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蓝光与强脉冲对中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诊所收治的痤疮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即红蓝光组(A组)、强脉冲(B组)及红蓝光与强脉冲(C组),各30例。A组给予红蓝光治疗;B组给予强脉冲治疗;C组给予红蓝光与强脉冲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情况。结果C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及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情况明显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采用红蓝光与强脉冲联合痤疮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红蓝光或强脉冲的治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红蓝光 强脉冲光 痤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强脉冲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就诊的玫瑰痤疮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口服甲硝唑片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强脉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采用4~6层纱布浸透药液后局部湿敷,每次5~10min。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强脉冲治疗玫瑰痤疮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红斑、丘疹脓疱、瘙痒、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康复新液 强脉冲光 玫瑰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脉冲治疗仪在脱毛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单位2023年6月-2023年9月共计270名毛发增多症的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患者,其中对实验1组患者使用菲力康YT301型号强脉冲治疗仪进行脱毛治疗;实验2组使用江西中蓝LANTZ-8型号强脉冲治疗仪进行脱毛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蜜蜡进行脱毛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脱毛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脱毛效果更加显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色沉消退情况对比,实验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了其治疗安全有效。结论:强磁冲治疗仪对脱毛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适合广泛推广。

  • 标签: 强磁脉冲治疗仪 脱毛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组受试者使用试验产品,并通过仪器检测、问卷自评对该试验产品脱毛功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皮肤科医生安全性评价和问卷自评对试验产品温和无刺激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仪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痤疮病患用于精准脉冲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药物疗法,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精准脉冲治疗,纳入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性95.00%(38/40)更加理想,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对比,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偏小,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运用精准脉冲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准脉冲光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玫瑰痤疮病患用于精准脉冲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病患,纳入区间段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过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参照组执行常规药物疗法,纳入40例,实验组执行精准脉冲治疗,纳入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比较,前者的治疗有效性95.00%(38/40)更加理想,差异对比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实验组与参照组相互对比,二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偏小,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运用精准脉冲治疗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准脉冲光 玫瑰痤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治疗红斑型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及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红斑型玫瑰痤疮患者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22~51岁,平均33岁;病程1~11年,平均3.31年。分为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组(联合组)12例和强脉冲组(光子组)11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联合组有效9/12例,高于光子组5/11例,VISIA皮肤图像检测的红色区分值显示,联合组红色区分值在使用肉毒毒素4周后显著下降(F=8.37, P<0.01),而16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85,P<0.001),联合组在改善红斑方面优于光子组。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治疗红斑型玫瑰痤疮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优于单用强脉冲治疗。

  • 标签: 玫瑰痤疮 A型肉毒毒素 强脉冲光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黄褐斑患者给予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能量密度2.5~3.5J/cm2,2周后,行强脉冲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结束前后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记录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判定结果。结果痊愈5例(4.90%),显效69例(67.65%).好转26例(25.49%),无效2例(1.96%),总有效率72.5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 标签: 黄褐斑 红宝石点阵激光 强脉冲光
  • 简介:目的:观察强脉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强脉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用强脉冲治疗,每2周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每周复诊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4、6、8、10周时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强脉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中度痤疮的选择方案。

  • 标签: 强脉冲光 夫西地酸 中度痤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脉冲联合维A酸乳膏对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78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将入选病例分为强脉冲治疗组26例(Ⅰ组)、维A酸乳膏治疗组26例(Ⅱ组)、强脉冲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组26例(Ⅲ组),治疗周期均为两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Ⅲ组在有效率方面疗效显著,与Ⅰ组、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药强脉冲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 维A酸乳膏 痤疮后色素沉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脉冲(IPL)联合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抽选出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80例(16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80眼),对照组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IPL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值呈更低表示(P<0.05)、泪膜破裂时间更长(P<0.05)、泪河高度更高(P<0.05),睑板腺分泌功能及分泌物性状评分值更低(P<0.05),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水平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强脉冲联合药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眼表状况和睑板腺分泌功能、缓解患者干眼不适,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度,安全有效。

  • 标签: []干眼 强脉冲光 白内障术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脉冲联合果酸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强脉冲治疗,观察组进行强脉冲联合果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痤疮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痤疮评分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脉冲治疗仪的脱毛效果以及对皮肤外观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实施皮肤美容治疗的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脱毛膏治疗,观察组(n=50)实施强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毛率;皮肤外观改善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脱毛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外观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强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可提升脱毛率以及皮肤外观改善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仪 脱毛率 皮肤外观改善率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早期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门诊收治深Ⅱ度烧伤后瘢痕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8~55岁,在创面愈合后2~4周开始接受强脉冲治疗,每4周1次,共3次。3次强脉冲治疗后1个月接受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每3个月1次,共3次。分别于患者治疗前、3次强脉冲治疗后1个月、3次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3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和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进行疗效评估。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次强脉冲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VSS评分为(5.02±1.78)分、OSAS评分为(27.45±2.16)分和PSAS评分为(26.90±2.5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98±2.33)分、(35.55±3.27)分、(35.20±4.87)分,t=9.598、12.047、11.551,P<0.05],3次点阵激光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VSS评分为(2.88±1.94)分、OSAS评分为(20.50±2.52)分和PSAS评分为(15.85±1.39)分,较治疗前(P<0.05)及3次强脉冲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2周,开始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治疗瘢痕,效果良好。

  • 标签: 二氧化碳 激光,气体 强脉冲光疗法 烧伤 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