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当前.鸡新城疫仍然是危害我国养鸡业生产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随着广大养鸡场、户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防制手段逐渐科学合理,暴发典型鸡新城疫已经少见.但散发的非典型鸡新城疫病例较为普遍.给养鸡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笔者在多年的诊疗中发现.尽管一些养殖场和养殖户对鸡新城疫的防疫很重视.并积极进行新城疫的免疫接种.但仍频繁发生鸡新城疫。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因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

  • 标签: 非典型鸡新城疫 防控措施 免疫失败 养鸡生产 科学合理 免疫接种
  • 简介: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2年生柿树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探讨柿树光合光响应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柿树的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先升后降,光补偿点先降后升,光饱和点呈下降趋势;维持柿树高光合作用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8.8%~76.7%,适宜的光照强度为800~2000μmol/(m2·s);柿树对强光利用能力较强,而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8.8%时,柿树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限制,而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到25.5%时,柿树光合作用转变为非气孔限制,通过对气孔、非气孔因素的判定,可知柿树是一种抗旱性非常强的植物。研究结果可为柿树的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柿树 土壤水分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限制
  • 简介:一.引言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实用技术,曾在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得到大面积推广运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现代瘦肉型猪品种被广泛引进,这些品种相对我国猪种来说,繁殖性能较差,而使用传统人工授精技术其繁殖性能更差,致使母猪产仔数降低,母猪返情率和淘汰率增高,

  • 标签: 人工授精技术 繁殖性能 种猪 新技术 生猪 大面积推广
  • 简介:在室内恒定条件下,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对葡萄十星瓢萤叶甲OidesdecempunctataBillberg成虫的交配节律、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十星瓢萤叶甲成虫在白天各时间段均有发生,但只有25℃下才出现有交配的高峰(14:00和18:0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无明显的高峰期出现。(2)每日平均交配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然而,每日耗费在交配中的总时长在25℃时达到最大(227.74min),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使其受到抑制。(3)交配持续时间在22℃下最长(146.84min),在28℃下最短(42.83min),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缩短的趋势。

  • 标签: 葡萄十星瓢萤叶甲 交配行为 节律性 温度
  • 简介:据《果树学报》2011年第6期《薄膜覆盖对葡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作者吴月燕等)报道,为了研究不同覆盖层次薄膜对葡萄生长、光合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我国南方葡萄的早熟栽培提供参考。

  • 标签: 葡萄生长 薄膜覆盖 生理特性 层数 相关酶活性 早熟栽培
  • 简介:为了探讨砒砂岩地区沙棘林木覆盖度对沙棘林下草本植被的影响效果,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砒砂岩区不同覆盖度沙棘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林下植被的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结果分析,从造林对林下草本植被良性影响角度考虑,砒砂岩区沙棘林的覆盖度应该以20%-25%为宜。

  • 标签: 沙棘盖度 砒砂岩 林下植被
  • 简介:毛毕属吸虫为鸟类血吸虫,家鸭是毛毕属吸虫主要的终宿主之一。为了解阿魏香豆素类对家鸭毛毕吸虫影响机理,本试验采用测定毛毕吸虫同工酶的技术方法,以了解阿魏香豆素类对毛毕吸虫生化酶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药对苹果酸脱氢酶、6-磷酸甘露糖酶I、酸性磷酸酶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阿魏香豆素 毛毕吸虫 同工酶
  • 简介:为寻求合理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试验设计了砾石覆盖、秸秆覆盖、覆盖与留茬组合的措施和4个风速等变量,研究风速、覆盖物和覆盖度与风蚀量、抗风蚀效率、风沙流结构的关系,比较多种措施之间的抗风蚀效果优劣。结果表明:1)4个设定风速下30%~90%覆盖度的秸秆覆盖的抗风蚀效率在54%~92%之间,砾石覆盖为26%~72%,30%的砾石覆盖或30%的秸秆覆盖与3种留茬高度的组合措施下,平均抗风蚀效率均在70%~78%之间;2)随着覆盖度的增加,砾石覆盖措施最小可抑制的有效风速值从8.0m/s逐渐增大到12.5m/s,秸秆覆盖措施从10.1m/s增加到了14.3m/s;3)覆盖处理下0~62cm高度内的输沙量大部分集中在0~26cm;4)覆盖与留茬组合措施的输沙量多集中在60cm以内。

  • 标签: 砾石覆盖 留茬 风蚀 风洞
  • 简介:研究了超声波对胃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胃蛋白酶反应的最适温度由50℃降低到40℃,最适pH值没有变化;影响超声波对胃蛋白酶活性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频率、功率、温度;在本试验条件下,超声波对胃蛋白酶活性提高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40kHz,功率200W,温度40℃。超声波对胃蛋白酶水解酪蛋白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超声波 胃蛋白酶 酪蛋白
  • 简介:以福建永安安砂库区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径流小区,分别在坡度25。和32。的林地中,设计4种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不间伐、20%、40%、60%间伐强度),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及间伐后补植枫香两种改造措施对库区生态公益林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40%及60%间伐强度林地的水土流失量大于不间伐处理,中高强度间伐后套种枫香的改造措施同样加大了库区生态公益林地的水土流失,但小于间伐措施的流失量,且水土流失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加大。而在适当的低强度间伐(20%间伐强度)条件下,实施两种改造措施之后的库区生态公益林的水土流失量与不间伐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明显。因此,选择在低坡度(25°)进行适当的低强度(20%间伐强度)间伐并套种枫香等阔叶树种,可达到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的林木和景观资源的目的。

  • 标签: 库区生态公益林 间伐 套种 水土流失
  • 简介:采用五种不同浓度的臭氧化空气处理新鲜东魁杨梅,研究对其0℃下贮藏15d期间果实生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臭氧化空气处理后的新鲜杨梅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有效保持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VC)等营养成分,降低失重率,延缓了果实的后熟与衰老,延长了保鲜期。其中以10.70mg/m3浓度的臭氧化空气处理效果最好。

  • 标签: 臭氧 杨梅 呼吸强度 品质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它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而且还是含有多种维生素Ca、P、Fe、Zn及多种酶体等微量元素营养比较全价的食品。分析表明,鲜乳要比冻乳和乳制品的营养价值高。

  • 标签: 保存技术 因素鲜乳 处理保存
  • 简介:二氧化硫(SO2)气体是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积存于大气中的SO2可以随着降雨渗入土壤,对河流等造成更广范围的环境污染。SO2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危害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对其他器官、系统的危害却经常被忽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O2的吸入可引起动物生殖的损伤。研究发现,SO2主要造成睾丸细胞的氧化损伤,引起雄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 标签: 二氧化硫 组织形态 附睾 大鼠 雄性生殖系统 大气污染
  • 简介:以黑宝石李为试材、0℃的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处理时间(1、2、3、4h)对贮藏期间黑宝石李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在0~1℃条件下贮藏96d和19~21℃条件下7d货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增大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抑制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对提高黑宝石李果实的抗冷性和延缓衰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冷冲击处理2h和3h的果实褐变和冷害程度轻微,硬度和好果率较高,李子酸甜可口。香味较浓.综合品质最好。

  • 标签: 黑宝石李 冷冲击 贮藏 品质
  • 简介: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应用CIRAS-2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通过测定8个土壤水分梯度下山杏(Prunussibiri-caL.)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过程,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山杏光合作用日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杏光合作用日变化过程和光合午休的原因,随土壤水分的变化而明显不同,当土壤相对含水量(Wr)在56.1%~66.1%之间时,山杏没有发生光合作用午休现象,但超出此土壤水分范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当Wr在93.2%~77.0%之间时,山杏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限制,当Wr在49.3%~37.3%之间时,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开始由气孔因素向非气孔因素转变,当Wr小于37.3%后,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非气孔因素限制,即叶肉细胞光合能力下降;2)当Wr在49.3%~77.0%之间时,山杏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 标签: 光合生理生态 山杏 光合午休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 简介:茄28星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loctopunctataFabricius)的我国茄科植物上的重要的害虫种类。本文以此虫为材料,研究了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以及不同的交配持续时间其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虫的交配起始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分别为(36.61±3.24)min和(49.87±1.06)min,且两者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交配持续时间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表明延长交配时间与雌虫贮存的精子数量相适应。同时,结果还表明,该种类至少需要10min以上的交配才能导致卵的孵化。

  • 标签: 茄28星瓢虫 交配起始时间 交配持续时间 产卵量 孵化率
  • 简介:在水温8.9~14.2℃下,在平列糟(长3m,宽0.4m,高0.2m)中采用A、B和C组三种投喂方式驯养刚开口摄食、体质量0.129±0.07g的哲罗鱼(Huchotaimen)苗60d,以探讨驯化方式对哲罗鱼仔、稚鱼生长、存活和种群变异系数的影响:A组以浮游动物开口,投喂浮游动物3d,投喂水蚯蚓15d后,改投人工饲料;B组以水蚯蚓开121,投喂水蚯蚓15d后,改投人工饲料;C组直接以人工饲料开口。结果表明:C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3.577±0.78%/d),明显大于A组(3.132±0.87%/d)和B组(3.024±0.91);A、B、C组的成活率分别为75.67%、74.87%和84.36%,C组明显大于A、B组;A、B和c组鱼体质量变异系数依次为21.47%、22.59%和11.32%,实验表明,直接以人工饲料开口是哲罗鱼规模化养殖中合理的驯化投喂模式。

  • 标签: 哲罗鱼 驯化方式 生长 存活
  • 简介:鉴于多花黄精的重要药用作用及其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实地取样调查,研究建瓯市连地村不同生长条件的野生多花黄精5年的根茎生物量积累总量及各年度的生物量增长速度,分析不同生长条件对多花黄精根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这对于多花黄精的培育及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条件下多花黄精的根茎生物量及各年度生物量均表现为溪沟边腐殖地块〉溪沟边土质地块〉山坡地〉山脊地。生长在溪沟边腐殖地块的多花黄精根茎生物量及生物量积累速度均最大,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溪沟边腐殖地块比其他生长条件更有利于多花黄精根茎生物量的积累。

  • 标签: 多花黄精 根茎 生长条件 生物量
  • 简介: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的7~8月累计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电站开发使得额尔齐斯河的一级支流———哈巴河部分河段由原来的天然河流型生态群落逐步演变为水库型生态群落,水生高等植物多样性和种类组成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河流型的挺水、湿生草本植物逐渐演替为水库型的沉水、沼生植物;植物最远分布区域Lmax也从33m减少到了12m。正在新建的电站A库区无水生高等植物,电站A坝下河段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57,已建成多年的电站C库区为0.42,电站C坝下河段为0.57,表明电站开发对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其水生植物种类数量变动不明显。从β多样性指数来看,电站开发修建过程中多样性变化为100%,电站运行前后多样性变化高达87%,表明电站开发对水生高等植物β多样性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

  • 标签: 哈巴河 生物多样性 水生高等植物 电站开发
  • 简介:5月中下旬繁殖季节,用方正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的卵子分别与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方正银鲫♀×麦穗鱼♂,简称FM)、方正银鲫(方正银鲫♀×方正银鲫♂,FF)和荷包红鲤(Cyprinuscarpio)(方正银鲫♀×荷包红鲤♂,FH)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孵出的仔鱼在网箱中饲养,测定和统计各组子代的存活率、绝对增重率和性比等。结果表明:FF子代的成活率(91.15±1.78%)极显著地高于FM(87.50±2.13%)和FH(85.00±1.04%)(P〈0.01),FM和F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FM(20.17±4.33g)、FH(23.13±3.58g)子代的出池体质量显著高于FF(18.90±3.82g)(P〈0.05),无论雌性还是雄性子代,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而组内、性别间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FM(99%)、FF(73%)和FH(99%)子代的雌性百分比明显偏向雌性(P〈0.01),且组间差异极显著,异源精子受精后子代中雌鱼比例明显增高(P〈0.01)。本研究结果证明:银鲫生长性状中存在"异精效应",异源精子对子代的存活率和性别比例有显著影响,对生产中积极利用异源精子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方正银鲫 异源精子 绝对增重率 存活率 性别比例 异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