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实施腹腔肝癌切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准备,缩短禁食水的时间,使用微创手术,减少或尽量不使用鼻胃管减压,减少引流管放置,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运用多模式镇痛充分地术后镇痛,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手术包括左半肝切除6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20例,左外叶联合左尾叶切除2例,其他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均经保守治疗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3)天,平均住院费用(43795.6±9483.2)元。结论腹腔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加速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肝切除 护理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时处理合并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行腹腔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同时利用腹腔直视下切除或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肝转移癌。结果3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220-384min,平均280min,出血量为240-13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2月,18例存活,7例死于肺、脑或腹腔转移,3例死于复发,2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心肌梗塞。结论利用腹腔直视下治疗结直肠癌并肝转移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肝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施行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等.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81例均在腹腔下完成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辅助远端胃切除70例,全胃切除11例.手术时间为(173.5±60.5)min,术中失血(101.5±89.5)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0)d,术后住院时间为(9.3±4.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20%)、术后胃瘫综合征4例(4.82%).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2.3±8.4)枚.术后随访1~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根治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的21例腹腔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vs.(130.7±55.1)ml],腹腔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远端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开展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以来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3组(A、B、C组),每组50例,对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体重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症以及肿瘤部位、术前分期、手术方式、清扫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C组均比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A组为18.0%,B组4.0%,C组2.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B、C组比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B、C组比A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50例,此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手术 学习曲线 淋巴结清扫
  • 简介:腹腔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在于放大视野、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酒度;其劣势在于丧失了手的触觉.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腹腔手术要求包括:①接触技术;②整块切除;③足够的切除范围.腹腔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是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主线,以融合筋膜间隙为主要手术操作平面.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有:①张紧小肠系膜根,牵引回盲部张紧回结肠血管蒂,显露辨认回结肠血管汇入肠系膜上血管的夹角处,从此夹角处开始沿小肠系膜根右侧、向患者头侧解剖分离;紧贴SMV前方切开结肠系膜,解剖sMV主干,直至越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和胰腺钩突前方,到达胰颈下缘.

  • 标签: 右半结肠 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在肝胆胰癌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4台精细化综合管理前肝胆胰癌腹腔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管理资料(对照组)和396台精细化综合管理肝胆胰癌腹腔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管理资料(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手术器械的准备情况(缺失率、损坏率、不适用率)、抽查情况(遗失率、损坏率、消毒不合格率)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术前准备中,观察组手术器械的缺失率、损坏率、不适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0、7.33、4.73,P﹤0.05);随机抽查时,观察组手术器械的遗失率、损坏率、消毒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结论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可以优化肝胆胰癌腹腔手术的器械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胰癌 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 腹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胆囊切除术中(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gallbladdercarcinoma,UGC)的治疗经验,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00例LC术中及术后诊断为UGC的1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6例胆囊癌病例中,在LC术中诊断7例,LC术后诊断有9例,其中Nevin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7例、Ⅳ期1例.患者的5年存活率NevinⅠ期为100%,Ⅱ期的5年存活率为66.7%,Ⅲ期和Ⅳ期未有5年存活者.结论UGC患者的存活与肿瘤分期相关,NevinⅠ期胆囊癌,行LC即可.LC术中怀疑有胆囊癌应及时行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NevinⅠ期以外的UGC应该尽早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 意外胆囊癌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腹腔与2D腹腔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接受3D腹腔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取接受2D腹腔手术的25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3D腹腔组对比2D腹腔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腹腔对比2D腹腔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乙状结肠 肿瘤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的腹腔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腹腔结直肠手术的患者78例,按照围手术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ERAS组(44例)和传统处理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ERAS组患者的术后总体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对照组(7.6vs9.7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处理组相比,ERAS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6vs2.2天)、首次排便时间(2.8vs3.2天)、下床活动时间(1.2vs2.6天)、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1.3vs3.7天)均明显缩短(P〈0.05);ERAS组住院总体平均费用亦明显小于对照组(50946.0vs56935.0元,P〈0.001),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和传统处理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和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内联合经脐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拟行腹腔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内联合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多孔腹腔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而且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联合经脐单孔腹腔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有效安全。

  • 标签: 内镜 单孔腹腔镜技术 胃肠道肿瘤
  • 简介:目的评估腹腔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无腹腔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外科医师缩短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由同组无腹腔胆囊切除经验医师完成的45例腹腔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A、B、c共3组,每组15例,记录手术频率,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淋巴结清扫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3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转开腹例数多于B、C组.各组检获淋巴结数无差异.结论有丰富开腹直肠癌手术经验和内经验的同定团队,短期连续大量病例的学习,经过15例的学习曲线,可掌握腹腔直肠癌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学习曲线
  • 简介:术者简介李威,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普通外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尤擅于腹部外科,胃肠道肿瘤及肝胆系统肿瘤等专业临床治疗及研究Qi学术任职: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全腹腔镜 广东省医学会 汕头大学医学院 胃肠道肿瘤 外科领域
  • 简介:万进,男,中山大学博士,外科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现任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全腹腔镜 广东省中医院 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医学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
  • 简介:目的对比单纯微波消融,探讨腹腔辅助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30例)和微波消融治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按病灶大小分为A组(最大直径≤5cm)和B组(最大直径5.0~9.8cm).以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5例患者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及联合治疗患者的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7.1%、77.8%、70.2%及89.1%、84.1%、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1).根据肿瘤大小分组分层分析,A组和B组分别单纯微波治疗和联合治疗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微波消融治疗患者12、18、24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6%、19.3%、33.0%,联合治疗患者分别为5.7%、11.4%、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0).根据肿瘤大小分组分层分析,B组联合治疗患者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1).单纯微波治疗和联合治疗患者总体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6.7%vs.34.3%,P<0.05).结论腹腔辅助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肿瘤最大直径>5cm的单发病灶,能有效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 标签: 腹腔镜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125I粒子植入
  • 简介: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总结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在我科接受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总结无瘤技术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经验.结果39例患者均在腔下成功完成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和二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2.5±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6±67.4)ml.清扫淋巴结数目16~41枚,平均(23.6±6.2)枚.所有大体标本术后病理均显示上、下切缘阴性,肿瘤浸润深度T1~T3,术后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9例,Ⅲ期14例.39例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无局部复发,无腹腔及远处转移,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肿瘤种植.结论不接触原则、整块切除、切口保护、安全切缘、血管处理、锐性分离、操作由远及近等无瘤技术可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 标签: 无瘤技术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的可行性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结肠脾曲游离有关步骤和解剖学特点予以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肠脾曲游离容易且安全。术中见连着于胰体尾后下缘及脾静脉近端的系膜为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而非横结肠系膜。切开横结肠系膜后叶拓展胰腺前间隙,可完全游离胰体尾前方结构,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呈幕帘状悬吊于脾静脉近端及胰体尾后下缘,切开该系膜,根部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进入左侧Toldt间隙。中间入路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拓展Toldt间隙并与左上方间隙会师。外侧入路游离脾曲时见左膈结肠韧带及脾结肠韧带已幕帘化,使结肠脾曲游离难度降低。结论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可有效解决结肠脾曲游离困难的问题。

  • 标签: 腹腔镜 左半结肠 手术治疗 结肠脾曲 解剖
  • 简介:目的评价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腹式组)和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组)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手术时间长于腹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均少于腹式组(P<0.05),但术后复发率腹腔组明显高于腹式组(P<0.01).结论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各有优缺点,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而对于体积较大且多发性的子宫肌瘤,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较合适的选择.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疗效对比分析
  • 简介:腹腔肖癌根治性手术近年来逐渐成为肖肠外科的新热点和新趋势.相比于传统剖腹术,腹腔的优势在于视野放大、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晰度,新角度的术野需要新角度的解剖学阐释.腹腔的劣势在于丧失了宝贵的手的触觉.弥补这一劣势最好的方法无疑足更加详尽和针对性的局部解剖学知识.

  • 标签: 切除术解剖 胃癌切除术 腹腔镜远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胃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外翻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胃GIST接受腹腔下肿瘤切除手术的2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胃GIST外翻切除术(laparoscopictransgastrictumor-evertingresection,LTTR)组8例和腹腔胃楔形切除术(laparoscopicwedgeresection,LWR)组19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标本切缘、切除正常胃组织面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随访情况。结果术中LTTR组的手术时间较LWR延长[(70±9)分钟vs.(56±8)分钟,P〈0.001]。LTTR组出血量与LW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9±12)mlvs.(38±14)ml,P=0.942]。LTTR组的正常胃组织切除面积明显少于LWR组[(33.0±5.6)cm~2vs.(119.3±41.6)cm~2,P〈0.001]。术后两组均无胃出血、胃穿孔、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无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术后两组肛门排气时间[(2.4±0.5)天vs.(2.3±0.5)天,P=0.842]、进食半流时间[(3.5±0.5)天vs.(3.0±0.8)天,P=0.07]比较无明显差异。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4~31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患者死亡。结论腹腔胃肿瘤外翻切除术可以安全有效地运用于无黏膜溃疡改变的胃GIST患者,其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胃壁组织,能有效减少胃腔狭窄、梗阻发生率,是腹腔胃楔形切除术的有效补充术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胃肠间质瘤 外翻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