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古代麻江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铜鼓与遵义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法,对所取4面含砷麻江铜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为Cu-Sn-As-Pb四元合金。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可知,古代麻江铜鼓中含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含量较高。将该4面麻江铜鼓与含砷遵义铜鼓进行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对比及地缘、矿产进行相关研究可知,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关系,并且含砷的两种类型铜鼓的矿料可能来源于云南文山地区与广西百色地区一带。

  • 标签: 冶金史 麻江型铜鼓 遵义型铜鼓 Cu-Sn-As-Pb四元合金
  • 简介:近来,一些大学在讨论如何建设研究大学的问题.由此,我们想到是否应该建设研究博物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如何与之相适应并求得发展?在小康社会面前,博物馆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吸收外国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理论体系?诸如此类问题,我们都要悉心研究,并给予回答.因此,在该不该建设研究博物馆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回答.

  • 标签: 研究型博物馆 市场经济 观众研究 文化研究
  • 简介:作者应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西宁市这样一个重要生态地区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结果显示:西宁市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市民总体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广度较大,但深度不够,获得环境知识的主动性不够;环境问题归因的自我指向比较明显,但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实际采取的环境行为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但环境行为的普及率不高,有较强的"外部性";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环境意识 环境行为 西宁市
  • 简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棘手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教育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博物馆则具备诸多开展环境教育,向公众传播自然生态知识,馆有责任善用资源拓展博物馆教育的境界,播撒环境保护的种子的优势。因而,博物有效地达成社会环境教育的神圣使命。

  • 标签: 环境 环境教育 博物馆
  • 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小平原的西部,其古地貌环境受到古清河的影响.通过对圆明园宫门区剖面沉积物粒度、孢粉的分析,把自4500aB.P.圆明园宫门区地貌演变分为5个阶段:4560aB.P~3740a.B.P.为分支河道发育;3740a.BP~3412aB.P为漫滩发育;3412a.B.P.~2854a.B.P为浅湖发育;2854aB.P~1749aB.P为湖沼发育;1749a.BP.~1196a.B.P.为漫滩发育,圆明园中的河湖水源和清人建园的方法都受到古地貌环境的影响,其周边由稻田荷塘构成的水乡景色.也离不开其处于湖沼洼地的地貌环境,而如今圆明园遗址的改造也要充分考虑到其古地貌的演变。

  • 标签: 圆明园 环境演变 清河洼地
  • 简介:本文从大足石刻区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方面,总结出石刻区温差小、降水量充沛、蒸发量小,气候温暖湿润的特点,指出水是引起大足石刻风化等病害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大足石刻 气象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降水量 风化
  • 简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开放水平和区域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在客观评价青海省经济发展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目的在于使青海省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 标签: 青海省 经济发展环境 对策研究
  • 简介: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0年9月15日~10月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举行。悉尼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全国最大港口城市,新南威尔士州首府,在塔斯曼海伸入大陆25公里的杰克逊湾两岸,为一天然良港,是全国经济、交通、贸易的中心。

  • 标签: 悉尼 第27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天气 时差 防晒措施 运动员
  • 简介:笔者去年曾写一篇小文谈北宋“御书钱”(见《成都文物》2003年2期),有读者赐问:“赵佶御书钱以‘崇宁通宝’最为有名,何以尊作于此着笔独少?”“崇宁通宝”版别复杂,非专文不足以阐明的,本文试谈一下“崇宁通宝”大钱的有关问题。

  • 标签: “崇宁通宝”大钱 北宋 版式系统 历史文化
  • 简介: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学习区域的概念已经整合了学习、知识战略、创新和生产力、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相对而言,我国对该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有必要对国外关于学习区域的概念来源、内涵进行详细说明,以阐释其科学涵义及其政策意义。基于国外对学习区域研究的文献分析,作者对国外学者对学习区域的定义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为四种学派的观点,并从发展的角度对学习区域的内涵进行了解析,认为学习区域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并认为,学习区域研究的前沿研究将集中在机制研究、定量研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等方面。

  • 标签: 学习型区域 区域发展 溯源与前瞻
  • 简介:“花儿”,也叫“少年”,是产生于河州地区(包括今甘肃省临夏州、甘南州部分及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的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裕固等民族中的一种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用河州汉语方言演唱,格律独特。“花儿”流行地区之广、传唱民族之多、唱词之浩瀚、曲调之丰富,可位列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首。

  • 标签: “花儿” 河州地区 男女对唱 爱情 汉语方言 流行地区
  • 简介:我的母亲黄玉英,生于清末。1902年,她与梁焕珍一起,毕业于广州西关的夏葛女医学校,是该校的首届毕业生。当时首届毕业的仅有3人。该校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1899年在西关创办,初名广东女医学校。

  • 标签: 创业型 基督教长老会 西关 广州荔湾区 母亲 医学校
  • 简介:“学习组织”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谓学习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创造性的能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氛围,凭借着学习,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它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得到各种社会组织的认可和赞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提出向学习社会过渡的策略,2001年

  • 标签: 学习型博物馆 中国 管理机制 人员培训
  • 简介:壮族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原生民间宗教和外来创生宗教三个层次,其中原生民间宗教——麽教和师公教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内部结构比较完整,基本具备了宗教的构成元素。与世界各种创生宗教相比,仅在无地区性和全民性宗教领袖、无绝对权威主神的不同。壮族宗教的特点主要有8个方面,其中多种宗教神灵和谐共处,为国内外少见。

  • 标签: 原生型民间宗教 结构 特点
  • 简介:环境考古研究中地学调查纲要李容全俞伟超教授(1992)系统地论述了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任务和经典模式①。受他的启发,和近几年参加环境考古调查的体会,提出以下的有关地学为环境考古研究服务的调查大纲,谬误和遗漏在所难免,敬请指正。一、内容环境考古学...

  • 标签: 环境考古 古代人类 生存时期 沉积地球化学 新构造环境 遗址
  • 简介: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条件下,逐渐将中原带来的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互相融合。在长期的动荡融合过程中,使这个民系有了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客家特点”,即产生了独特的客家

  • 标签: 客家地区 人文环境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 商业城市 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