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国在新型传感器以及遥感平台上的成熟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遥感平台在获取相关遥感数据的能力水平上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这同时也给遥感数据的更有效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对于遥感技术以及摄影测量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一定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基于应用遥感数据所面临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及摄影测量的发展近况以及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业内相关专业人士更好地进行遥感技术以及摄影测量的发展工作,为中国测量事业的更深层次的现代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

  • 标签: 摄影测量 遥感技术 发展现状及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处于核心和关键的位置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程,采用自动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模式,可以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效率,还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顺利发展。然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设计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下,煤化工工业应当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淘汰陈旧的煤化工技术,创新煤化工技术,坚持全新的绿色技术理念,以在能源建设的过程中强化核心技术力量,降低能源消耗,贯彻落实节能环保工作。为此,应当加强对新型煤化工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充分发挥新型煤化工技术的作用,推动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大力发展,从而提高煤化工技术水平。针对当前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煤化工工业的发展需求,来大力推广新型煤化工技术,找到未来的技术革新方向,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新型 煤化工技术 有效应用 发展趋势
  • 简介: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也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本文主要是对贫困村的产业产业精准扶贫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希望能夠为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 标签: 脱贫攻坚 贫困村 扶贫产业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而言,唯有更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提供保障。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因而相关执法部门就应提高自身的检测技能,运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用,从而为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里提供数据支撑。鉴于此,本文对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万方检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生态环境 检测技能 环境监测
  • 简介:摘要:微电网以分布式的方式接入到国家电网当中,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目前国内外研究微电网储能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将微电网应用在智能电网系统当中,可以实现多源头协调控制、电力资源的综合管理、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交互、电能的质量治理控制等,微电网储能技术对未来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微电网 储能技术 风力发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很多人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经济发展之上,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的也是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这也就要求了相关部门能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效力。在本文之中,我们首先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同时对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前发展之中多种问题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作用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 进步,促进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但是,受到材料、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影响,建筑物在装修完成以后经常会产生室内污染问题,如果不经处理就会影响到人们的居住安全和使用舒适度。室内环境检测可以准确检测出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进而保障建筑物室内的环境质量。

  • 标签: 室内环境检测 发展现状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交通工程建设,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的运行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的出行便利都直接相关。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城市交通发展要求,市政道路设计也应该积极进行提升和改进,不断提高道路设计质量。因此文章就对市政道路设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市政道路设计 现状 改进设计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受工业化推动出现许多创新性成果,装配式建筑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已经在城市建设中绽放了其应有光彩,极大提升了我国建筑事业的整体水平。不仅如此,我国新时期城镇化建设任务艰巨,各种新技术都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作为城镇化建设支撑产业的建筑行业必须要加强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建筑对城镇化的影响展开相关分析,希望能够引导城镇化建设中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逐渐走上更为健康的轨道。

  • 标签: 装配式建筑 城镇化 建筑事业 工业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全过程工程咨询视角下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促进作用。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一般是指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可行性,本文将会对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促进我国的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 标签: 工程造价 咨询业务 发展现状 前景
  • 简介:摘要: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农业,其突出表现为较高的生产率,良性的区域生态环境,市场化配置农业产品,集约化使用生产要素,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以及标准化等。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农场在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从现代农场的内涵出发,对农场如何发展代农业做出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思考,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农场的科学发展

  • 标签:   农场 现代农业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佳县现代农业产业展状况展开调研形成文字报告。就佳县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存在的几个问题加以梳理,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模式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建议。

  • 标签:
  • 简介: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必然还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代农业,有必要对农业的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四种农业技术模式入手,全面讨论了四种农业模式内含和发展方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 ; 技术模式 ; 农业产业    一、有机农业模式    所谓有机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一切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推崇人类活动、土壤及动植物等生物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自然统一的原则,在此种类型的农业模式下,农业种植和动物养殖要均衡发展 ; 而且,有此类农业模式下,从种子到果实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转基因生物或生物制品,也严禁使用一切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的化肥、农药及生长添加剂等物质 ; 有机农业的核心在于通过秸秆还田和粪肥施用等手段使土壤得到改良,达到养分充分循环的目的 ; 同时,此类型农业模式下的病虫草害防治,也不可使用传统防治方法,而是要采取纯粹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使农业生产成为一个稳定持续的过程。可以说,该农业模式是传统农业生态本质的回归,有力的推动了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真实体现 ; 其核心本质是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循环,其注重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而不是倾向于某一方面 ; 而且,该农业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也与当下的资源利用原则相吻合,即强调广泛的资源利用,又强调平稳持续 ; 所以说,该农业模式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水火不容转变为共同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发展。    二、绿色农业模式    所谓绿色农业指的是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将其完美融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在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的基础上,使自然界的物质能量转换通过生物技术来完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来讲,该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和加工运输环节的有效管控,使农产品在农药残余、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几率降至最低并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一般来讲,绿色农业需具备改正几个特征,一是利用物质与资源的原则必须是在满足当下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永续利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切忌鼠目寸光,贪图一时之快,小心大自然的报复 ; 二是所发展的种植和养殖做到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整个模式下的物质能量转换必须是在有利于生态均衡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必须是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优化的,必须是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 ; 三是该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传统农业技艺与当下高科技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要能够兼顾质量和效益 ; 四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面,必须是生产经验与现代科技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使产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够实现当下生态保护的迫切愿望。    三、精准农业模式    所谓精准农业,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等十大系统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是近年来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如果离开了高新技术,此农业模式将不复存在。可以说,该模式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进入到数字信息化时代之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类少投入多回报愿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人已经提出精准农业的构想,但并未正式应用,直到九十年代才逐步开始应用,当时该农业模式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得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精准农业模式并未实现系统化和规模化,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农业模式,美国于 1992 年 4 月组织召开了第 1 次精准农业学术研讨会,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世人所熟知并逐渐接受。而且,最近几年,日韩等国都加大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投入力度,且在他们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来看,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也逐步提上日程,在国家的 863 计划中也已经加入了该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院也将其列入知识创新工程计划。    四、共生互利、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    该模式指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够共同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起,使两个物种能够共同促进、共同生长,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有利于将水温调节至适宜鱼儿生长的温度,还可以为鱼儿提供充足的食物 ; 同时,鱼儿的存在,又可以为水稻除草灭虫、充氧和施肥,将杂草、浮游生物及光合细菌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说,水稻和鱼儿之间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两者之间所形成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再如秸秆还田转化模式下的秸秆一猪一沼气一农田一秸秆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首先通过沼气将包括污水及猪的粪便在内的有机物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为人类提供了清洁能源,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党国英 . 农业现代化 需要模式创新——关于建立“现代全产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几个问题 [J]. 中国生态文明, 2018 ( 03 ): 53-56.    [2] 倪学志 .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18 ( 07 ): 76-82.     [3].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2018-2030 年) [J]. 吉林农业, 2018 ( 17 ): 22-29.     [4] 陳俊红,田有国,龚晶,杜洪燕,刘哲 .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 39 ( 04 ): 567-575.     [5] 朱月季,胡晨,李佳莲 .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研究 [J]. 世界农业, 2018 ( 09 ): 28-33+57+247.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一个城市修建城轨交通的因素有很多,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自身的地理条件、城市的现有规模以及城市的公交通勤情况是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直保持着大规模的发展态势,在经济、地理、城市规模、公交通勤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日益严峻,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 标签: 城市轨道 交通问题 分析
  • 简介: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必然还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代农业,有必要对农业的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四种农业技术模式入手,全面讨论了四种农业模式内含和发展方式。

  • 标签:   现代农业 技术模式 农业产业
  • 简介: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必然还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代农业,有必要对农业的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四种农业技术模式入手,全面讨论了四种农业模式内含和发展方式。

  • 标签:   现代农业 技术模式 农业产业
  • 简介: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必然还会经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的发展代农业,有必要对农业的技术模式进行探讨。本文从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四种农业技术模式入手,全面讨论了四种农业模式内含和发展方式。    关键词:现代农业 ; 技术模式 ; 农业产业    一、有机农业模式    所谓有机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一切遵循自然生长规律,推崇人类活动、土壤及动植物等生物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自然统一的原则,在此种类型的农业模式下,农业种植和动物养殖要均衡发展 ; 而且,有此类农业模式下,从种子到果实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转基因生物或生物制品,也严禁使用一切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的化肥、农药及生长添加剂等物质 ; 有机农业的核心在于通过秸秆还田和粪肥施用等手段使土壤得到改良,达到养分充分循环的目的 ; 同时,此类型农业模式下的病虫草害防治,也不可使用传统防治方法,而是要采取纯粹的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使农业生产成为一个稳定持续的过程。可以说,该农业模式是传统农业生态本质的回归,有力的推动了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真实体现 ; 其核心本质是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良性循环,其注重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均衡,而不是倾向于某一方面 ; 而且,该农业模式在资源利用方面,也与当下的资源利用原则相吻合,即强调广泛的资源利用,又强调平稳持续 ; 所以说,该农业模式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之前的水火不容转变为共同促进、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发展。    二、绿色农业模式    所谓绿色农业指的是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将其完美融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在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的基础上,使自然界的物质能量转换通过生物技术来完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来讲,该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农产品的生产、储存和加工运输环节的有效管控,使农产品在农药残余、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几率降至最低并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一般来讲,绿色农业需具备改正几个特征,一是利用物质与资源的原则必须是在满足当下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永续利用,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切忌鼠目寸光,贪图一时之快,小心大自然的报复 ; 二是所发展的种植和养殖做到和谐发展、共同促进,整个模式下的物质能量转换必须是在有利于生态均衡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必须是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优化的,必须是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 ; 三是该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传统农业技艺与当下高科技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要能够兼顾质量和效益 ; 四是在生产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面,必须是生产经验与现代科技精诚合作才能够完成,使产品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够实现当下生态保护的迫切愿望。    三、精准农业模式    所谓精准农业,是由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等十大系统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是近年来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如果离开了高新技术,此农业模式将不复存在。可以说,该模式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进入到数字信息化时代之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类少投入多回报愿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人已经提出精准农业的构想,但并未正式应用,直到九十年代才逐步开始应用,当时该农业模式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虽然已经相对成熟得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精准农业模式并未实现系统化和规模化,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农业模式,美国于 1992 年 4 月组织召开了第 1 次精准农业学术研讨会,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世人所熟知并逐渐接受。而且,最近几年,日韩等国都加大了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投入力度,且在他们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从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来看,虽然发展比较缓慢,但也逐步提上日程,在国家的 863 计划中也已经加入了该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院也将其列入知识创新工程计划。    四、共生互利、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    该模式指的是区别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某一特定生态系统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够共同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起,使两个物种能够共同促进、共同生长,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在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有利于将水温调节至适宜鱼儿生长的温度,还可以为鱼儿提供充足的食物 ; 同时,鱼儿的存在,又可以为水稻除草灭虫、充氧和施肥,将杂草、浮游生物及光合细菌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说,水稻和鱼儿之间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两者之间所形成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再如秸秆还田转化模式下的秸秆一猪一沼气一农田一秸秆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首先通过沼气将包括污水及猪的粪便在内的有机物实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为人类提供了清洁能源,从而实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党国英 . 农业现代化 需要模式创新——关于建立“现代全产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几个问题 [J]. 中国生态文明, 2018 ( 03 ): 53-56.    [2] 倪学志 .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策略研究 [J]. 经济纵横, 2018 ( 07 ): 76-82.     [3]. 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2018-2030 年) [J]. 吉林农业, 2018 ( 17 ): 22-29.     [4] 陳俊红,田有国,龚晶,杜洪燕,刘哲 .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 , 39 ( 04 ): 567-575.     [5] 朱月季,胡晨,李佳莲 .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技术合作模式研究 [J]. 世界农业, 2018 ( 09 ): 28-33+57+247.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