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市区街头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长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城市街头绿地土壤紧实,孔隙度低,通气性差,碱性偏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分布不均,肥力水平较低。根据实际,提出改良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本地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街头绿地 土壤 植物长势
  • 简介:城市园林铺装材料水文特性对于涵养绿地水源,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土地渗透性质,加强地上水与地下水互补以及绿地局部干旱等问题有重要影响。文章选取陶瓷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砖、砂基透水砖、细砂、粗砂、糠粱砂、碎石7种材料,在模拟200mm/h特大暴雨情景下,分别测定了其保水性和渗透性,其中,保水率最高的为细砂,最低的是碎石。渗透性方面,砂质材料,积蓄时间最长,渗透量最小,透水砖类次之,碎石最差。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为城市绿地硬质铺装的生态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低影响开发 渗透性铺装 性能对比 城市绿地
  • 简介:文章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结合2015年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负离子4.14×10-(24)个;吸收SO2931.25万kg,吸收氟化物85.69万kg,吸收氮氧化物64.78万kg;滞纳TSP6600.39t,PM(10)1016.7t,PM(2.5)252.13t。全市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为26.2亿元,贡献最多的3种优势树种(组)为樟木林、硬阔类和灌木林,分别占25.95%,14.7%,13.34%,相对应的森林面积占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的24.94%,16.04%,11.76%。

  • 标签: 城市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净化大气环境 上海
  • 简介:"园外园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中坞地块"项目是北京市西郊清代皇家园林保护区"三山五园"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区域。其设计原则以生态性原则为主,同时突出对场地文化历史脉络和自然条件的保护性原则、将农业景观与其融合的经济性原则以及发挥休闲、游赏、生态教育于一体的人性化原则。出于对中坞地块设计原则和设计定位的考虑,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结合场地现状、施工条件、施工周期计划等综合因素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最终选定了湿塘(中坞公园主水面)、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雨水花园)三种技术手段作为实现中坞公园雨水以及地面径流处理的方式。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的雨水,以达到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果。

  • 标签: 海绵城市 生态 园外园 雨水花园
  • 简介:根据声景生态学对声景元素的分类,通过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构建由地球物理声、生物声和人工声3个准则层元素和15个指标层元素组成的城市森林公园声景评价体系,并以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城市森林公园声景对人的心理感受影响。结果表明,哈尔滨城市森林公园声景总体评价结果为一般Ⅲ。在指标层中,隶属于很好Ⅴ的指标为风吹树叶声、风吹枝条声和鸟类鸣叫声;隶属于较好Ⅳ的指标为风吹落叶声和扫帚扫地声;隶属于一般Ⅲ的指标有滴水声、流水声、昆虫鸣叫声、人的脚步声、人的唱歌声和公园广播声;隶属于较差Ⅱ的指标为人的交谈声和飞机轰鸣声;隶属于很差Ⅰ的指标有车辆交通声和修建施工声。评价结果符合实际,为今后城市森林公园声景评价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 标签: 声景 评价 城市森林公园
  • 简介: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05—2015年国内外主要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论述了城市绿化领域低碳发展与生态设计学术研究成果的构成情况及研究热点,探究不同时期研究重心的动态变化,对比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共性与特点。

  • 标签: 城市绿化 低碳发展 生态设计 学术动态
  • 简介: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它对改善环境、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生长、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地面辐射、美化环境、节约养护成本与时间等有良好的作用。地被植物大大提高了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其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认识。随着野生地被植物的开发应用和国内外新优地被植物的引种应用,将极大的增加公园地被植物的多样性,乡土地被植物更因其管理粗放,抗性、适应性强,极大的降低了公园的养护成本,在园林中直接应用,既能突出本地特色,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标签: 城市公园 覆盖型 多样性 地被植物
  • 简介:通过解析街景图像能够自动地测度绿视率,但目前尚无剔除秋冬季街景图像的方法,文章提出使用多来源图像数据,采用SIFT匹配算法判定相似图像的方法剔除秋冬季街景图像,以哈尔滨为例,从整体、区域和街道3个层次,根据POI密度识别城市中心区、郊区以及各功能区,并将绿视率与其叠加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心区的绿视率显著高于郊区,单一功能的绿视率排序为服务〈居住〈工作,绘制不同等级道路的街景绿像热度图,得到不同等级道路绿视率特点,即快速路绿视率最高,其次是主干道和支路,再次是次干路,高速公路最低,对于高等级道路,中央绿化带提升绿视率的作用明显,对于低等级道路,行道树对绿视率的影响较大.

  • 标签: 绿视率 街景图像 城市绿化 寒地城市 哈尔滨
  • 简介:植物造景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城市滨水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滨水景观的植物运用上,不仅需要考虑景观效果,更需要注重景观的生态敏感性,根据具体需求,合理选择植物。

  • 标签: 植物造景 滨水景观 现代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