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项目以乌拉盖严重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沙化程度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风蚀坑采用埋置机械沙障+生物沙障+人工撒播+枯草铺设,缓坡区采用人工撒播+苇帘铺设,陡坡区采用人工撒播+枯草铺设+固沙网铺设,在平坦区采用围封四种技术方案。结果显示:治理后草群高度平均增幅131.54%,盖度平均增幅159.22%,密度平均增幅225.45%,治理效果十分显著,可在乌拉盖及周边草原沙化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 标签: 沙化草地 风蚀坑 治理 效果
  • 简介: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养分,物质合成和转化的重要器官。由于根系埋藏于土壤中取样困难,导致对根系的研究相对落后。研究植物根系,对根系和土壤的分离是首要而关键的一步。应用不同的根-土分离技术,对研究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根系和土壤的分离技术做了综述。

  • 标签: 植物根系 土壤 分离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经过一系列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草原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但退化局势仍未根本扭转。根据内蒙古草原现状、问题和挖潜的意义,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草原挖潜增效的办法和技术

  • 标签: 内蒙古 草原 挖潜增效 重点 技术
  • 简介:由青海省草原总站与青海省阿牧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的课题,自2003年8月开始实施以来,在项目实施单位与协作单位及受益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

  • 标签: 生物技术 控制方法 草原鼠害 储草量 动态变化
  • 简介:本文从阐述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盐渍现状入手,总结退化草原现有修复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将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制定治理技术方案和措施,为进一步加快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退化草地 现状 治理对策
  • 简介:青海省一九九三年飞播牧草技术工作总结邹华,王湘国,石凡涛(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1)1982年以来,我省在农牧渔业部及西北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飞播牧草工作。飞播工作由点到面,规模逐渐扩大,累计飞播牧草面积51.5万余亩,占全省人工草地总面积...

  • 标签: 牧草品种 工作总结 农牧渔业部 人工草地 王湘 畜牧业发展
  • 简介: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青海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和治理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根据青海农牧业经济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依靠先进技术为根本手段,生态保护为基本目标,即走"生态-技术"农牧业发展道路.

  • 标签: 青海 生态-技术 农牧业 发展模式
  • 简介:根据草地植被盖度分别确定草地的种草、封山育草和放牧区域.草地坡度25°以上,种草采用穴播方法,25°以下种草采用草带更新和水平沟方法.

  • 标签: 盖度 草地 种草
  • 简介:对柴达木盆地野生罗布麻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柴达木盆地人工栽培罗布麻的适宜地区及种植技术,为开发野生经济植物,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草地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罗布麻 资源 栽培技术
  • 简介:基于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的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与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对策。

  • 标签: 3S技术 草原资源 分布现状
  • 简介:为规范全区草种生产经营秩序,有效打击和防范市场各类假冒伪劣种子产品,推进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15年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组织召开了“全区草种质量追溯认证技术培训班”。

  • 标签: 技术培训班 质量追溯 呼和浩特 草种 认证 生产经营秩序
  • 简介:2018年12月7-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主办的“全区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培训班”在呼和浩特举办,会议邀请全国畜牧总站杜桂林博士、兴安盟草原工作站胥健站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郝树广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徐林波博士、张福顺博士分别以《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回顾与展望》《兴安盟数字草原平台项目建设简介》《草原蝗虫发生特点、监测与防控》《片背病虫害种类识别与绿色防控技术》、《草原鼠实现状及其防治研究》为题展开培训。木次会议共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学习交流,不仅扎实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也为今后草原鼠虫害监测及测报工作拓宽了工作思路。

  • 标签: 技术培训班 草原蝗虫 灾害防治 呼和浩特 鼠虫害 监测
  • 简介:高密度裹包青贮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及主要的苜蓿收贮方式之一,在苜蓿产业发达国家应用比例超过30%。本文就苜蓿高密度裹包青贮技术优势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分析现阶段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自治区苜蓿高密度裹包青贮技术大规模推广提出建设意见。

  • 标签: 苜蓿 高密度 打捆裹包 青贮 推广应用
  • 简介:大通县脑山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试验推广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鲜草63835kg,其中箭筈豌豆鲜草量占总产量的39.94%,比单播燕麦(平均产鲜草60000kg/hm2)增产6.39%,比单播箭筈豌豆(平均产鲜草49410kg/hm2)增产29.2%;燕麦株高增长5cm,箭筈豌豆株茎增长34.5cm.

  • 标签: 燕麦 箭筈豌豆 混播 产草量
  • 简介:2014年12月23—25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全区草原鼠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的122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技术培训,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站长高文渊、副站长赵英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

  • 标签: 技术培训班 呼和浩特 鼠虫害 草原 防治 监测
  • 简介:"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各个领域.针对利用"3S"技术在三江源区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意义、特点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动态监测主要内容.

  • 标签: “3S”技术 三江源区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