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运行已成为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光伏发电的意义和发展现状,从天津区域特点出发分析了天津电网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优势,并从继电保护、电能质量、配网规划以及电力市场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后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探讨了电网企业应重点研究的技术和标准。

  • 标签: 分布式电源 光伏发电 配电网 并网技术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一旦电力系统出现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危及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为解决分布式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的难题,本文对分布式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及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分布式输电线路 故障精确定位 诊断系统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向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新能源发电和可再生资源发电、太阳能电成为潮流发电趋势,分布式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光伏并网为配电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控性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配电电压的控制难度,发现光伏并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及保护措施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

  • 标签: 分布式光伏电源 配电网 电源故障
  • 简介:税务部门如何验证各商业企业上报的资料是否准确呢?本文利用概率统计中的三个重要分布来研究营业收入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指标,以协助和强化监督税收征管工作的进行。

  • 标签: 商业企业 税收征管 统计分布 应用
  • 简介:利用2012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测算了新疆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状况,研究了贫困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得到以下结论:从多维贫困程度看,多维贫困发生率为24.5%,多维贫困指数为0.138;从多维贫困组成看,收入低、饮水困难、教育水平低、卫生条件差、少数民族汉语能力差等是核心问题,且收入贫困户几乎都是多维贫困户;从多维贫困空间分布看,克州地区最为严重,其次为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阿克陶县和疏勒县形成第一贫困级,阿图什市和和田县形成第二贫困级,疏附县和墨玉县形成第三贫困级,其他各县形成第四贫困级,且边境县多维贫困状况更加恶劣。

  • 标签: 连片特困地区 多维贫困 少数民族 贫困地图
  • 简介:摘要在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用户对用电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在用户用电的过程中对电网的稳定性要求逐渐增加,用户更加希望能够使用可靠性较高的电网,在用电的过程中也要减少停电现象的出现。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在用户需求逐渐增高的现象下,相应的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提高配电网的水平,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

  • 标签: 多联络 配电网 分布式 智能馈线 自动化系统
  • 简介:摘要在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用户对用电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在用户用电的过程中对电网的稳定性要求逐渐增加,用户更加希望能够使用可靠性较高的电网,在用电的过程中也要减少停电现象的出现。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在用户需求逐渐增高的现象下,相应的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提高配电网的水平,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

  • 标签: 多联络 配电网 分布式 智能馈线 自动化系统
  • 简介: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日益成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利用分行业分年份碳强度计算方式,引入加工贸易产品、细分能源测算等方法精确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995-2010年6个重要年份制造业的隐含碳整体排放及贸易排放情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化学工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排放最多,分别为9亿吨、7.9亿吨、7.4亿吨;净出口隐含碳排放行业比例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0年排放最多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为0.15亿吨、0.10亿吨和0.02亿吨;进出口隐含碳排放密集度呈现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为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低碳化发展,应倾向于支持隐含碳排放绩效高的行业、隐含碳排放密集度低的产业、净出口隐含碳排放绩效高的行业。

  • 标签: 隐含碳 制造业 排放绩效 供给侧改革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仓储管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同时也是企业整体运行的基本保证。为实现高效、智能化的企业仓库管理,学者们针对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标签: 信息技术 二维码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 简介:提出并评述了关于人口分布传统研究的三个衍生问题:空间尺度不同可能产生“人口分布悖论”现象、空间相互独立的假设不尽合理、特定空间区域人口分布的复杂性。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川西高原高山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局Moran'sI值为0.7404,指示川西复杂地形区人口分布有十分显著的集群特征。以川西48个县域单元为对象,建立人口密度与相关影响因子的OLS估计、SLM估计和SEM估计,经空间依赖性检验,发现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表明考虑了空间依赖性的估计方法能更好的刻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经相关判别检验,确立SLM为最优模型,其纠正了OLS模型总体上高估自然环境因子而低估经济社会因子对人口密度影响的缺陷。并以SLM估计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川西人口分布特征,特别解析了川西“人口分布悖论”的事实和原因。

  • 标签: 复杂地形区 空间依赖 人口分布悖论 空间计量模型 影响因子
  • 简介:近年来,各地开始摸索建设和开发水利风景区,虽然微观层面的个别水利风景区建设经验的文献较丰富,但宏观层面的水利风景区分布的文献却较少。为了形成布局合理的水利风景区网络,有必要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此,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内外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但全局莫朗值(GlobalMoran’sⅠ)不显著,空间自相关不显著。(2)水资源总量、旅游人次都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负相关;其它类型的国家级景区、面积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正相关。(3)固定截距差异大,说明不同地区存在初始优势差异。在水资源等有地区优势但水利风景区建设落后的省份,需增强主观能动性,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环境和经济优势。

  • 标签: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空间自相关 面板数据 固定效应
  • 简介: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避孕方法,因其安全、有效、简便,在我国节育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自60年代在我国推广使用以来,带器进入绝经期的妇女日益增多。由于多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未能在绝经后及时取出。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通过查环查孕、生殖健康检查及日常门诊,共收治绝经2年以上带器者220人,并采用适当方法给予取器,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绝经 2000年12月 临床 1999年 避孕方法 相对稳定
  • 简介: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由于大量内出血可以导致孕妇死亡,所以一直被视为是有高度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随着血HCG放射免疫测定,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异位妊娠能得到早期诊断,从而使许多未破裂异位妊娠治疗从手术治疗改为药物保守治疗,目前保守治疗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1996年1月—1998年12月省人民医院对33例未破裂异位妊娠进行了保守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妊娠 保守 临床 放射免疫测定 1998年 1996年
  • 简介:γ型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新型的活性IUD。近年来,我们为有月经过多史的妇女和放置其它种类IUD有频脱落和出血史的妇女,采取放置γ型IUD的方法进行避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γ型宫内节育器 IUD 避孕方法 避孕药具 脱环率 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