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53岁。因头痛伴记忆力减退1个月、加重3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肌张力正常。头部MRI平扫示:左侧额、颞叶见一不规则形肿块影,大小约6.5cm×5.0cm×4.3cm;T1呈等或低信号(图IA),T2呈不均匀高信号(图1B),边缘不清。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的护理。认为主要从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两方面进行。症状护理主要为对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所出现的症状而进行的针对性护理;一般护理为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所进行的基础护理。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护理
  • 简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germcelltumors,CNSGCTs)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主要位于松果体和鞍上区。病理上分为胚组织瘤(germinoma)和非胚组织瘤(Nongerminoma,NGGCT),后者包括畸胎瘤、胚胎癌、内胚窦瘤和绒毛膜上皮癌。治疗前明确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肿瘤标记物AFP和β-HCG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胚组织瘤主要采用放射治疗,对儿童患者可通过联合化疗减少放疗的剂量和范围。非胚组织瘤对放疗敏感性较差,需要化疗、放疗或手术等综合治疗改善生存率。CNSGCTs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行为,不合适单纯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伽玛刀)治疗。针对CNSGCTs的生物学特点,采用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疗效的综合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 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CT诊断的价值所在。结果所选择的15名患者中,有10名患者的病灶主要在桥小脑角质区,桥前池;有3名患者的在鞍上、鞍旁;有2名患者的在颞区;非典型患者有6例,占比40.0%,典型者有9例,占比60.0%。结论CT诊断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患者,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多方位的重建成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高,采取进行,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表皮样囊肿 CT诊断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单发囊性肿瘤手术效果理想,但位于脑干、脊髓等重要部位的大型、实质性、多发性HB疗效仍欠佳。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中枢神经系统HB的临床特征,并对手术治疗时机,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而白血病细胞侵犯蛛网膜或蛛网膜临近神经组织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即脑白病,医学上称脑膜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障碍,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正确细致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化疗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命期。

  • 标签: 中枢系统白血病 化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可见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但由于脑脊液改变缺乏特异性,病原体分离困难,多数只是临床诊断,缺乏病源学诊断依据。脑电图对多数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不能提供诊断依据,主要是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仅在少数情况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具有高度诊断提示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脑电图表现。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感染 脑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告1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情况,并对脑脊液细胞和异常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头晕、渐进性加重的行走不稳伴恶心、呕吐。头部MRI检查脑实质呈多发异常信号.无强化和占位效应。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呈现小至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细胞核形态欠规则,可见核分裂象:组织病理学显示胶质纤维背景中散在分布有淋巴细胞,可见血管周聚集现象及软脑膜浸润,肿瘤细胞染色质深染,少部分细胞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表达CD20、CD5及细胞周期素D1等标志物。基因重排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呈单克隆性。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化疗方案,同时神经鞘内注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2d后患者出现昏迷,因家属拒绝抢救而出院。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套细胞淋巴瘤为临床罕见淋巴瘤,其组织学表现与发生在颅外组织者不同,影像学表现亦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临床治疗方案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淋巴瘤 B细胞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宫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超声对宫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查的目的,是在临床及其他化验检查的基础上,直观地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状况,对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对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估价预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标签: 宫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超声诊断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磁共振分类诊断》于2014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院长、影像系主任余永强主编,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组组长卢光明写序。

  • 标签: 分类诊断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发行 余永强 第一临床学院 冯晓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国内针对儿童的病症研究和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白血病属于常见的儿科恶性肿瘤,有较高的致死率。虽然白血病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完善,但是儿童白血病患病率却只增不减,患儿的疾病恶化程度也越来越显著。目前临床也有专家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了很多研究,我们可以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预防疾病恶化,同时促进患者积极康复。

  • 标签: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 白血病 治疗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1~2020.12内收治的40例疑似产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产妇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应用价值。结果:40例THCA患者的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50%,虽低于金标准,但两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具有较高检出率,可降低畸形儿出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内从丘脑到延髓的整个脑干区域分布着许多氧化学感受器,并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感受氧气的网络,它们在氧浓度变化的过程中对心血管与呼吸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关于中枢氧感受器化学传递过程的细胞机制中,仅有颈动脉体血管球细胞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机制,而中枢性氧感受神经元需要何种的离子通道和氧感受器传导缺氧的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本文主要对此方面目前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氧化学感受器 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将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纳入术后感染组,未发生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208例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9例,感染率为4.33%。术后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对比,术后感染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病因、手术时长、手术方式,术后留置管引流等情况,均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术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临床更好寻找策略,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中枢神经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指血压明娃升高伴靶器官损害,如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气肿、子痫、卒中、头部外伤、致命性动脉出血或主动脉夹层,需住院和进行胃肠外药物治疗。高向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通常不需住院,但应直即进行口服抗高血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危象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最常见,包括脑梗死、脑病、颅内和蛛网膜下隙出血。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急症 高血压危象 血压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 蛛网膜下隙出血
  • 简介:目的培养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能力,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这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和指导放化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培养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采用正确的阅片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正确的诊断思路,必要时进行鉴别诊断,最终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能力均得到提高,能提供正确的病理诊断报告。结论培养病理医师正确的阅片方法和诊断思路,对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是有效的。

  • 标签: 培养 病理医师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理诊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