诊时,可以增加V1~V6导联RS波谷时间≥ 100 ms和Vi/Vt ≤ 1阳性标准,能提高速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心动过速 诊断 回顾性研究 室速积分法
  • 简介:摘要通过经胎盘给药与胎儿直接宫内给药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复律1例孕27周发现的持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水肿胎儿。结合国内外的文献,总结胎儿SVT的治疗现状、推荐方案,重点阐述胺碘酮治疗难治胎儿SVT的临床效果及监测要点。对于难治SVT推荐单用碘胺酮负荷剂量为1 800~2 400 mg/d,如果联合给药,剂量调整为800~1 200 mg/d,给药48 h后调整为维持剂量200~600 mg/d,持续给药至胎儿复律或水肿消失后,换用其他药物。用药期间监测孕妇的心律及甲状腺功能,新生儿出生后需关注甲状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检查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的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共检出短程阵发性心动过速(VT)64阵,每例从1阵~12阵不等,连续搏动1次~6次,心率最快达200次/min。短程阵发性心动过速(VT)发作类型早搏型21例占70%;并行心律型7例占23.33%。伴发的心律失常单源室早14例,多源室早14例,1例无室早。结论心电图检查是诊断速最有价值的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某些非持续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对那些怀疑由于心脏传导功能异常或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但在常规心电图未能捕捉到的异常表现者,此项检查尤为适用。

  • 标签: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探讨心动过速(VT)发生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DCG检查出的VT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例患者中共检出速2541阵.频率范围在70~250次/min,其中1阵/24h者110例(占70%)。绝大部分为非持续速(〈30S),有6例为持续速(3.8%)。VT呈单形者123例(78.2%)、多形性者35例。76例合并不同程度的ST—T改变,随访中有2例猝死。结论:速的发生与器质心脏病合并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密切相关,在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大多数速转归良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 简介:1例61岁女性患者因发热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74min时患者突然双眼向右侧凝视,全身抽搐,颜面苍白,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小便失禁。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4s,1min内共发作3次。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短阵尖端扭转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立即停用莫西沙星,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氯化钾0.7g+硫酸镁1.25g静脉滴注。46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率,未见早搏。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史36年,长期服氯丙嗪(400mg/d)。停用莫西沙星、氯丙嗪,先后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奥氮平,患者发热消退。此后住院治疗20d内未再出现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

  • 标签: 莫西沙星 心动过速 室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性,26岁。因大量饮酒20小时后,心悸3小时就诊。20小时前,与朋友聚会,先后饮52度白酒约750克和啤酒约5升,当时无明显不适。于3小时前,出现心悸、呈持续发作,伴头昏、乏力、胸闷,无咳嗽、无恶心、呕吐、腹癌、晦泻。无晕厥、意识障碍等表现,查体:体温36.5℃,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心动过速 自主性 室性 持续性发作 大量饮酒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50岁,主因阵发性心悸2年,加重3h入院.查体:血压15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律110次/min,律齐,无杂音.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超声心动图:心腔结构及功能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酷似交接心动过速,心率110次/min.食管心电图(图1下行,食管电极深度36cm),P波呈正负双相与T波重叠,P-R间期为0.32s,心律失常得到明确诊断.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窦性心动过速 合并症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误诊 交接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 简介:摘要房心动过速(atrialtachycardia,AT)包括局灶AT和大折返依赖AT。局灶A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然而,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有症状局灶AT患者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局灶AT可以诱发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等其他房心律失常。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局灶AT。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局灶AT的成功率很高,逐渐成为有症状患者的首选治疗。

  • 标签: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电生理 射频消融
  • 简介: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与心律失常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128例患者是否出现速分为两组:速组60例,无速组68例。对检查过程中记录的同步12导心电图各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手工测量,并计算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RR)。分别对研究对象各导联Tpe间期、Tpe/√RR以及12导联平均Tpe间期、Tpe/√RR进行两组之间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①除V1导联外其余各导联的Tpe间期及Tpe/√RR在速组较无速组显著延长(P〈0.05)。②12导联平均的Tpe间期及Tpe/√RR在速组较无速组亦显著延长(P〈0.05)。③在速组较无速组Tpe/√RR延长的显著要高于Tpe间期。结论:速发作前比无速发作的Tpe间期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Tp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心律失常事件的临床指标。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T波峰-末间期 动态心电图 临床指标 诊断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导管电极定位并释放射频电流,阻断导致心动过速的关键部位。护士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细致准确的观察病情,为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是该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心动过速 室性 射频消融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心动过速(IVT)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对34例IVT患者进行RFCA治疗,左特发性心动过速(ILVT)采用激动标测的方法或起搏标测与最早QRS波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对右特发性心动过速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标测靶点,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34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均诱发出心动过速。30例治疗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4例失败,4例随访期间复发,再次RFCA治疗成功。结论RFCA能够根治IVT,成功率高、安全,可作为治疗IVT首选方法。

  • 标签: 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动过速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心动过速患者60例,采用按随机分组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心动过速的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动过速患者的补液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27例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7例心动过速患者经治疗后均稳定好转,出院随访复发者6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结论对心动过速患者治疗时,以控制病情为主,对症用药,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治疗
  • 简介:患者男,52岁。劳累后疲乏、无力、心悸、眩晕1年,加重1月。平时有室性早搏(PVS),曾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图1示:窦性心律,Q-T间期正常(0.30s),频发PVS,联律间距270~320ms,先后点滴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补钾及硫酸镁治疗,但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期间患者发生短暂黑蒙,心电显示短联律间距诱……

  • 标签: 极短联律间距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病例报告
  • 简介:心动过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由于其可造成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而需要积极处理,目前导管射频消融已逐渐成为首选治疗。我院近2年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