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脂异常患者,对于致动脉硬化指数及ABI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血脂异常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单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经过16周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指数等进行复查,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变化情况,计算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指数(ABI)。结果经过16周治疗,两组均可降低TC,TG及LDL-C,ABI,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组可进一步降低TC,TG及LDL-C,ABI,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进一步升高,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血脂异常患者,除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以外,还可明显改善血脂异常患者动脉硬化指标。

  • 标签: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钙 依折麦布 致动脉硬化指数 踝臂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脑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2例ACVD患者入院后作心电图(EKG)、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综合征(BHS)发生率为28.1%,ACVD患者EKG改变占48%~75%,心肌酶谱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以脑出血最明显,可见ACVD患者极易产生脑综合征。结论ACVD患者加强心电监护,BHS发生与脑卒中类型及部位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脑卒中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心综合征 心电图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青少年运动员心肌耗氧指数(RPQ)及指数在性别、项目间有明显差异。男子高于女子;龙舟、潜泳、游泳等项目的运动员RPQ指数指数均较高,力量速度性项目如柔道、拳击、跳投类和足球运动员的RPQ指数较高而指数较低;速度耐力性项目如中长跑、篮球等的RPQ指数较低而指数较高。RPQ指数指数的变化也与训练水平有关。RPQ指数指数是反映心脏能量消耗及心脏做功的简易指标,对体育训练及运动员选材是有意义的。

  • 标签: 心功指数 女运动员 项目特征 中长跑 青少年运动员 速度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髁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300例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健康管理干预组146例,对照组154例,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个体化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前、干预后1年、干预后1.5年、干预后2年进行ABI、血压(BP)、血糖(PG)和甘油三酯(TG)的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干预1年后BP、PG、TG均明显改善(P<0.05),ABI在干预后1.5年显著升高(P<0.05),但干预后2年尚未达到正常范围。结论经过健康管理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ABI可能需时较长。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髁臂指数 健康管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检患者的指数(ABI)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探讨ABI与eGF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2018年于开滦总医院体检的34 902名体检者,记录其一般资料和实验室生化指标,计算eGFR,通过测量ABI评估其血管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BI与eGFR相关性。结果在34 902名体检者中,患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占30.6%,3.72%体检者的ABI<0.9,0.16%体检者的ABI>0.9。在模型中调整了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盐摄入量、是否运动、体质指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1≤ABI<1.4组相比,0.9≤ABI<1.1组的eGFR<90 ml·min-1·1.73 m-2的风险上升(OR=1.108,95%CI:1.049~1.170),ABI<0.9组的eGFR<90 ml·min-1·1.73 m-2的风险上升更明显(OR=1.820,95%CI:1.577~2.102)。结论低ABI与早期肾功能下降相关。当ABI<1.1时,随着ABI指数的降低,体检者eGFR<90 ml·min-1·1.73 m-2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当ABI<0.9时,早期肾功能下降风险更高。

  • 标签: 踝臂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年龄、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酸水平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明显增加。同时,ABI异常的发生率随着肾功能减退逐渐增加,因此,ABI异常与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在正常尿白蛋白肌酐比伴有早期肾脏受损患者中,这种趋势依然存在,ABI异常是早期肾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踝肱指数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指数联合脉搏传导速度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我院15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异常程度结果均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5;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指数较单支病变组更低,且多支病变组指数亦低于双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脉搏传导速度较单支和双支病变组更高,P<0.05。结论 联合使用指数+脉搏传导速度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对医师分析病情及施行治疗具有较好辅助作用。

  • 标签: 踝臂指数 脉搏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 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的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非杓型组52例和杓型组27例。测定AB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非杓型组ABI、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杓型组明显降低,MPO、hs—CRP较杓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ABI与hs—CRP和MPO呈负相关(r=-0.723,r=-0.719,P〈0.01),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正相关(r=0.917,P〈0.01)。结论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评价夜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功能的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内皮 血管 血压监测 便携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指数(ABI)与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136例T2DM患者进行ABI测定,分为低ABI组(ABI<0.9)、正常组(0.9≤ABI≤1.3),比较两组间的脂代谢指标。结果检出低ABI组30例,正常组106例。低ABI组的年龄、病程、HbA1C、2hPG、TC、TG、LDL-C均明显高于正常组,HDL-C低于正常组。结论糖脂代谢的紊乱会加速PAD的发展,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检测ABI。

  • 标签: 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数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至2009年均行ABI、下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查的我院就诊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俩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47例为A组,正常下肢动脉组103例为B组。结果B组103例的ABI均大于0.9,A组47例的ABI均小于0.9,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组与下肢动脉正常组的AB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可用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非侵袭性筛选指标及估计下肢PAD病变程度。

  • 标签: 踝臂指数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指数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中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57例,检查其ABI、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时血糖、MMSE评分、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划分组别时以指数(ABI)来划分.分为ABI正常组(1.3>ABI>0.9),共37例,减低组(ABI≤0.9),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MMSE评分、入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ABI减低组MMSE得分低于ABI正常组(25.60±3.45比正常组27.46±2.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I正常组患者的入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ABI减低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BI下降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踝肱指数 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 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18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杂交手术对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治疗具有的效果。 方法 抽取2019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患者介入探查结果开展杂交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肱比值。 结果 治疗后踝

  • 标签:
  • 简介:为预防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利用西安市2010-2013年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和同期气象数据,通过SPSS17.0对气象因子与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人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按月建立脑血管病日死亡人数预报模型,并建立脑血管病气象危险指数等级,应用2014年资料检验预报模型及等级预报.结果表明:西安市不同月份与脑血管病死亡人数有显著相关的气象因素不同;按月建立的脑血管病预报模型准确率在78b以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准确率达90%,预报模型及气象危险指数等级预报效果较好.

  • 标签: 脑血管病 气象危险指数 多元逐步回归 预报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 研究时间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收治的确诊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 56 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儿童 50 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身高、体质量、年龄等信息,比较两组不同年龄段 BMI 指标。结果: 3-7 岁组, 8-10 岁组,两组 BMI 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1-13 岁组, 14-15 岁组,研究组患儿 BMI 指标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年龄较小时与 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质量指数显著低于健康儿童。

  • 标签: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内部皮肤缺损。方法根据足内部受区的大小、部位确定旋转点的位置,以隐神经伴行的大隐静脉体表投影为轴线,根据受区面积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结果临床应用18例,修复小腿足内部皮肤缺损,皮瓣完全成活。皮瓣面积最大6cm×9cm。经3~1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根据隐神经伴行血管的解剖与皮肤血供的特点,设计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足内部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足内踝部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12例。结果11例皮瓣成活、1例完全坏死,最后表面痂皮脱落,深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创面。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坏死皮瓣亦能为其深面生长新鲜肉芽组织提供条件,最终达到覆盖创面。

  • 标签: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足踝部缺损 皮瓣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