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c反应蛋白的生物化学特征,并观察C反应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住院的感染性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数目进行分组,每组25例,分为甲组-白细胞数在(4-10)x109/L,乙组-白细胞数在(10-20)x109/L,丙组-白细胞数在超过20x109/L,观察三组患者血常规的变化幅度、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C反应蛋白为(15.9±3.1)mg/L。乙组C反应蛋白为(25.9±13.1)mg/L。丙组C反应蛋白为(45.9±16.1)mg/L。以上数据表明,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越高,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幅度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使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能够明显反映出患者的感染情况,当早期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存在轻微异常情况时,也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C反应蛋白 生物化学特征 临床 应用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针对孕产妇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产前检查孕妇130例,针对所有产妇实施细菌性阴道病筛查.将表现出滴虫感染的患者、表现出霉菌感染的患者以及表现出宫颈异常的患者进行排除.分析产妇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对其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在所有孕妇中,合并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16例,疾病检出率为12.31%.针对妊娠合并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同未合并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在出现胎膜早破概率、出现产褥感染概率以及出现新生儿感染概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其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后,临床存在较大概率出现产褥感染的情况、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以及出现新生儿感染的情况,对此于分娩前做好细菌性阴道病筛查工作以及做好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孕产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修复烧伤后鼻翼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烧伤后鼻翼缺损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6~64岁,平均35.3岁。其中面部深Ⅱ度烧伤12例,Ⅲ度烧伤6例;病程8个月~7年。应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修复11例,鼻唇沟瘢痕皮瓣修复7例。缺损面积最大者为1.8×2.5cm2,最小者为0.7×1.3cm2。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18例鼻翼缺损患者外观均明显改善,皮瓣外形不臃肿,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术后鼻部瘢痕不明显,供区鼻唇沟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保留残存鼻翼的解剖结构,利用鼻唇沟扩张瘢痕皮瓣或瘢痕皮瓣重建鼻侧背部结构,是鼻翼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 标签: 鼻唇沟瘢痕皮瓣 鼻翼缺损 修复 烧伤
  • 简介:分析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分别给予其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阿奇霉素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红霉素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优于红霉素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经过腹疝环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修补术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经腹疝环口外置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4.00%),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腹疝环口进行腹腔外置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治愈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腹疝环口 腹腔外置术 腹股沟斜疝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女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2例女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36例观察组和36例参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室上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8.89%)、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97.22%)、临床症状缓解率(86.11%)均高于参照组(69.44%)、(83.33%)、(63.89%),不良反应率(8.33%)明显比参照组(27.78%)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心律失常应用普罗帕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女性 心律失常 普罗帕酮 稳心颗粒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的病灶切除在局限型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13例术后确诊子宫腺肌病的诊治过程.其中4例无明显症状,3例渐进性经期下腹痛,5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例排便困难,13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无-例中转开腹.结果手术时间60分钟至90分钟,出血量80ml-220ml,术后48小时低热未超过38℃,术后6例出现阴道流血如月经量,72小时内下腹闷痛尚可忍受,术后4-6天出院,术后1月、3月复查彩超子宫,3月时子宫基本正常,有症状患者均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对局限型子宫腺肌病要求保留子宫者是可行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腹腔镜 病灶切除
  • 简介:近年来,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上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很多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在心血管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难点,对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与对策,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中医 心血管病 难点 对策
  • 简介:目的:观察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椎体塌陷程度分为重度骨折组和轻度骨折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椎体变化等。结果:与轻度骨折组比较,重度骨折组手术时间长、骨水泥注射量少,且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率、Cobb角矫正度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角均有所改善(P〈O.05),轻度骨折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明显大于重度骨折组(P〈0.05),但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纠正椎体塌陷和Cobb角度。

  • 标签: 骨质疏松 单球囊双侧扩张 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丁克")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真菌谱,对临床上相应真菌的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特异高选择性的抑制真菌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作用,无严重的肝、肾副作用,具有杀菌、抑菌双重作用。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齐鲁制药 真菌病 特比萘芬 角鲨烯环氧化酶 丙烯胺类
  • 简介: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acidsequence-based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的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的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的准确性。

  • 标签: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 实时PCR GM试验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负荷量和维持量两种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作用,研究右美托咪定用药的更优化方案。方法:将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负荷量组在麻醉诱导时10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量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以0.4μg/kg/h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采用丙泊酚(1.5-2mg/kg)和芬太尼(2-4μg/kg)进行全麻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记录苏醒期最大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和咳嗽的分级。记录从时间零点到对语言指令有反应的时间和苏醒期的缺氧(SpO2〈90%)、喉痉挛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在术后恢复室,记录残余镇静(入ICU时镇静-躁动评分≤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00分数字分级评分法)和恶心呕吐评分。术后24h用15项问题的恢复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结果:负荷量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4(3-7),维持量组为4(3-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7)。负荷量组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为19.4±8.1min,S组为16.8±5.6min,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统计学均无差异。结论:与单次负荷量注射相比,维持量泵注方案更有利于减轻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后的苏醒期躁动,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泌尿外科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alcoholextractofBaiTouWengdecoction,BAEB)对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的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以下简称VVC临床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BAEB对白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甲基四氮盐(XTT)还原法测定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代谢活性的影响,Time-kill法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活菌数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测定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Biomass)的影响;扫描电镜(SEM)观察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BAEB对白念珠菌生物膜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生物膜相关基因UME6、PES1和HSP90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BAEB对12株白念珠菌的MIC在64~256μg/mL之间,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80(抑制80%生物膜形成的最低药物浓度)为1024μg/mL或以上;Time-Kill曲线显示在12h之后,512、1024μg/mL浓度的BAEB对白念珠菌均具良好的杀伤作用;结晶紫染色法表明512、1024μg/mLBAEB能够减少其生物膜生物量;SEM观察到1024μg/mLBAEB能够有效抑制白念珠菌在不同黏附介质上生物膜的完整度;CLSM显示512、1024μg/mL的BAEB可以明显降低生物膜荧光信号强度;qRT-PCR检测显示在256、512、1024μg/mL的BAEB作用下,UME6转录水平分别下调了72%、71%、77%,在512、1024μg/mL的BAEB下HSP90转录水平上调了2.23和3.31倍,而PES1未有明显变化。结论BAEB可以抑制白念珠菌VVC临床株体外生物膜的形成。

  • 标签: 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 白念珠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