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8年10月16日召开会议,责令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全数召回已上市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源起2008年10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批号分别为2007122721、2007121511,规格:100ml/瓶)之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10月14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初步检验结果显示,该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题。

  • 标签: 刺五加注射液 不良事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严重不良反应 黑龙江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拟定防范对策,以杜绝或减少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保证介入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 不良事件对策
  • 简介:目的通过对美国FDAMAUDE数据库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1月10日速即纱(Surgicel)不良事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不良事件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可吸收止血纱布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方法对收集到的52份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速即纱安全性。结果速即纱不良事件临床表现主要以感染、不完全吸收和过敏反应居多,可能原因为纱布自身物理特性、患者自身体质、手术环境及无菌操作技术等。结论重视可吸收止血纱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为公众用械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可吸收性止血纱布 速即纱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提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录入的老年内科患者240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对照组(未发生不良事件)150例,实验组(已发生不良事件)90例,两组参与调查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60天,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不良事件、护理的危险因素等。结果: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主要方面,比如:巡视工作不到位、护理人员的资质尚浅、护理评估不精确以及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不充足等。结论:医院需要针对资历尚浅的护士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机会,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提升其护理操作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增加对患者病房巡视的次数,实施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进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并解决不良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内科护理 老年患者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是全球多个国家面临的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医疗场所暴力问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急诊科更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高发地。了解我国急诊医疗暴力事件的现状,有利于医疗管理部门及全社会关注急诊医疗环境安全,在服务好患者的同时也能关注医务人员安全,净化医疗环境。

  • 标签: 医院 医务人员 护士 工作场所 暴力
  • 简介:摘 要目前,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是全球多个国家面临的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医疗场所暴力问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急诊科更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高发地。了解我国急诊医疗暴力事件的现状,有利于医疗管理部门及全社会关注急诊医疗环境安全,在服务好患者的同时也能关注医务人员安全,净化医疗环境。

  • 标签: 医院 医务人员 护士 工作场所 暴力
  • 简介:摘要: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新型的产业,其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快速发展的药械产业也随之带来了较多不良反应的隐患,药械不良反应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弥补药械上市前研发的局限性,也降低了药械不良反应的重复性,提高了合理用药用械水平,同时也为监管、遴选、调整临床用药用械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不良反应 现状及对策 监管
  • 简介: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儿科护理服务对象及

  • 标签: 不良事件 事件例 例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工作各个环节对报告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提出改进报告质量的有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立足国家中心层面,在对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开展数据规整工作的基础上,对报告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研究,针对报告质量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并提出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报告质量是开展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基础,创新报告和监测模式可以从源头提高报告质量,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设与完善、监测技术机构审核评价职能的有效落实、相关机构建立数据共享与风险沟通机制可促进提升报告质量。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报告质量
  • 简介:目的为我国应对药品监管全球化挑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剖析肝素钠事件中美国FDA、涉事企业及相关各方应对过程,分析事件原因调查、检验、沟通、善后措施以及深层次供应链风险。结果药品监管全球化实质是原辅料、中间产品、制剂供应链的全球化。结论我国应借鉴美国药品全球化监管经验,顺应监管全球化趋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确保药品供应链安全。

  • 标签: 肝素钠事件 药品监管全球化 供应链
  • 简介:目的初步了解和分析特拉唑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笔者对收集的2006~2009年间某院92例特拉唑嗪所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性远多于女性,全部是18岁以上的成年患者,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心脏及循环系统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医疗机构应重视特拉唑嗪的不良反应,加强对其临床应用的监管。

  • 标签: 特拉唑嗪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 简介:目的了解丹东地区突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性质、致病因素、中毒类型、波及人群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对2005年7月12日至8月24日期间丹东市内及三县(市)8家较大医院报告收治毒蘑菇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毒患者105人,死亡11人;中毒者均有野生蘑菇进食史;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78岁,青壮年居多。主要临床类型为胃肠炎型和肝肾损害型两种,未见其他临床类型的病例。临床症状符合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蘑菇中毒特点,形态学、毒理学鉴定中毒蘑菇为白毒伞、鳞柄白毒伞中毒场所主要在家庭。结论此次毒蘑菇中毒事件是散发性的较大食物中毒事件,致病因素是误食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所致,属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食物中毒事件

  • 标签: 毒蘑菇中毒 白毒伞 鳞柄白毒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同时为了增加患者就诊满意度,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某一地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血液透析室发生的84起不良医疗事件,分析归纳其发生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引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血透室规章制度不完善、医生护士未按要求操作、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及时、部分医护人员技术不达标、透析室仪器出现故障、卫生安全及消毒条件不到位、昂贵的医疗费用及患者精神不健全等。结论:医院需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及责任意识,严格实施行业准入规则,提高竞争力,能者上位。医护人员还应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时与患者沟通。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管理建议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造“环保、生态、绿色工厂”是国家工业制造的宏伟目标,也是未来制药企业发展信息智能化升级后的终极目标。本文结合分析了当前制药行业空间消毒方式的发展转变趋势,更加科学环保的XHP空间消毒具备众多可行性优势,列文对其不同作用类型、实施可行性等多维度进行剖析与对比,与同行共勉。

  • 标签:   XHP 空间消毒 可行性 科学 环保
  • 简介:上市后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基于高质量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建立科学规范的控制机制是报告质量的有力保证。本文通过在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两个层面的实践,探讨了监测机构控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的模式,为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质量 评价 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医疗行业也逐渐得到发展起来,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医疗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康复医院而言,如何有效的去防止和应对突发药事管理事件成了其管理之中的重点。但是据了解很多康复医院并没有及时、快速的处理好突发药事管理事件,导致医院的形象一度受损。为此,本文从突发事件来对康复医院药事应急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突发事件 康复医院 药事 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