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54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存在明显诱因者较少见(39.6%),出血方式表现为呕血者较少见(21.6%),其伴随疾病(49.4%)和并发症(21.4%)较多,再出血率(16.9%)和死亡率(11.7%)较高。出血病因中,老年人以胃溃疡最多见(27.9%),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18.8%)及胃癌(18.2%);而中青人以十二指肠溃疡(34.3%)最多见,其次为胃溃疡(16.3%)及胃癌(10.6%)。老年人胃溃疡及胃癌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人,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则低于中青年人(P〈O.05)。结论老年人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及胃癌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 标签: 胃肠出血 胃溃疡 胃肿瘤 死亡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观察青春宝对倍体细胞生长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青春宝溶液加入Eagle基础液中观察倍体细胞逐日生长情况,设立对照组比较,用反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用倍体细胞培养中另入青春宝后使细胞生长日期延长5天左右,反相显微镜和电检查认为青春宝能维持细胞外形、表面结构和细胞器较好形态。结论青春宝对促进倍体细胞生长发育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青春宝 二倍体细胞 中药 实验
  • 简介:LYG为1972年Liebow等首先报道,认为主要是由皿管中心性淋巴组织增生和血管炎性浸润引起。1988年Caneard通过电镜及组织学研究发现本病有T淋巴瘤的特点,但近年来发现淋巴样细胞具有B细胞特征,约20%(12%~47%)患者最终可发展为播散性淋巴瘤。目前认为本病归类于类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但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

  • 标签: 肉芽肿性血管炎 淋巴组织增生 诊治 老年 EB病毒感染 T淋巴瘤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以预防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连续诊治的CHD服用抗栓药物治疗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病例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连续诊治的CHD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病例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法观察2组患者基本情况,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测定血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2组(60~80岁老年人群和>80岁高龄人群),比较这2组人群的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TG、TC和LDL-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RP为(26.00±12.67)mg/L,高于对照组的(22.20±10.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Cr)为(97.74±25.49)mg/L,高于对照组的(88.75±21.2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0岁、有吸烟史、有消化疾病史、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比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有吸烟史、有消化疾病史、136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是CHD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吸烟、既往有消化疾病史及存在Hp感染是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CHD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治疗CHD同时应积极干预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上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研究D-半乳糖处理后引起人正常倍体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衰老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D-半乳糖处理人胚胎肺细胞和肝细胞,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被处理的细胞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为蓝色,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衰老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3、p21、caviolin-1的表达均升高.结论D-半乳糖引起人正常倍体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衰老表型,可以作为衰老的可靠模型.

  • 标签: 细胞衰老 D-半乳糖 人正常二倍体细胞 衰老 模型
  • 简介: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衰退现象。皮肤在衰老阶段,出现组织变薄、弹性降低、皮肤干燥、免疫与防御功能降低等改变。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和重要的免疫器官,皮肤衰老不仅仅使老年人群更容易患感染性和干燥性皮肤疾病,还使得皮肤成为一些老年病的主要受累器官,如糖尿病足。

  • 标签: 皮肤衰老 评价标准 中国 免疫器官 皮肤干燥 防御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胚肺倍体成纤维细胞(MRC-5)衰老的干预作用与机制,为明确淫羊藿苷作为有效干预衰老的候选中药单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RC-5进行体外培养,利用淫羊藿苷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的传代次数;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衰老细胞阳性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变化。结果淫羊藿苷能够延缓MRC-5细胞的复制性衰老,促进细胞增殖,减轻H2O2诱导的细胞DNA损伤,促进受损细胞的凋亡。结论淫羊藿苷能够延缓倍体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这可能与其能够减轻细胞DNA损伤有关。

  • 标签: 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细胞衰老 淫羊藿苷 DNA损伤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氯屈膦酸钠(clodronatedisodium,商品名固令)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veloma,MM)的溶骨性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予氯屈膦酸钠2400mg/日口服,同时予MP或M2方案化疗;对照组予MP或M2方案化疗。骨痛的缓解和血钙的下降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均有骨痛,治疗后,治疗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9例,有效率80%;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44.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组血钙升高7例,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100%;对照组血钙升高5例,治疗后仅2例降至正常范围,下降率为40%。毒副作用方面,两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良好。结论氯屈膦酸钠是一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伴骨痛和高钙血症的有效药物。

  • 标签: 氯膦酸 多发性骨髓瘤 疼痛 高钙血症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