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亚硫酸铵造纸污水在冀东滨海稻作的利用唐海县水利局王德庆,刘文锋,周祥普冀东滨海地带,广种水稻和芦苇,造纸资源极其上富,造纸业发展很快,目前已有造纸厂百余家。亚硫酸铰造纸工艺是当前造纸业发展的方向,这些造纸厂每年排出大量造纸污水,严重污染环境和生态系...

  • 标签: 造纸污水 滨海稻作区 亚硫酸铵 水稻生长 灌溉水稻 生长发育
  • 简介: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对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理解,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地下水防污性和水量脆弱性指标体系。以内蒙古通辽市平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取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渗透系数、土壤介质类型、含水层厚度和土地利用类型6个指标表征地下水防污性能;选取开采强度、净补给与实际开采模数之差、含水层厚度和单位涌水量4个指标表征水量脆弱性。通过ArcGIS对各指标进行空间分析,并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而对通辽市平原地下水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地下水脆弱性处于较高水平:地下水防污性能总体较差,中等及较差水平的面积分布占比较大,约占总面积的76.5%;地下水水量脆弱性主要介于中等和较高水平,占总面积的72.9%。

  • 标签: 地下水防污性 水量脆弱性 评价指标 权重 通辽市
  • 简介: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kW;2015年达到1000万kW;2020年达到3000万kW。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国际风能市场的中心,也可能成为风电市场的制造中心。

  • 标签: 市场 风能 国际 中国 风电装机容量
  • 简介:本文根据1990年水污染源调查资料和1990~1992年的地表水水质监测资料,对黑龙港地区的水质污染状况,从量到质全面进行了评价分析,充分证实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及水质污染的严重性是制约这一地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黑龙港项目区 污染物质 水质评价
  • 简介:以气候变化为研究背景,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通过改变研究土地覆被类型进行模拟试验,探讨草地退化对西线水源大气环流、地表温度、降水和径流深等关键气候水文要素的影响。草地退化后,水源的气候出现暖干化趋势,具体表现为:青藏高原地区500hPa和850hPa处的高度场出现大范围的负值,而研究东部增加;年平均温度升高,时空变化明显;年均降水量减少了5.08%,夏秋季减少最多,四川东部和西藏南端减少明显;年均径流量减少了4.83%,且主要发生在夏季。

  • 标签: 区域气候模式 西线工程 草地退化
  • 简介:本文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为例,基于黑河流域水生态区划,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涵盖13个指标的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分析评价了流域内8个水生态的健康状况。评价表明:黑河流域水生态中,上游区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较好,中游次之,中下游极差,下游较差。主要是因为上游地区受到外在污染最轻、人为扰动相对最小;中游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农业活动等外在扰动相对较多;中下游地区处于荒漠地区,河流、湖库等水体缺乏;而下游地区虽然人口数量少、水体受外来污染影响较小,流域水生态健康性压力相对较轻,但来水量相对不足、水生态系统栖息地条件极为脆弱,致使水生生物栖息地安全状况较差。

  • 标签: 黑河流域 水生态区 水生态健康评价 PSR模型
  • 简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指达-贾线,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的6条支流引水40亿m^3,工程由“六坝七洞-渠”组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已经开始实施,西线工程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进一步认识、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实地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分别从水库建成后的库区淹没、坝下游的水量减少、以及施工期间的活动等方面,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是否受到调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
  • 简介:按水电开发的规模来看,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将中国的进步与其它水力发电大国进行简要比较之后,本文评述最近电力部门的改革对水电开发的影响,论述一些在建的大工程(包括三峡工程)和计划在今后十年内开工建设的大工程的进展情况。

  • 标签: 中国 水力发电 装机容量 水库调蓄 水资源 农村电气化
  • 简介:廊坊市组织开展“世界水日”系列宣传活动;大厂县开展“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集中宣传活动;魏县开展“世界水日”宣传活动;邯郸县扎实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武安市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 标签: 世界水日 中国 宣传活动 廊坊市 邯郸县 武安市
  • 简介:在进入21世纪之际,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的使命,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首要地位,建设中国水利现代化是我们当务之重。本文宏观性的论述了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内涵、目标、体系、供研究参考。

  • 标签: 水利现代化 内涵 目标 指标
  • 简介:本文介绍了最近完成的我国地表水水质评价的成果.从全国污染源状况、地表水化学特征、河流湖库现状水质、底质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供水原水水质、水功能水质以及水质变化趋势等8个方面系统评价和分析了我国地表水污染状况.本次水质评价体现了7个结合:点面污染源结合、天然与现状结合、水质水量结合、历史(趋势)与现状结合、常规项目与特定项目结合、水资源质量与功能使用结合、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结合.明晰了全国点面污染源贡献率、水功能达标比例、底质污染状况、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供水水质合格比例等关系我国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参数,本次评价对今后中国水资源管理保护及水质评价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表水 水质 点污染源 面污染源 评价
  • 简介:农业施肥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着土壤碳酸盐化学风化动力学,也影响着碳循环系统.通过碳酸盐岩试片法初步研究了天然降雨条件下农业施肥对北方褐土土下50cm处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褐土土下50cm碳酸盐岩试片的溶蚀与沉淀现象并存,与南方喀斯特地区相比,其年溶蚀量与沉淀量均很小,这主要由于北方较小的降雨量以及褐土中富含碳酸盐矿物所致.施肥对北方褐土土下50cm的碳酸盐风化作用无明显的影响,说明褐土中硝酸驱动的碳酸盐风化的化学反应场主要集中在褐土表层50cm以内,地表50cm以内碳酸盐的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对农业施肥的响应需要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施肥 碳酸盐岩试片 碳酸盐风化 野外试验 褐土 中国北方
  • 简介:东北半湿润地区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通常较多,给田间试验开展施肥制度优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结合田间试验结果,利用DNDC模型优化了玉米膜下滴灌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其方法是在对DNDC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2012和2011年东北膜下滴灌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中作物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优化出适宜的施氮次数和施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对玉米吸氮量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参数为大气CO2浓度、作物需水量、降雨量和籽粒C/N等;验证后的模型能较精确模拟玉米的产量和吸氮量,而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模拟精确度相对较差;当土壤初始无机氮含量在60mg/kg时,东北半湿润膜下滴灌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00kg/hm^2,且在玉米抽穗期和灌浆期以1:3的比例施入氮肥可使氮肥的淋失量减少,而产量也可保持在较高水平。

  • 标签: 膜下滴灌 吸氮量 玉米产量 施肥制度 DNDC模型
  • 简介:1概况卧龙区位于南阳盆地北部边缘的斜坡过渡带,其中浅山区面积占17%,岗丘面积占38.1%,地理地貌特征呈'二山三岗五平原'分布。白河沿岸地下水丰富,北部、西北部地下水短缺,水资源不能互补互调,形成了全区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的状况。全区4.9万hm~2耕地,水利能发挥效益的不足2.5万hm~2。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打配3600多眼机井,发展了1万hm~2灌

  • 标签: 节水灌溉 水资源 节水农业 节水增效 卧龙区
  • 简介:对崂山水库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地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提出建立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实行内、外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并提出建立异地开发的外部补偿方式.

  • 标签: 饮用水源保护区 生态补偿机制 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