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川芎的别称香果、芎藭、胡藭等,为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产在四川(彭县,今天的彭州市,现道地产区有所转移),在广西、湖北、云南、贵州、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均有栽培。川芎也就是一种中药的植物,常用于了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等。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通达、解郁、止痛等功能。

  • 标签: 川芎产量 气候条件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用和硕县气象局1973年-2023年的气温、降水以及降水日数的相关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估计法对1973年-2023年和硕县的气温、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内和硕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温,同时,降水总体呈,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这些气候变化可能对和硕县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一定挑战和影响。

  • 标签: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德阳地区多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5年经过业务质量检验的气象记录,通过对近55年德阳地区气温、降水、降水日数、日照年、季变化分析,得出德阳地区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且春、秋两季升高幅度大于冬、夏两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贡献是春、夏、秋三季降水下降明显,冬季略为增加。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小量级降水日数减少较大量级降水日数减少明显。日照呈现下降趋势,日照减少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后。

  • 标签: 气候变化 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产生显著影响。全球气候趋势导致降水模式和蒸发模式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河流水量。不同地区和季节性变化也表现出差异。气候变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挑战,水供需平衡问题突出,水灾和旱灾频发风险增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包括提高监测与预测能力,推进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强化灾害应对措施。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 标签: 气候变化 河流 径流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其给气候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极端气候状况,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方案,比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淘汰氟制冷技术等等,然而其形势依然不断恶化。现阶段人为排放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不断增加。气候变化严重破坏了水文水资源的平衡,使温室效应的影响不断扩大,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文水资源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枸杞生长对气象要素的需求,分析了中宁县的气候条件,得出了中宁县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比较适宜枸杞种植,并且探讨了气象灾害对中宁县枸杞种植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枸杞种植气象服务建议,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 标签: 中宁县 枸杞种植 气候条件
  • 简介:摘要:柑橘特色气候服务是柑橘产业快速发展下对农业气候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根据柑橘产业的发展、橘农的需求、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明确柑橘气候服务重点,充分发挥柑橘气候为农服务的作用,以满足橘农对气候服务的需求,助力柑橘产业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气候条件对柑橘种植的影响。

  • 标签: 气候条件 柑橘种植 影响
  • 简介:摘要依据30年的相关气候资料分析结果,说明西峡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平均湿度为75%,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7.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846.8毫米;季平均气温为14.9~16.2℃,综合各气象因素分析,西峡的气候资源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 标签: 旅游 气候 资源
  • 简介:摘要:通过统计分析1980年-2019年的国家一般气象站40年和20010年-2019年区域自动站10年的风向风速资料,分析大风的气候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易县大风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月份变化、日变化以及区域变化,大风基本出现在春季比较多,3月份较多,下午至夜间较多,在山区风口较多。大风天气的产生有不同的天气形势背景。

  • 标签: 大风空间分布气候特征风向风速
  • 简介:摘要:气候资源是人人受其恩惠、受其影响的一种自然资源。每个人,不论自觉还是不自觉地都直接或间接地在适应它、利用它、改善它或破坏它。气候资源又是一种很特殊的资源,气候是光照、温度、湿度、降水和风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又有时间变化。国内外气象学者在气候舒适度对旅游业影响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是从几个指数方面进行分析。如 Terjung[1]提出的气候舒适性指数和风效指数;Oliver[2]提出了风寒指数。本文通过对选取新密市、郑州市两地区近50 年和伏羲山近两年气象资料的分析计算,分析其气候舒适度,得出新密市旅游综合舒适指数,对新密市“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和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估,为新密市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挖掘旅游气象资源及创建天然氧吧城市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新密市 气候变化 气候舒适度
  • 简介:摘要:信阳市1980-2020年近40年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气象资料为基础,进行分类汇总、距平处理后,对各气象要素做回归分析、5年滑动平均做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信阳的气候变化主要特征为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日照时数明显下降,1990年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2)气温年际差异较大,上升幅度为0.10℃/10a,1993年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主要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震荡周期:3—5年、16—17年和30年以上。在16—17年周期上,存在2个较明显冷暖交替周期,1980—1986年间为偏暖期(1982年前后最暖)、1987—1995年间为偏冷期(1992年前后最冷)、1996—2007年间为第二个偏暖期(2001年最暖)、2008—2020年间为第二个偏冷期(2012年前后最冷)。17年、4年分别是气温变化的第一、第二主周期,30年以上可能是真正的第一主周期,但需更长时间序列资料来验证。(3)降水年际差异较大,呈显著地周期性波动变化,多雨期和少雨期大致交替出现。年降水量主要存在2个周期:4—6年、15—20年。在一次大的降水量年之后几年降水量大量减少。1980—1985年呈下降趋势,1985—2005年又呈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多雨少雨期交替明显。降水的小波方差图中存在两个峰值,6年为第一主周期,15年为第二主周期。(4)年日照时数总体呈阶梯状下降变化,下降速率为-11.9h/10a,年日照时数年际间差异达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3年夏季(2023年6月-8月)气候特点是:降水较历年偏少,气温较历年偏高,总日照时数较历年偏少,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较历年基本持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大力发展樱桃种植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然而樱桃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根据不同的品种,其丰产性、品质、适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樱桃产量水平和大小年结果现象,除了与栽培技术和樱桃本身的生物学习性有关外,还受气象条件的明显影响,这对樱桃的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深入研究与分析了浮山县樱桃种植的气候条件,并提出一些指导樱桃生产的措施,以期为提高浮山市樱桃的产量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 标签: 浮山县 樱桃种植 气候条件
  • 简介:摘 要:通过对永州市近40年来雨季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雨季气候特征的南北差异,分别列出了以道县、零陵为代表站的南北雨季气候特征值,进而对二者进行了对照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初步提出了以永州南北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防汛抗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次侧重问题,为气象科技服务与防汛抗旱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 标签: 雨季,气候特征,旱涝关系,永州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攀西地区国家气象站1971-201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重点针对该地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整体呈升温趋势;降水分布表现出中部最多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的特点;月大风日数呈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中部相对较多等特点。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分布特征基本保持一致。攀西各地区气候舒适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攀西中部(西昌、德昌、普格、宁南)以3~4月及9~10月最为适宜,西部(木里、盐源)以5~8月份最为适宜,东部(雷波、金阳)以5月和9月份最为适宜,北部(甘洛、冕宁、越西、美姑、雷波、木里)以9月份最为适宜,南部(会理、会东、仁和)以4月和10月份最为适宜,各个地区12月与1月气候均偏冷。

  • 标签: 攀西地区 气象 舒适度 气候
  • 简介:摘要:基于2019-2020年奇台县部分气象站点逐日监测数据以及冬小麦生育期数据的观测,对2020年冬小麦生长过程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冬小麦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气温日较差,确定各自权重并建立了评估模型,在加权计算后评估该季种植区冬小麦品质为特优。

  • 标签: 冬小麦 气候品质 奇台
  • 简介:摘要:红茶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多的茶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制作红茶的国家。祁门红茶因其独特的地形、土壤质地和小气候环境造就了红茶的优秀品质。祁门红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更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政府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红茶 品质 气象因子 关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具有环保、可再生利用的特点,在国内流行起来,作为国家达到30、60的双碳目标主要“生力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及发展。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光伏组件,它可以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接线盒、交流变压器等集中式的功率处理装置输送到电网,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类似火力发电、输电过程中的费用,并使太阳能成为最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虽然光伏组件可以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都能平稳工作,但其效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光伏组件在典型气候条件下的性能,可以显著提高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采用实验的形式,研究光伏组件在各类典型气候条件下的性能[1]。

  • 标签: 光伏组件 典型气候环境 太阳能发电
  • 简介:摘要:本文作者利用惠农区气象局2021年气象观测资料对惠农区2021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等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沙尘、大雾、霾及静稳天气等日数进行统计,并与历年同期值进行比较;同时对惠农区2021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了分析:惠农区2021年主要灾害天气为大风、沙尘、持续高温、阶段性低温等。

  • 标签: 惠农区 2021年 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