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兰州地区特有的一种活态文化形式,近年来,兰州太平鼓在国内群众文化市场声誉日隆。对其文化方面的深层研究,可为这一特有民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对于保护甘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作用。

  • 标签: 兰州市 鼓文化 传统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发展 郊区农村
  • 简介:太平御览》成书于北宋初年,早于南北朝诸家正史在北宋的首次刊刻年代,书中所大量引用的《宋书》内容,保存了《宋书》早期写本的原始状态,因而具有独特的版本价值。长期以来,学界大多从辑佚的角度利用《太平御览》,而对其中保存的前代诸家正史的版本与史料价值估计不足。笔者将《太平御览》所引的近千条《宋书》文字与今本《宋书》逐一比勘,校出多条今本《校勘记》因失检《御览》而未能校出的讹误,检出多条涉及名物、史实等具有校勘价值的异文,并辑出多条若干溢出今本《宋书》内容的佚文。

  • 标签: 《宋书》 《太平御览》 校勘 佚文
  • 简介:太平天国运动短暂的十几年里,天朝政府铸造过数量可观的天朝钱币。其中部分品种因铸量极少,被藏家视为珍品。目前言列三珍者,首推“通宝钱”,二珍“天国圣宝”背横读“太平”,三珍系“太平圣宝”背横读“天国”。其中第三珍“宝”字简书,在天朝钱中堪称奇独,旧谱新书均列为仅见品。其实藏家手中未必囊空,只是秘藏未曾披露而已。

  • 标签: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 钱币
  • 简介:在漫长的人类生活史中,大多数时间里人们使用蜡烛照明,电的使用仅仅100多年而已。据记载,世界上最早使用蜡烛的是古埃及人和古罗马人。当时的蜡烛主要用牛羊身上的脂肪制成,用于照明和拜祭等。到中世纪,人们

  • 标签: 蜡烛 照明 蜂蜡 灯笼 燃烧 亚细亚
  • 简介: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太平天国天王及幼天王两方玉玺,是太平天国文物中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具的珍品,为学者研究太平天国史提供了实物研究资料。但目前学者对太平天国玉玺的研究大多限于对其玺文的释读,而对于玉玺的播迁还没有进行清晰的梳理。本文在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材料及参考文献基础上,对玉玺迁移的经过{故'一系统的介绍。

  • 标签: 太平天国天王玉玺 太平天国幼天王玉玺 播迁
  • 简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农民革命.席卷中国18省,坚持斗争14年。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其余部高举太平天国旗帜,继续与清王朝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主要活动在粤东地区的康王汪海洋部,就是太平军余部的重要一支。

  • 标签: 粤东地区 太平军 太平天国战争 战斗 中国历史 农民革命
  • 简介:<正>祁门县城内东衔敦仁里洪家大屋的墙上,有一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的太平军题字:“太平天国粤东前营叶”,面积约一平方米,至今字迹清晰。据祁门县志(同治志)和其他史料记载,从1854至1862年的九年中,太平军曾七次攻占祁城,石达开部1856年东返天京

  • 标签: 太平军 太平天国运动 石达开 祁门县 重点保护 史料记载
  • 简介:清咸丰九年(1859)和同治四年(1865),太平军曾两攻克嘉应州城(今梅州),十万大军纵横嘉应;1865年,十万太平军还在嘉应和当时潮州所属之丰顺全军覆灭,太平天国(除北部合于捻军都外)在梅州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这些惊天动地的悲壮的历史,《嘉应平寇纪略》和光绪《嘉应州志》等曾予以记载。遗憾的是,它们只重事件、述梗概,对历史细节和人民的历史感受,却记载不多。

  • 标签: 梅州市 诗歌 太平天国 嘉应州 清朝 封建制度
  • 简介:北京有两处太平湖,均在西城区。一处在积水潭北侧,它原来与积水潭是一个相连一体的自然水面,由永定河故道冲刷而成,曾是京城重要的水道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修建环城地铁时,此湖被填平,改建成了地铁车辆段。

  • 标签: 太平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西城区 永定河 车辆段
  • 简介:老北京人都知道西城過去有個太平湖,湖邊上有座“七爺府”,這是與清代皇室有關的一處历史遺跡。當年位於宣武門內舊內城的西南角的太平湖,水域面積不大,但湖清柳綠,風景極佳。清人震鈞在《天咫偶聞》中曾記述:“太平湖,在內城西南隅角樓下,太平街之極西也。平流十頃,高柳數章……其北即醇邸故府,已改為祠,园亭尚无恙。”這裏說的“醇邸故府”,即指清代顯赫一時的醇親王

  • 标签: 故府 太平湖 老北京人 太平街 西南隅 角樓
  • 简介:洪秀全等人以宗教起事,又以宗教立国,宗教与太平天国的兴亡始终息息相关。因此,宗教是认识太平天国历史和思想的一把钥匙。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中西合璧的宗教,太平天国宗教的演变过程正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一个缩影,其成败得失值得我们仔细地咀嚼和回味。

  • 标签: 太平天国 兴亡 洪秀全 宗教 立国 得失
  • 简介:作为晚清继李鸿章之后最重要、成效最卓著的洋务首领,张之洞通过多种途径聘请了众多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军事、文化知识的外籍人员,进入其创办的实业、教育、军事等各领域,担任着各项事业的筹建、生产指导与人才培养的工作.他还在总结前人引进人才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聘用与监督机制,较好地消除了员揽权的现象.因此,其幕府中的员大多都能恪尽职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张之洞的功业,也使其经营的事业显现出更多的先进性和时代特色.

  • 标签: 张之洞 洋员 幕府
  • 简介:坑蒙拐骗的事情,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而且各国的骗子都有各自的高招儿,令人防不胜防,笔者集多年在国外生活和旅行的所见所闻,给五花八门的骗术曝个光,给出国的朋友提个醒。

  • 标签: 洋骗 骗大曝光
  • 简介:韩国闵宽东先生推测传入高丽的时间在1100年至1200年之间,其把1100年传入高丽的时间作为传入高丽的时间上限,文献依据不足.本文依据所载高丽使者引用卷二百五十一篇"青唇"典故,并且考证相关资料,认为传入韩国的时间当在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三年(1080)之间.

  • 标签: 《太平广记》 高丽 传入 考证 上限 资料
  • 简介:三文体改革中国古代的文体,很早就有古文(文言文)和语体文之分。古文深奥难学,只有极少数经过专门学习的人才能掌握,而绝大多数的人民却看不懂、听不懂。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古文来为自己服务,用它来推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太平天国革命反对封建统

  • 标签: 封建统治者 文化艺术 文体革命 近代绘画 天京城 戒浮文巧言谕
  • 简介:<正>1984年10月,在南京市燕子矶乡人民医院基建工地出土石辟邪一只。出土地在燕子矶镇南约一公里处的太平村,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幕府山东陲。出土时,石辟邪身上覆有约一米厚的杂土。从它站立的姿势看,似乎没离开原立置地。石辟邪用青灰色石灰岩雕成,四足立于底板上。其面部早年被砸坏,尾部缺断一截,其余部分较完好。它昂首张口,长舌及胸,头有鬣,前肢各附翼翎五支,右足前跨,腹微收,

  • 标签: 石辟邪 太平村 南京市 燕子 站立的姿势 附翼
  • 简介:太平百钱”在考古中时有发现,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其铸主始终是个疑案,虽然历来有不少人进行研究、考证,但除了比较一致地认为此钱是魏晋时期所铸之外,对其具体铸主则先后有过十余种视点。例如:吴孙权钱说、吴孙亮钱说、蜀汉钱说、晋初平蜀钱说、晋赵廒钱说、梁钱说、齐神武钱说、张鲁钱说、西晋王濬钱说、黄巾农民军钱说、刘焉父子钱说等。众

  • 标签: 刘焉 直百 黄巾 铸钱 王濬 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