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对调查外来彝族务工的农民工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彝族农民工知识提高情况。结果彝族农民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孕妇感染下一代等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知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免费咨询检测的比例由23?01%上升为63?30%,高危性行为比例由55?04%下降为11?54%,安全套使用率由11.25%上升为33.19%。结论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标签: 艾滋病 外来务工 彝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龙岗区外来务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方法对2011年3月我们对某工厂3个车间的外来劳务工885人开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5.5%;(2)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6.4%),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知晓率较底(43.8%)。结论外来务工人密集的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的知晓率低。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 标签: 艾滋病 知晓率 外来务工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高新区外来务工人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态度以及职业行为的现状,为制定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苏州高新区外来务工人中抽取4家工厂共999名外来务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4.8%的被调查者知道《职业病防治法》的存在,57.3%的被调查者知道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职业健康监护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相关知识得分的主要因为为性别(OR=2.166,其95%CI为1.513-3.100)、文化程度(OR=1.811,其中95%CI为1.384-2.371)、是否参加医保(OR=1.734,其95%CI为1.309-2.295)。结论外来务工人对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应加强教育,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职业卫生 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情况。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150名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岗前受检工人99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听力,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测试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工龄组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具有较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并且接触噪声的工龄与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伤呈正比关系。

  • 标签: 听力损伤 噪声 化工企业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得分常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制造业高度聚集区域7个省会市20家制造业企业和全国东、中、西部地区4个省会市19家医院分别抽取制造业工人(10 316名)和医务人员(5 031名)作为常模样本。通过问卷收集职业紧张相关信息,并建立不同人口学特征对象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T分值常模,同时采用正态分布法,以COSS总分的x¯+0.5s、x¯+s、x¯+1.5s作为职业紧张程度划分标准。结果制造业工人、医务人员COSS总分分别为(45.48±8.16)、(45.71±8.46)分,P50对应的总分均为46,T分常模范围分别为(15~92)、(16~91)分。当制造业工人COSS总分<50、50~53、54~57、>57分时,医务人员COSS总分<50、50~54、55~58、>58分时,分别判定为无职业紧张和轻度、中度、重度职业紧张水平。结论本常模符合我国国情及心理学测量要求,操作简便、易行,为制造业工人和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标签: 应激,心理学 职业医学 常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四年来对外来务工人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分析,了解其起病前的诊治情况,找出对这些患者病前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办法。方法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进行调查,了解其平时诊治情况,并找出解决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办法。结果经过对病因分析及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使外来务工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结论通过加强保健宣教,提高对外来人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认识,建立相应档案并与社区卫生机构紧密合作,增强外来务工人防治意识,有效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急性冠脉综合征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部分中小企业外来务工人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型企业10家,每家80名外来务工人,小型企业10家,每家40名外来务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下(84.03%)、文化水平偏低(初中占64.50%)、《职业病防治法》知识正确回答率偏低(37.70%)、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的危害及防护知识正确回答率极低(分别为1.30%、3.70%和1.10%)、职业卫生相关态度评分较高(3.0~4.5分)、半数以上的人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相关行为(平均得分3.0)。结论外来务工人职业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职业卫生及相关知识培训,促使良好行为的养成。

  • 标签: 职业卫生 外来务工人员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新时期背景下,政工事工作对与企业开展人事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有效的开展政工事工作,不仅能够拉近员工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讲述了新时期背景下政工事工作的特点,其次主要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政工事工作的建议,包括加大党组织建设内容的学习力度、定期对政工进行培训、开展管理工作注意以人为本、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注意对政工事的工作进行监督这六点建议。

  • 标签: 新时期背景 政工人事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感控熊猫监测对血透中心医护工人手卫生依从率的效果。方法:我院血透中心于2021年9月起开始应用感控熊猫监测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此前采取的是传统监测方式,应用感控熊猫监测之前一年间(2020年9-2021年8月)应执行手卫生次数2639次、之后一年间(2021年9-2022年8月)应执行手卫生次数2782次,观察对比前后一年间的医护工人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执行(包括手卫生时刻、手卫生方法、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正确率。结果:应用感控熊猫监测之后一年间的医护工人手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之前一年间(P<0.05)。应用感控熊猫监测之后一年间的医护工人手卫生时刻、手卫生方法、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正确率均显著高于之前一年间(P<0.05)。结论:血透中心通过应用感控熊猫监测医护工人手卫生执行情况,可以督促医护工人主动遵循手卫生要求,及时有效地发现并纠正其手卫生问题,从而提高医护工人的手卫生依从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控熊猫 血透中心 医护工人员 手卫生依从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以平衡模式为导向的情绪管理训练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评价,以制定有效的外来务工人心理健康促进方案。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地区企业中选取2家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实验组SCL-90测试总分160分以上的外来务工人进行为期6月的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外来务工人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中的人际关系(t=1.975,P<0.05)、抑郁(t=2.258,P<0.05)、焦虑(t=2.027,P<0.05)、恐怖(t=2.325,P<0.05)及阳性项目数(t=2.280,P<0.05)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外来务工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情绪管理训练后,可以提高其对自身的情绪控制水平、改善其心理环境,有助于提升外来务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SCL-90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调查某有色企业厂矿接尘工人心肺功能状况及不同接尘工龄尘工人的肺功能状况。方法对不同接尘工龄的2067名粉尘作业人员的血压、心电图及肺功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接尘作业工人(观察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于无接尘史的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对照组);(2)接尘15年以上工人与对照组比较,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与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的比值(V50/V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15年以下工人与对照组比较,仅MMEF、V50/V2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工人心血管及肺功能有损伤,其中接触粉尘对肺功能的小气道指标影响更明显。

  • 标签: 接尘 肺功能 血压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体检的企业退休人员心电图,了解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为日本光电1350P和9130P型心电图机,静态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根据需要加做V7、V8、V9、V3R、V4R、V5R。对心电图异常者进行病因诊断。结果本组634例中,心电图检测正常482(76.03%),异常152例(23.97%)。男性异常人数86例,占男性体检人员的22.34%,女性异常人数74例,占女性体检人员的29.72%。女性异常心电图比例高于男性(P<0.05)。从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组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并且随年龄的增大,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异常者多伴有糖耐量异常、高血压、高血脂等。结论心电图检查是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电图异常要结合临床以及其它检查才能得出诊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描记术体格检查中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企业医院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该院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该企业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本地区卫生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完成2008-2012年5年间某企业医院职工进出活动情况的输入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综合流动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及科室分布5个方面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分析人力流动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总数增加,但流入人员职称和业务素质偏低;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科室分布和专业结构发生变化;近年人员流动趋于活跃,尤其是年龄小于30岁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流失较严重,该院人员主要流向当地事业医院。结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畅通人员合理流动渠道;建立适于本院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遏制成熟人才的流失。

  • 标签: 企业医院 人员流动 分析
  • 简介:目的为了解企业工人自我保健的态度、知识、技能与保健用品配备的现状,为探索企业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连造船重工集团和大连船用柴油机厂,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28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28人中,认为疾病可以预防的有315人,占96.0%;认为家庭应该配备保健用品的有275人,占83.8%;认为学习和掌握保健知识与方法对健康有好处的有319人,占97.3%;最关心的问题是身心是否健康的有294人,占89.6%。结论对企业工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健技能的培训,对于促进自我保健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企业工人 保健 观念 技能 用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管理训练(心理干预)对外来务工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平衡模式为导向的情绪管理训练,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外来务工人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7-8.912,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仅焦虑、敌对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3,5.65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4—8.347;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外来务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新会区某造船企业工人的流动情况以及企业与外包队对外包队工人的管理情况。方法采用询访企业人事部门、外包队负责人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造船企业人事部门和工人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结果某造船企业3年内员工数量最多与最少时相差36%,外包队数量相差30%,工人企业间的流动较大,在外包队中的流动相对些小。结论在造船企业内工作的外包队数量及工人的人数变化较大,工人的流动性明显。

  • 标签: 造船企业工人 外包队 流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噪声作业3 486名男性工人,经筛选最终选取2 60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20%(892/2 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接噪工龄、噪声接触等效A声级、CNE、上班工作制及接触电磁辐射情况在两组工人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CNE、接触电磁辐射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三班两倒工作班制相较于白班制是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23,P<0.01)。结论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是接噪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改善电磁辐射作业环境,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工作场所 听觉丧失,高频 累积噪声暴露量 电磁辐射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的健康知识需求现状,探索制作适合不同人群的相关资料及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户籍农村居民400名、本地户籍城市社区居民200名及外来务工人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5%的外来务工人及91.2%的本地居民需要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电视是当前不同人群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占75.0%。40.1%的农村居民从广播获得相关知识。42.3%外来务工人靠人际传播获得相关知识。分别有22.0%、19.4%和13.1%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外来务工人从健康教育机构获取健康知识。结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量大;电视仍然是不同人群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3种人群从健康教育机构获得健康知识的比例均较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健康教育机构传播健康知识的力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需求 知识
  • 简介:对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近代以来,企业界和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就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问题来分析一下管理层的薪酬的组成部分,进而引出当前关于管理人员薪酬的几种理论并作简要评价,及当前还面临的问题。

  • 标签: 董事会 薪酬 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