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制作土地利用分区图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湖北省土地利用分区图》编制为例,详细介绍了应用Coreldraw编制的方法步骤。

  • 标签: 编制 土地利用分区图 COREDRAW 湖北 计算机
  • 简介:摘要 :城镇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管是当前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供水管网漏损率能够反映出供水企业和水行业的相关数据,而且其自身会影响水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过多的水资源浪费。虽然当前我国已经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不过目前来看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我国水资源过多的浪费。本文首先对分区计量管理的意义做出分析,其次提出对当前形成网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供水管网 分区计量 漏损控制
  • 简介:河流水环境容量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理论依据,也是河流水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采用综合标识指数法识别河流水质污染及主要污染指标,对寇河水系水生态功能分区进行水质评价,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区域差异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模拟河流水质变化规律,并结合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寇河上游水生态较高功能区、寇河中游水生态较低功能区、南城子水生态较高功能区的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寇河上游水生态较高功能区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852.22t·a^-1和47.96t·a^-1;寇河中游水生态较低功能区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10.33t·a^-1和23.09t·a^-1;南城子水生态较高功能区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5.23t·a^-1和1.58t·a^-1。

  • 标签: 水质评价 水环境容量 生态功能分区
  • 简介:摘要:北方冬季已经形成了以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为主、区域锅炉房调峰为辅的多热源互补供暖模式。集中供热输送和分配的能耗相对较高,所以存在的热量损失及可节约的能耗比例相应提高。许多专家学者建议在供暖期间采用分时、分区、间歇控制的方式,以减少热源不充分利用的浪费并减少循环系统运行时间来降低用电量。但目前国内外对热网的分时分区控制还不全面,技术还不成熟。采用分时、分区并间歇调控热网,可以有效地实现按需热,达到节约资源、提高供暖利用率的目的。基于不同的调节方法,本文提出供暖系统的运行可以采用分阶段的质量流量调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时供暖运行监控系统,以实现自动控制。并对分时分区供暖的控制策略和节能优化技术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 标签: 分时分区 供热节能 运行调节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相关人员在对工程地质分区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问题越发严重。作为施工单位,要想能够更好的提高相关工程项目的勘察质量和效果,其首先就要对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对地下水在建筑物很岩土体之间器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做出相应的评价,进而在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文就对当前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分区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 标签: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分区 工程 应用
  • 简介:在不适宜进行同位素示踪吸水剖面测试的古城油田,推广应用了井法吸水剖面测试技术,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吸水剖面,而且在注汽开发油藏动态监测工作中,首创了注蒸汽吞吐采油井普通井法吞吐剖面测试技术和间歇汽驱注汽井普通井法吸汽剖面测试技术,拓展了普通井测井装备的应用领域,大大降低了热采油藏动态监测成本,为油藏动态研究和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资料。

  • 标签: 井温测井 吸水剖面 吸汽剖面 动态监测 古城油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核 /火电事业的发展,电厂排水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发引起重视。本文从排水的利用与环境影响总结了国内外排水研究的发展历程。争对目前排水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点优化建议:要提高温排水利用意识,应将排水利用纳入电厂设计规划阶段;深入研究排水环境影响机理,建立排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报体系。

  • 标签: 温排水 利用 环境影响 模拟
  • 简介:1991年12月28日我站值班员观测到8时气压附为-0.3℃,交接班时接班员发现9时附为-4.1℃。接班员认为8时附有误,他提出了四条理由:①一小时内附下降了3.8℃,不可能有此现象;②前一日(27日)8时气温-11.5℃,气压附仅达-7.4℃;而当日8时气温-18.2℃(比27日低6.7℃),那么其附应低于或至少接近于-7.4℃;③当日天气晴朗,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逐渐回升。附也应逐渐回升,认为8时附应≤-4.1℃;④没有大天气过程影响

  • 标签: 气压室 天气过程 班员 天气晴朗 内附 平均风速
  • 简介:收集、整理和分析了福建省71个气象观测站点30年(1961—1990)年均的资料,建立了数据库;以福建省1:100000的数字等高线图为基础底图,在ArcGIS支持下,生成福建省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此基础上,生成福建省经、纬度及海拔宏观地理因素数据库;采用趋势面铲析与克里金(Kriging)插值相结合的混合插值模型,进行气温空间分布模拟,为快速模拟福建省年均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福建省气温资源的专题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气温 空间分布 DEM 模拟 福建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综合配电箱(JP柜)升试验的相关内容。对综合配电箱(JP柜)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简要说明。接着,介绍了升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工作条件,评估综合配电箱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温度上升的情况,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然后,介绍了升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制定测试计划、准备测试设备和样品、进行试验过程中的参数监测等。总结了综合配电箱(JP柜)升试验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持续监测和改进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 标签: 综合配电箱 温升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综合配电箱(JP柜)升试验的相关内容。对综合配电箱(JP柜)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简要说明。接着,介绍了升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工作条件,评估综合配电箱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温度上升的情况,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然后,介绍了升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制定测试计划、准备测试设备和样品、进行试验过程中的参数监测等。总结了综合配电箱(JP柜)升试验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持续监测和改进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 标签: 综合配电箱 温升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望儿山矿区深部中段南北两翼的通风问题、高温高湿问题成为了制约井下工作的关键因素,严重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以及设备的工作效率,人与设备工作效率降低带来生产能力的降低,生产能力的降低势必带来企业效益的降低。

  • 标签: 子域分区通风 制约因素 实践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地理分布、属种的分异度和特征属种的丰度,将中国三叠纪牙形石归属Kozur(1973)的特提斯生物大区亚洲生物省,在早-中三叠世,进一步二分为喜马拉雅生物亚省和华夏特提斯生物亚省,后者三分为西华夏特提斯生态区、东华夏特提斯生态区和右江生态区.在晚三叠世时,右江生态区已不复存在.

  • 标签: 中国 三叠纪 牙形石 古生物地理区
  • 简介:摘 要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机车车辆与钢轨的冲击、动力效应和震动,将导致车辆走行部分各轴承的发热。当轴承磨损或产生缺陷时,不正常发热增大,将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所以性能优良、可靠的列车车辆轴监测报警系统对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的轴报警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走行部安全监测系统,采用数字和模拟传感器冗余测温技术,对轮对轴承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判断报警。

  • 标签: 轴温检测系统 传感器 故障 报警
  • 简介:一、引言70年代来,我国广大的气象工作者,根据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方志的气候史料,对我国近500年来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5—1989年国家气象局气科院为主的“中国千年气候变化研究”课题组,进一步开展对方志气候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完成《中国千年气候编年史(初稿)》。根据编年史,本文进行了近600年浙江省冬的探讨。

  • 标签: 气候异常 气象工作者 冬温 国家气象局 冷期 暖期
  • 简介:摘要:在长隧道的沥青施工时因为隧道中温度较低,空气流动较慢,空间相对封闭,如果采用公路常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仅烟尘排放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导致施工人员高温中暑、尾气废气中毒,摊铺机“开锅”停机等问题。此外不连续的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施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等各种性能。因此,针对长隧道的施工我们可采用拌沥青技术的。无烟尘的拌技术既可以提高混合料的压实性能,又能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有害气体的排放,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可使拌和、施工温度降低30℃左右,且其使用性能不下降。

  • 标签: 隧道工程 沥青路面 温拌施工
  • 简介:摘要: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 ,输水方式的选择和管网分区的确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 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的建议,希望为城市建设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给排水设计 输水方式 管网分区
  • 简介: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依据断裂的切割性、构造变形强度、地层展布特征、基底起伏形态等将乌夏断裂带划分为山前冲断带、乌夏断褶带、南部单斜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乌夏断褶带自西向东进一步划分为百乌断褶区、乌尔禾断褶区、乌夏冲断区、夏子街断褶区4个次一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圈闭发育程度、油气运聚条件等,对各次级构造单元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分布进行研究,认为断褶带油气藏类型最发育,是主产油区,单斜带勘探潜力大,是油气的远景区.

  • 标签: 乌夏断裂带 构造单元 油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