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阿奇霉素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不宜与含铝或镁的抗酸药同时服用,后者可降低本品的血药峰浓度;必须合用时,本品应在服用上述药物前1h或后2h给予。治疗盆腔炎时若怀疑合并厌氧菌感染,应合用抗厌氧菌药物。

  • 标签: 阿奇霉素 抗感染 应用
  • 简介:王经理病倒了,发烧、咳嗽,还咯血,到医院一检查,诊断为肺结核。住院期间打针吃药,4种抗结核药联用,效果不错,不到1个月,症状消失,病情好转。

  • 标签: 抗感染药 抗结核药 肺结核 住院期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03至2005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长,而占购药金额比例下降.DDDs则保持稳定。3年中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一直最高。DDDs排序前10位大多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构成比
  • 简介:摘要本品是一种新型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目的讨论头孢吡肟抗感染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本品适用于治疗由对头孢吡肟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成年人的中、重度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感染(复杂性和单纯性)。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在内的腹腔感染,败血症/菌血症和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发热。

  • 标签: 头孢吡肟 抗感染 应用
  • 简介: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策略包括控制感染源、早期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降阶梯治疗、目标性治疗及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专业特长.本文结合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美罗培南给药方案的调整为例,佐证药师建议采用缩短给药间隔以及两步滴定法给药,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抗感染治疗 案例分析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染治疗在临床脓毒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脓毒症病人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研究组运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头孢噻肟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运用于重症脓毒症病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疗效肯定、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脓毒症 抗感染治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钠
  • 简介:摘要荨麻疹是以风团或伴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发病原因多样,儿童的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居多,微生物以病毒,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肠道寄生虫,农村儿童尤为突出。实验室检查结果也较支持这个观点。患者感染了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了微生物或寄生虫分泌的毒素,代谢物,或细菌,病毒,寄生虫本身成分或裂解都可成为致敏物。临床上选用大环内脂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效果明显;盐酸吗啉胍片对于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效。左旋咪唑不但对肠道寄生虫有驱虫作用,并且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用抗感染治疗对儿童急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临床上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急性荨麻疹与感染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甚至有部分医生急于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但无助于感染因素的消除,而且会使病程加长,部分会迁延至慢性荨麻诊。

  • 标签: 荨麻疹 抗感染
  • 简介:对环丙沙星上市20年来有关安全性的监测情况和文献予以回顾,发现与环丙沙星相关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其次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的不良反应,且其严重程度多为轻到中度,患者可以较好的耐受。

  • 标签: 环丙沙星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内科治疗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相应的体会。方法选取了某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在医院内科进行抗感染治疗的肿瘤患者103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这103名肿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对他们的治疗方式以及药物的使用种类和名字进行记录,并且对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治疗费用等进行记录。结果在药物的使用方法方面,这103名患者中,治疗性药物占据了绝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洁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的使用比例和平均费用排在前三位。结论本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基本上处于合理的状态,但是依然存在着预防性用药和无指征用药的情况,因此需要在临床当中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 标签: 肿瘤患者 内科 抗感染药物 临床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6例,将患者按照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药物与抗感染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3例和在对照组用药方法基础上与中药方剂联合用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43例。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采用中药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仅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高,前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也较后者有明显的提升。结论在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采用中药与西药联合的方式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抗感染 急性肾小球肾炎 有效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 ] 研究探讨 抗感染药物治疗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 [ 方法 ] 以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 200 例 急诊外科创伤( Ⅱ 类、 Ⅲ 类及严重创伤的 Ⅰ 类伤口 ) 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组 100 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消毒清创处理;研究组, 抗感染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且评价愈合程度,另外统计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 结果 ] 研究组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Ⅰ级愈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 结论 ] 抗感染药物治疗可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率,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急诊外科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行抗感染治疗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我院急诊外科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n=39)进行常规处理,实验组(n=39)在参照组基础上行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较参照组更低,且切口愈合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行抗感染治疗有助于预防切口感染发生,且可促进术后切口快速恢复,是具有推广借鉴价值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急诊外科 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中抗感染过程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1例胫骨及足部骨折于我院就诊的患者,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后发生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并制定治疗方案,给予药学监护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的参与下,患者明确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并获得及时有效得治疗,且患者用药安全性得到了保障,避免了应用万古霉素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过程中,可以关注患者用药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保障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MRSA 临床药师 抗感染 万古霉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进入我院的呼吸科难治性肺炎患者100例,对这100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措施治疗,总结该类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抗感染以外因素包括误吸、反流、医源性感染以及宿主的免疫力低下。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肺炎疾病不仅仅存在一种病因,临床应该积极了解疾病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可见抗感染以外因素在肺炎治疗中也同等重要。

  • 标签: 抗感染以外因素 肺炎 作用
  • 简介:目的: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体会。方法:总结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实例,对抗感染药物的治疗经验和药学监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的会诊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避免了不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减少了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小儿皮肤病的治疗而言,分析其应用不同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份--2018年6月份治疗的小儿皮肤病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方式、原则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在小儿皮肤抗感染用药中,主要有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三类,每一大类中均有相应的药物对不同的皮肤病进行治疗。结论在临床中,对小儿皮肤病展开治疗的时候需要与小儿皮肤病的特点相结合,并重视小儿皮肤病的类型,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的。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小儿皮肤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