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白细胞素17(IL-17)和白细胞素23(IL-23)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4例EH患者(EH组)不同等级间(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按WHO/ISHⅣ高血压分级:1级35例,2级22例,3级7例)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水平及变化;以30名健康人(男、女各15名,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作对照.结果EH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分别为(390±31)pg/ml和(501±6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60±34)pg/ml和(193±4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7及IL-23水平较1级患者明显增高.治疗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3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2=0.5841,P<0.01).结论血清IL-23和IL-17可能参与EH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监测血清IL-23和IL-17水平可作为判断EH病情的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 简介:摘要慢性鼻-鼻窦炎是发生在鼻腔及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可受多种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的调节。白细胞素-19(IL-19)可引起上皮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反应并维持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同时,可以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对疾病的发展具有保护性作用。研究发现,白细胞素-27(IL-27)可抑制Th2细胞和Th17细胞分化,同时上调调节性T细胞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基于IL-19和IL-27相关生物学特性及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鼻窦炎 白细胞介素-19 白细胞介素-27 免疫反应
  • 简介: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炎症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抗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失衡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而国内目前对其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不多。为此,本研究观察了不同心功能状态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10和IL-4的浓度变化。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4 老年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脓毒症依然是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和长期的免疫抑制均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白细胞素17(IL-17)作为关键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号转导是IL-17在维持机体健康及参与脓毒症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归纳讨论IL-17的信号转导调控,及IL-17在脓毒症中的致病和保护作用。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7 脓毒症 信号传导 转录因子
  • 简介:颈椎病的简易保健操全医生:我是贵杂志的一老订户,今年37岁,是信用社的一位职工,从事伏案工作19年。近半年来常感到肩、颈痛,手拇指也麻、胀,十分苦恼。前几天到医院照片,医生说是:生理曲度变直,现在在做按摩,效果不好,我想请教:用什么方法才能治好我的病,希望多登一些对我的病有疗效的短方及保健方法。四川余永红余读者:你的来信已收阅,据你信中提

  • 标签: 全科信箱
  • 简介:风湿免疫类疾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此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功能。诊疗范围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赖特综合症、银屑病关节炎、多肌炎、皮肌炎、痛风、脂膜炎、硬皮病等疾病。

  • 标签: 风湿免疫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 干燥综合症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疗机构全医疗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手,提出医疗机构全医疗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并对其建设内容进行了简要探讨。

  • 标签: 医疗机构 全科医疗科 建设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检验是院内传染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又是院内传染病暴发的高危地方,若缺乏完善的院内防控传染机制和预防措施,检测员预防意识淡漠,不做好试验室的生物安全保护和消毒隔离管理,将会引起生物危险或引起医源性传染,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做好检验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是防治院内感染的重要。

  • 标签: 预防医院感染 检验科
  • 简介:众所周知,日本是全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16年1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8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694亿,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为3372万,所占比例为26.56%,预计到2055年,老龄化率将达到40.5%。正因为如此,日本的老年护理发展迅速,护理理念和护理实践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 标签: 介护保险 老年护理 老龄化程度 护理理念 老年人口 护理保险
  • 简介:摘要炎症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对炎症最敏感的指标之一,白细胞素-6(interleukin-6, IL-6)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相关,在缺血性卒中起着双重作用。深入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IL-6水平的变化和作用,可能有助于研发预测缺血性卒中转归的新方法以及推动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在脑出血病程的不同时期,各种白细胞素(interleukin, IL)发挥着不同的作用。IL-1α和IL-1β在脑出血早期可通过影响血脑屏障完整性,加重血肿周围水肿(perihematomal edema, PHE)。IL-6和IL-8在整个脑出血病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诱导炎症影响PHE严重程度。IL-3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活化来促进PHE的发展。IL-11和IL-17A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并作为PHE的预测因素,但对脑出血发展并无决定性作用。IL-4和IL-10对PHE的发展以及脑出血后转归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白细胞介素类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素-6(IL-6)在急性肝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无特定病原体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6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和刀豆蛋白A(ConA)(按10 mg/kg注射)。6 h收取标本进行肝组织HE染色、转氨酶测定以确定模型诱导成功。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筛选白细胞素(IL)-6、IL-17、IL-1β及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IFNγ表达情况。后分别设立急性肝损伤对照组和IL-6中和抗体组各3只,等体积PBS或IL-6中和抗体(100 μg /只)提前30 min尾静脉注射,再尾静脉注射ConA(10 mg/kg),6 h取眼血和肝组织,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对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模型组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显著高于对照组[ALT:(2 618.99±188.08)U/L与(43.34±5.02)U/L,t = -13.69,P = 0.001;AST:(942.48±150.44)U/L与(57.80±4.84)U/L,t = -5.878,P = 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肝细胞索结构紊乱,肝细胞胞质淡染,大片坏死灶逐渐形成,伴淋巴细胞浸润,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成功建立。模型组IL-6、IFNγ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明显上调。模型组IL-6 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3.7倍(t = -6.218,P < 0.001),血清IL-6表达量也高于对照组[(18 537.02±92.57)pg/ml与(9.51±1.01)pg/ml,t = -199.782,P < 0.001]。IFNγ mRNA是对照组的108.4倍(t = -4.413,P = 0.003),模型组血清IFNγ浓度也高于对照组[(12 068.30±288.43)pg/ml与(25.97±3.52)pg/ml,t = -41.748,P < 0.001]。其中IL-6水平增加最明显,提示其可能参与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尾静脉注射IL-6中和抗体,IL-6中和抗体组小鼠ALT水平较急性肝损伤对照组明显下调[(167.41±47.80)U/L与(1 520.34±190.21)U/L,t = 6.899,P = 0.015]。肝组织HE染色显示阻断血清IL-6后,肝细胞坏死明显减轻,坏死灶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6中和抗体组活化的caspase3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减少。结论中和IL-6可明显减轻ConA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急性肝损伤 刀豆蛋白A
  • 简介:摘要白细胞素-8在参与和调节人类生殖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作用已得到肯定,其作用机制之一就是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本文从IL-8R与月经周期、着床和胚胎发育的关系以及IL-8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对其在人类生殖生理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8(IL-8) IL-8受体 生殖 生理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卡菌多糖核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给予卡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0.70mg,隔日1次,肌内注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西替利嗪片,每次10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3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年以确定其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3d和1周时,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和87.10%,对照组均为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年和3年随访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29%,48.39%,对照组分别为36.67%,2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菌多糖核酸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症状复发率低。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变应性鼻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白细胞素17(IL-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分泌,也可由多种固有免疫细胞等分泌。虽然IL-17的作用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但已发现其具有强大的招募中性粒细胞、诱导多种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与人体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IL-17的来源、生物学活性及其与人体各系统临床常见疾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7 生物学活性 疾病
  • 简介:白细胞素-10(interleukin-10IL-10)又名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synthesisinhibitoryfactor。CSIF)、B细胞衍生的T细胞生长因子(Bcell-derivedTcellgrowthfactor.B-TCGF)等,最初于1989年发现并报道,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肾脏疾病常伴有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的浸润及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增多.并可介导免疫反应。近年研究亦发现IL-10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近年IL-10在肾脏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0 肾脏疾病 疾病研究 FACTOR T细胞生长因子 IL-1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素-1α(IL-1α)和白细胞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多发性硬化病(MS)中的潜在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急性发病期MS患者42例作为MS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4~63岁;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22~61岁。两组受试者均采集外周血和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照组和MS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和IL-1Ra水平变化,分析IL-1α和IL-1Ra在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急性发病期MS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R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发病期MS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水平均逐渐降低(均P<0.05),而IL-1Ra水平逐渐上升(均P<0.05)。结论IL-1α和IL-1Ra水平的异常与MS的发病及病情的转归有关,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可能在MS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S病情评估以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多发性硬化病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素(IL)-6及IL-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COPD患者(COPD组),分别在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和IL-4水平,同时常规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及IL4水平[(106.75±30.45)、(90.36±13.25)ng/L]明显高于COPD组缓解期患者[(84.26±10.76)、(80.35±8.21)ng/L]及对照组[(78.15±10.11)、(75.28±6.38)ng/L](P〈0.05或〈0.01),COPD组缓解期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4水平与Pa02、FEV,%呈负相关(p〈0.05),与Pa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IL-6及IL4参与了COPD气道炎性反应,对COPD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