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今时代,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极为迅猛,相关技术也获得了长足进步,电力系统愈加完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加快了更新换代的进程,这种进程变化,使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简便,并且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国家电网的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安全、易于操作。电力系统现阶段境况不错,但就目前的国家电网而言,从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去发现问题,并且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去解决这些弊端,采取必要措施并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去增加电力系统极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水平。

  • 标签: 电力系统 自动化技术 安全问题
  • 简介: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灵菇中3种荧光增白(VBL、CBS、CXT)的方法。试样用乙醇-水(V/V=1/2)溶液作提取,50℃条件下水浴静置提取15min。采用C18(250mm×4.6mm,2.6μm)为分析柱,以乙酸铵(20mmol/L)+乙腈[65+3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0.8mL/min。3种荧光增白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加标回收率为79%-90%。方法简单准确,线性关系、重现性及加标回收率均满足分析要求。

  • 标签: 白灵菇 荧光增白剂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对比了顶部凹陷锥柱形隔膜和无顶部凹陷结构锥柱形隔膜的翻转特性,分析了凹陷深度、锥角、隔膜厚度等结构特征参数对顶部凹陷锥柱形隔膜翻转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凹陷深度只会影响隔膜翻转的初始屈曲状态,锥角主要对后屈曲状态产生影响,隔膜厚度则对整个翻转过程产生影响。与无顶部凹陷锥柱形隔膜相比,顶部凹陷锥柱形隔膜更容易出现偏心、褶皱等失效行为。

  • 标签: 顶部凹陷结构 隔膜翻转 屈曲 后屈曲
  • 简介:比较大型的导弹,在发射初期中,其火箭发动机有出现意外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可能,这将会在导弹及其发射阵地周围形成火灾,对导弹战斗部炸药装药形成高温的烤燃环境,如果炸药被烤燃或被烤爆,将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研究高能炸药在高温作用下引爆的条件和规律,对于深入认识炸药起爆机理,安全使用炸药,提高武器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能炸药 推进剂 导弹战斗部 试验 燃料
  • 简介:研究了一种定容一氧气循环燃烧法测定捕收吸附量的方法,并与传统的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定容一氧气循环燃烧法较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酸钠在磷矿石表面的吸附量更简便、准确。

  • 标签: 捕收剂 燃烧法 吸附量 脂肪酸 浮选
  • 简介: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那要教会学生学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教学生‘提出’问题”.那又该怎么教?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这个情境要靠教师创设,只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才能创造性的学.笔者以一道“形散而神似”的习题为素材,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以下是这节课的片段实录以及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仅供参考.

  • 标签: 习题课 教学经验 提出问题 教学尝试 学生 教师
  • 简介:日前,山西省化工研究院与中石化催化北京燕山分公司联合完成的年产300吨抗氧剂KY-1330工业示范装置在北京顺利投产。抗氧剂1330属于耐抽出型受阻酚抗氧剂,极性小,挥发性低,耐热水抽出,抗热氧稳定性好,主要应用领域为聚烯烃及各种通用和工程塑料制品,特别适用于PP—R管材、PP纤维(丙纶)等要求高加工温度和高耐抽出的制品,旨在抑制聚合物树脂的热氧老化,

  • 标签: 受阻酚抗氧剂 催化剂 中石化 投产 山西省化工研究院 工业示范装置
  • 简介:用惰性气体保护,卧式电阻炉高温灼烧处理增碳样品,在水蒸气环境下,将增碳中的氮还原成氨,在碱性过硫酸钾存在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氮含量,可得到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能满足炼钢生产对增碳中氮的检测要求。

  • 标签: 高温灼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增碳剂
  • 简介: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镍基催化并以苯加氢反应及二硫化碳中毒为手段考查了MoO3对Ni基催化的改性机制。结果表明,钼的加入能增加Ni催化的催化活性和抗二硫化碳毒性,原因是钼的加入增加了催化的活性中心数量和镍的分散度,改变了催化与反应物所形成中间体的活化焓及熵。根据过渡态理论,钼对Ni基催化的影响即有电子效应又有几何效应,但以电子效应为主。更多还原

  • 标签: 镍催化剂 海泡石 改性
  • 简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炭基锌铁锰高温脱硫,在固定床装置上研究了锌铁锰物质的量比对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并进行3次硫化和再生循环实验,同时脱硫的新鲜样、硫化样及再生样通过XRD、BET和SEM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炭基铁酸锌添加氧化锰后,其脱硫效果和机械强度得到有效改善.当锌铁锰物质的量比为1∶2∶0.8,一次硫容达55.78g/100g,机械强度大于40N/cm;在分段升温至650℃时的再生过程中,无明显烧结;在3次循环实验中,硫化再生后脱硫的机械强度均大于新鲜样品,孔容积和比表面积都与新鲜样品相近,脱硫活性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 标签: 高温脱硫 炭基锌铁锰 硫化 再生
  • 简介:Tenax树脂吸附一热解吸是目前用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较好方法之一。有机组分含量很低的气体样品,适宜采用Tenax-TA吸附吸附采样,对有机组分进行富集,以满足定性、定量分析的需要。为此,借助气相色谱基本原理,研究了有机组分在吸附上的穿透特性以获得吸附采样的穿透体积和安全采样体积等基本参数。

  • 标签: 有机组分 穿透特性 吸附剂 采样体积 有机物分析 树脂吸附
  • 简介:利用CO2程序升温脱附测定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上的表面碱性。结果表明,三种催化上表面碱性的类型、强度和数目分布不同。活性氧化铝上负载K2O和Pt可大大改变催化表面碱性分布。三种催化上弱碱性中心的CO2脱附表现活化能分别为25.97,27.92和29.77kJ/mol。弱碱性中心是COS水解催化活性中心,而弱的和较强的碱性中心参与CS2的水解催化反应。更多还原

  • 标签: 羰基硫 二硫化碳 水解 氧化铝 催化 碱性
  • 简介:建立了分子荧光光谱法对荧光增白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对14种荧光增白通过进行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扫描确定了其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可结合进行荧光增白定性判断,并以三种常用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VBL、BA、CXT为例,通过其迁移建立了定量测定荧光增白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三种荧光增白在0-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均为2.3μg/g,加标回收率均为92.9%-10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能有效满足食品接触材料样品中荧光增白的测定。

  • 标签: 食品接触材料 荧光增白剂 分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据报道,科聚亚(Chemtura)公司表示,对全球抗氧化供应链进行重组,以提高其在世界塑料市场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它将关闭意大利的两套抗氧化生产设备,及在法国装置上停止生产两种中间体化工产品。科聚亚说,关闭装置可使科聚亚有1500—2000万美元的税前收入。

  • 标签: 抗氧化剂 重组 业务 生产设备 塑料市场 化工产品
  • 简介:以正十八胺为核的1.0代超支化大分子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长链烷基和2个受阻酚基团的新型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的最佳合成体系为:3,5-丙酰氯为酰化、K_2CO_3为缚酸、苯和水为反应溶剂.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确定了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的最佳合成条件为:3,5-丙酰氯与1.0代超支化大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h、体系苯与水体积比为6∶1、3,5-丙酰氯与缚酸K_2CO_3的物质的量比为1∶1,在此条件下,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的收率高达75.5%.FT-IR和1HNMR证实了合成抗氧化的化学结构与其理论结构相符.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在聚乙烯树脂中的抗氧化性能优于抗氧化1076,且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抗氧化性能增强.

  • 标签: 超支化大分子 受阻酚 抗氧化剂 超支化分子桥联受阻酚类抗氧化剂 抗氧化性能
  • 简介:氢水液相交换(LPCE)是从水中分离氢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指氢气与液态水之间进行的氢同位素交换反应,可用于含氚重水提氚和升级,含氚废水处理及重水生产等,LPCE反应实现的关键是疏水催化的制备。从第一种疏水催化制备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种催化。尽管如此,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催化疏水性,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催化活性,而一些常规催化更关注的基础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如Pt粒径大小、价态分布等Pt微观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改进催化制备工艺,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疏水催化剂 氢同位素 微观结构 交换性能 液相催化 催化剂制备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测定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铵中的氟离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食品添加磷酸二氢铵中的NH4+,PO43-及SO42-等杂质均不干扰F-的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F-浓度在4~50μg/mL的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0.09948x-0.108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1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6.9%~101.6%,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铵 氟离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