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的急性、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出血性、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两病均能使不同日龄和性别的番鸭感染发病,尤以2~5周龄的番鸭易感。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番鸭养殖较为集中,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较为多发,现将一例雏番鸭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简述如下,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禽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雏番鸭 诊治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2009年9月30日。江苏省滨海县樊集乡某养猪专业户前来求诊。据户主反映,9月25日其请当地兽医对其从外地购进才饲养2天的未阉割的36头15kg左右的公仔猪进行阉割,26日发现有2头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当地兽医认为是阉割后的正常反应,给病猪注射了青链霉素,可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病情很快蔓延到全群猪,27日6-7头发病,28日发病率达50%。29习则整个猪场全部发病,并死亡25头。

  • 标签: 养猪专业户 阉割 继发感染 综合征 链球菌 诊疗
  • 简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是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两种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流行特点这两种病的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凡是目前有这两种病流行的地区,大多数鸭群都存在两种病的混合感染。2-5周龄幼鸭多发,自然感染发病率20%-40%,有的鸭群感染率达90%,死亡率5%-80%,这取决于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及应激因素。一般新饲养的场地和在流动水域饲养的鸭很少发病,然而,连续饲养几批之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特别是旱地养鸭,每批均于2-3周发病。不少鸭群随着饲养批数的增多,

  • 标签: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流行特点 饲养管理 防治
  • 简介:由于有较高的突变率和强毒株的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很难控制。本研究旨在分析感染欧洲亚型-3(Lena)、亚型-1(BelgiumA)和Lelystad—TerHu—urne(LV)这三个毒株的免疫反应和病理变化。试验将猪分为PBS对照组与3个接种毒株组,共4组,每组各16头。为了研究猪感染PRRSV后的免疫能力。分别在接种毒株后的7天和21天,用伪狂犬病疫苗(ADV)免疫每组中的4头猪。Lena株感染组出现了发烧和典型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感染试验 免疫反应 强毒株 欧洲 毒力
  • 简介:嵌合PCV1-2克隆PCV2衣壳基因到不致病的PCV1基因骨架中。PCV1和PCV2这两株圆环病毒是从中国分离的。此外,这个灭活候选疫苗通过肌肉免疫,然后进行PCV2野毒的攻毒等常规评价。

  • 标签: PCV2 灭活疫苗 保护试验 分离 中国 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