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 文 章介绍了天津地铁 10 号线车辆锂电池牵引功能,对电池 选型、主电路设计、整车安全性设计、控制策略等方面 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经验。

  • 标签:
  • 简介:依托天津地区5个典型工程案例,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基本分析.由于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范围较远,往往能达到墙后5-10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而实际基坑工程坑外沉降的测点往往布置在墙后1-4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因此难以全面的获得不同类型基坑(如基坑深度不一)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本文利用有限差分软件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并利用文化中心站的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开挖深度的基坑(5-25m)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并探讨5种不同止水帷幕截断方式的工况下坑内降水后坑外水位及地面沉降随时间发展关系.

  • 标签: 基坑 沉降 范围 发展 关系
  • 简介:采用1958—2007年天津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探讨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天津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总体减少,二者每10a分别减少8.9mm和4.1d,其中年降水日数的减少比年降水量的减少显著;四季中,夏冬季降水量明显减少而春秋季呈增加趋势,四季的降水日数均减少;年降水日数在1980年前后有一次明显突变,夏季降水量和春夏秋的降水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均存在一次明显突变。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的不同步变化反映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增加,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利。

  • 标签: 天津 降水量 降水日数 线性倾向估计 突变检验
  • 简介:京津冀大气灰霾污染严重,天津作为其核心组成之一其污染形势亦严峻。选取2013年2月20~28日天津重霾污染时段7站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数据,结合北京污染数据、地面气象要素、能见度、边界层温湿和风廓线、后向轨迹,深入分析重霾污染过程特征及气象和边界层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天津PM2.5、SO2、NO2、CO和O3浓度均值为150、87、56、2.4和22μgm-3,气态污染物各站差异显著,但仅有SO2全面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50μgm-3),而PM2.5具有区域同步变化特征,且严重超标,是一级标准(35μgm-3)的2~8倍,最高小时均值高达364μgm-3;高浓度PM2.5是导致低能见度的主因,能见度小于10km对应PM2.5阈值为50μgm-3。弱风和高湿度导致局地排放累积,PM2.5始增,在高湿度条件下,持续偏南风促使其稳步增加,配合弱北风和弱东风PM2.5震荡上扬,污染高值阶段,南北气流短时迅速切换,区域污染传输叠加污染的循环累积,PM2.5浓度峰值达到最高;除因边界层强东风导致的平流逆温外,高浓度PM2.5与平流逆温密切相关;高污染时段高湿主要集中在500m以下,且随高度递减幅度较大;位于200~600m的低空急流一定程度抑制污染上升,尤其持续强东风使PM2.5浓度稳步降低到二级水平,污染迅速有效清除最终依赖整层的强西北风。北京、环绕天津的河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对天津重污染有显著贡献。

  • 标签: 天津 PM2.5 能见度 气象要素 廓线
  • 简介:利用2012年冬季天津地区日光温室热通量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典型砖后墙日光温室的覆盖面、墙体和土壤3个围护面的热通量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冬季天津地区典型砖后墙日光温室土壤中部和后墙上方观测点的平均热通量呈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后墙下方和土壤前部观测点的热通量全天均为5.0—10.0W·m-2,后屋面观测点热通量的日变化规律与土壤中部和后墙上方观测点相反,各观测点热通量日变化规律在典型晴天时尤其明显,但典型连阴天时各测点热通量的昼夜变化基本较小。分析表明,天津地区典型砖后墙日光温室的墙体和土壤为主要的蓄热放热区,前后屋面及各围护结构的结合处为主要的散热区域,各观测点晴天和阴天热通量日变化的差异明显,生产上可根据热通量的变化规律对日光温室进行保温性能改造。

  • 标签: 砖后墙日光温室 热通量 典型天气 日变化
  • 简介:摘要:公共及大型建筑在设计方面除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外结构造型精美多变,且广泛应用组合结构柱为基础受力构件。钢结构劲性钢柱作为组合结构柱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而地脚螺栓安装精度是保证钢柱安装精度的先决条件。天津康汇医院项目地下室轴线复杂,地脚螺栓数量庞大,紧抓地脚螺栓储存、现场安装定位及复测等施工工艺,才能确保地脚螺栓安装精度从而保证钢结构劲性钢柱的顺利安装。

  • 标签: 复杂轴线 数量庞大 施工工艺
  • 简介:利用辐射亮温模式对天津地区中尺度预报模式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分别计算了2012年7月21日和25日天津地区的暴雨过程、8月3—4日台风过程的初始场及预报场的云顶亮温,并与实时卫星观测的亮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有云的区域,TJ-WRF模式模拟的亮温比卫星实况观测的亮温偏高,模式模拟的云覆盖范围偏小,表明天津地区数值预报模式模拟的对流强度偏弱,云未发展到应有的高度;在晴空区域,TJ-WRF模式模拟的亮温也比实况偏高,说明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偏高。TJ-WRF模式对台风路径的模拟效果较好,且模拟的台风中心位置与实况较一致。

  • 标签: 辐射亮温模式 TJ-WRF 暴雨 台风
  • 简介:根据塘沽海洋环境监测站从1991-2010年,20年的潮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到天津平均每年发生近10年的100cm以上的增水过程,天津沿海夏秋两季的最高潮位和平均潮位最高,且最大增水值多出现在夏秋两季,超过100cm的增水天数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冬季,并从天文潮因素、气象因素、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以及地理因素等,总结了天津沿海风暴潮灾害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风暴潮灾害防范措施。

  • 标签: 天津 风暴潮 增水 统计分析 成因分析
  • 简介:作为29届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之一,天津承担着火炬传递和部分场次的足球赛事。对奥运期间天津气象服务效益及用户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是奥运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今后提高气象预报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天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奥运气象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在经过科学的评估分析后,发现用户对奥运气象服务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在气象服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逐步完善。

  • 标签: 北京奥运会 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 天津市 气象信息服务 服务效益
  • 简介:摘要: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众参与是城市更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天津城市更新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渠道单一、参与过程不透明等。

  • 标签: 天津城市更新管理机制 优化措施
  • 简介:采用全国土地分类系统,基于Landsat卫星TM遥感影像与天津滨海新区1:50,000地形图,进行相应数据处理,编制出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期滨海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近10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人口等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年间,滨海新区的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显著,而绿地、湿地、滩涂等高生态价值的土地向建筑用地、未利用地等开发建设用地大幅度转化,后五年变化尤为显著。

  • 标签: 滨海新区 遥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驱动因子
  • 简介:通过对武清凹陷内的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并结合东营组地热井的勘探成果,对东营组地层特征及热储特征进行分析,计算了热储的开采潜力,评价了热流体的利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东营组热储层埋深较浅、渗透率较大、地热流体温度高达93℃、水质优良,并具有极高的理疗医用价值。如果在此以东营组地热资源为依托,建立温泉理疗项目,既响应了天津建设“中国温泉之都”的号召,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又在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的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地热流体 杨村斜坡 开发利用 医疗用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中报道了天津北部燕山山前地带共4个高岩心采取率钻孔的沉积学、地层学、年代学和微体古生物综合研究。420个热退磁样品的磁倾角曲线显示,具147 ̄ ̄m厚松散地层的标准孔Z3孔下部地层属于2.58 ̄ ̄Ma的松山(Matuyama)极性带。随着地壳沉降,只是从早更新世,冲积扇侧缘泥质沉积物才开始充填了底砾岩层之上的沉积空间,形成广义的山前盆地中的泛滥平原;与传统上视为上新统特征沉积的红棕色黏土类似的亮黄橙—黄橙色—亮红棕色黏土,延续出现到早更新世中期,当时区域沉降中心位于距离山前断裂不足4 ̄ ̄km处。0.78 ̄ ̄Ma以来的布容(Brunhes)极性带厚57.8 ̄ ̄m。谨慎地依据120 ̄ ̄ka的布莱克(Blake)亚时确定上更新统后,可见中更新统大部缺失,与天津区沧县隆起和北京永定河冲积平原南部所见此时的地层间断十分相近。3个钻孔的7个14C测年数据证实,距离山前断裂不足2 ̄ ̄km的钻孔45 ̄ ̄ka以来的地层最厚达41 ̄ ̄m;显示自MIS3初始期,沉降中心向北迁移更靠近山前断裂,且在构造断裂作用下形成了新的狭义的山前盆地。研究区可见15 ̄ ̄ka富有机质黏土及上覆泥炭,表明末次冰消期开始的气候转暖首先影响到华北平原山前地区。此项工作为研究晚新生代以来“源到汇”过程中渤海湾西岸的沉降提供了一个基准点。

  • 标签: 燕山山前盆地 磁性地层 14C年代学 燕山隆升 中更新世地层间断 渤海湾西岸
  • 简介:于2008年7~9月,采用样带取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CorrespondenceAnalysis,CCA)对滨海新区湿地植被群落类型及其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差异是形成滨海新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速效氮含量,而pH、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的影响较小。土壤理化性质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在排序空间中的位置,也决定了群落物种组成这一基本的群落特征。优势种的排序结果与样方的结果极其相似,说明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

  • 标签: 天津滨海新区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典范对应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记录到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的32个台站的三分量数字地震波形进行倒谱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2个主要爆炸的发生时间间隔约为32.3s;(2)爆炸-2发生在爆炸-1的西北侧约353°处;(3)依据这些记录的倒谱,无法判定在爆炸-1前是否还存在微小的爆炸。以上结论均与前人研究成果吻合。由于倒谱叠加采用的是全波形,对滤波频带不敏感,因此,在检测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多次爆炸或其它类似事件(如核爆)上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8·12”天津港爆炸 倒谱 叠加 方位角
  • 简介:2015年10月16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干旱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

  • 标签: 干旱气候变化 学术交流会 陆面过程 天津 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摘要:根据天津某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情况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介绍了天津某区主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AO+MBR,以其中3座处理场站为研究目标,进行跟踪调研,对系统进水和出水水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出水水质满足天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889-2019)限值要求,阐述其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在往后的建设中供设计、建设方参考。

  • 标签: 天津地区 农村生活污水 AO+MBR工艺
  • 简介:摘要:天津某污水处理厂已建30组反硝化深床滤池,并新建24组反硝化深床滤池,用于反硝化脱氮和滤除SS,以满足天津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A类标准的排放要求。本中试研究在冬季低温环境运行,研究反硝化深床滤池在低温环境的运行参数,为该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新建和改造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天津石化蜡油加氢处理装置第三周期采用石科院新开发的第二代蜡油加氢处理RVHT技术及配套催化剂,自2016年10月开工以来平稳运转43个月。装置运转期间加工焦化蜡油与减压蜡油混合原料,混合原料密度0.949g/cm3,硫含量3.24%,氮含量1132μg/g,生产硫含量3000μg/g左右的精制蜡油,整个运转周期催化剂失活速率较低,约0.6℃/月,且装置停工前平均反应温度仅386℃,远未达到催化剂末期使用温度。将第三周期平均反应温度变化趋势与第二周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第二代RVHT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反应性能更优,平均反应温度比上周期低6℃。采用该催化剂级配作为LTAG精制单元时,汽油收率高,产品分布优良。

  • 标签: 第二代RVHT技术 蜡油加氢 失活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