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痰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提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漱口后直接咳痰留取标本,研究组进行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留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病原菌阳性率、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病原菌阳性率、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标本病原菌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提高过程中,进行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留取标本的方式更佳,应该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痰标本 病原菌 阳性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应用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时间起始于2020.3,终止于2022.2,共计纳入82例样本,均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肺磨玻璃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34%)与病理结果相似(P

  • 标签: 螺旋CT 肺磨玻璃结节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诊断隐匿性骨折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36例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经金标准CT三维构象(金标准)确诊2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16例非隐匿性骨折患者,对其均进行X光与DR检查,将X光的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DR的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患者的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结果:DR能量减影对肋骨骨折以及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能量减影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样本选择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并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样本数是50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和CT诊断结果并对急性阑尾炎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阑尾位置主要是回肠的前位、盆位,其中增粗患者31例,腔内见粪石影患者22例,周围发生渗出性改变患者33例,周围存在包块患者2例。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64排螺旋CT,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出阑尾炎情况,准确性高,在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方面都存在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64排螺旋CT 急性阑尾炎 价值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以MRI与CT开展的准确性。方法:予以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时间段我院收治4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以选取,并将其作为观察组样本,均对其开展MRI与CT诊断。以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及图像质量评分开展分析。结果:MRI与CT开展诊断的准确性及图像质量评分存在较大差异,且MRI诊断优势更为显著(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CT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磨玻璃结节诊断中应用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时间起始于2020.3,终止于2022.2,共计纳入82例样本,均行螺旋CT定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及肺磨玻璃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螺旋CT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6.34%)与病理结果相似(P

  • 标签: 螺旋CT 肺磨玻璃结节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肠梗阻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之后的诊断结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借助多层螺旋CT来诊断肠梗阻。结果  结论 如果针对肠梗阻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方式自然可以提升诊断疾病的效率。

  • 标签: 肠梗阻放射 多层螺旋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及胶体金法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辖区内定点治疗医院咨询门诊HIV抗体阳性患者18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LISA法与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的准确性。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HIV抗体检测准确性,显示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最大稀释比例,为ELISA法比胶体金法高(P<0.05)。结论:在HIV抗体的检测当中应用胶体金法的敏感性比较高,但是ELISA法的准确性相比于胶体金法更高,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可互相补充,进一步提升HIV抗体检测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胶体金 准确性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以2022年01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段我院接收的异位妊娠患者66例进行分析,均同意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不同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超声图像特征检出率。结果:经过检查后,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超声单一检查(P<0.05);联合检查的超声图像特征检出率高于经腹超声单一检查(P<0.05)。结论:将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检查用于异位妊娠诊断中,可提升诊断准确性,提高超声图像特征检出率,推荐应用。

  • 标签: 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腹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干预方法及实施价值。方法:在2020.12-2021.12期间院内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中选取150份进行分析,此阶段开展常规检验管理,为常规组。在2022.01-2023.01期间院内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标本中选取150份进行分析,此阶段开展规范化检验管理,为规范组。比较不同管理的效果。结果:经过管理后,规范组的管理服务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规范组的检验准确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开展规范化检验管理,能够检验准确率得到提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微生物标本检验 规范化检验管理 管理服务水平 检验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高度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加以检查、诊断过程中,选择腹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生诊断与最终病理检查有无明确的准确性优势。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高度疑似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中,抽取40例开展研究,视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腹部超声、阴道超声的检查方法,详细观察超声学诊断的具体情况。同时,以手术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具体应用之后其诊断符合率情况进行观察,评价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等方面情况。结果 对照可见,40例高度疑似卵巢囊肿蒂扭转得到患者中,有38例经病例手术证实为该疾病,阳性率为95.00%,其余分别为异位妊娠和黄体囊肿破裂,各占2.50%。而在诊断符合率方面,进行超声检查后诊断为该疾病的例数为37,例,二者符合率为97.36%,超声可见盆腔存在明显的囊性或者囊实性包块回声,伴有混杂回声现象。结论 目前对于临床高度疑似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进行诊断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法之后,最终的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是高度接近的,有助于进行早期诊断,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餐卡奥和支持。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应用 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效果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 本研究4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所有患者分别实施超声诊断与病理分析,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并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血流状况。结果 诊断准确率方面,超声诊断是95.56%,病理诊断是100.00%,两者对比,差异较小(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0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有19例、23例、3例,占比分别是42.22%、51.11%、6.67%。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大部分不会出现转移,及早进行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使患者预后改善,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准确显示病灶部位,并将病灶内部具体状况清楚的反映出来,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DCG)联合心脏彩超在临床上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取来我院心内科94例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用心脏彩超检查方法和DCG联合心脏彩超检查方法,统计所有患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诊出率和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诊出率。结果:DCG联合心脏彩超总诊出率94.68 %高于单独检查总诊出率68.09%,统计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同样,DCG联合心脏彩超对于频发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4.87%高于单独检查检出率66.67%,并且检出偶发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4.55%同样比单独检查检出率72.73%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DCG联合心脏彩超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诊出率,同时精准分辨各个类型,为今后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在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DCG联合心脏彩超 心律失常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的开展当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急诊科在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接诊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至6月的49例患者作为参照组,7到12月期间的49例患者则作为研究的分析组对象。参照组患者的预检分诊为常规方式,针对分析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患者对于预检分诊的满意度以及护士预检分诊的准确性。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预检分诊后的满意度更高,且护士预检分诊的准确性也更高,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的方式选择来讲,针对该项工作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的整体效果更好,既可以让患者的满意度变得更高,也能让护士的预检分诊准确性更高,该方案的可行性较强。

  • 标签: 急诊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预检分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在采取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时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对照组采取术前胃镜活检,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观察组胃癌确诊率为97.50%,参照组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胃癌 超声引导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脂检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率和检出率。方法:选择35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检查组,该组样本均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此外,选择35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将其纳入疾病检查组,该组样本同样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对比两组样本的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TG(甘油三酯)三项指标以及疾病检查组样本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疾病检查组35例患者中,检出患者共计34例,1例冠心病患者没有被检出,检验准确率为97.14%。此外,与健康检查组的样本相比,疾病检查组样本的TC、TG指标明显更高,其HDL-C指标则低于健康检查组样本,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血脂检验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血管疾病 准确率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脂检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准确率和检出率。方法:选择35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检查组,该组样本均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此外,选择35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将其纳入疾病检查组,该组样本同样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对比两组样本的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TG(甘油三酯)三项指标以及疾病检查组样本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疾病检查组35例患者中,检出患者共计34例,1例冠心病患者没有被检出,检验准确率为97.14%。此外,与健康检查组的样本相比,疾病检查组样本的TC、TG指标明显更高,其HDL-C指标则低于健康检查组样本,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血脂检验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血脂检验 心血管疾病 准确率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纳入76例尿路感染患者,均在2022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入院诊疗。所有纳入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与微生物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并记录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类型。结果:在诊断检验后,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有70例为尿路感染患者,有6例为漏诊患者;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有76例尿路感染患者,有0例漏诊患者。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尿常规检验(P<0.05)。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类型中36例为大肠埃希菌,有20例为变形杆菌,有13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有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例为白色念珠菌。结论:应用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可以提高尿路感染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同时,还可检出病原菌类型,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建议使用。

  • 标签: 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 尿路感染 阳性检出率 病原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和准确性。方法:资料收集2017年5月~2018年3月内我院8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给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率为91.86%,而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和粘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0%、96.00%、88.89%和92.31%。此外,内膜良性病变和内膜恶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7.91%、100.00%,RI指数分别是(0.64±0.02)和(0.48±0.0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价值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