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大力推进了医院药房信息管理进程。中药房信息管理简化了日常繁琐的药房工作流程,规范了药房药品的规格、名称、价格以及用法用量等信息,数据信息的维护使药师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到药房药品的基本信息,便于医师合理调配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对于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医院应做到应急措施的充分准备,增强不同科室部门的合作沟通力度,协调解决问题,使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更趋于完善。

  • 标签: 中药房 信息化管理系统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根据给予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50例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站关键设置进行科学管理,以保障设备的有效性及血液质量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血站关键设备管理的现状情况、影响因素或存在问题的了解,从而提出多角度、科学的管理措施,如对关键设备的基础科学管理、操作人员培训及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结果通过多方面对血站关键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完善了管理制度的缺陷,还保障了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有效性。结论在血站关键设备管理中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关键设备、血液质量的可靠性。

  • 标签: 血站关键设备 科学化管理 血液质量
  • 简介:由于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由“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对于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培训,在大部分医院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实施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规范化 培训模式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房对孕妇产程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按照分娩模式不同,将这些产妇分为常规分娩小组和家庭化分娩小组,每个小组中各150例产妇,同时对两个小组产妇的产程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家庭化分娩小组产妇需要的产程时间更短,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态相对稳定,产后出血量较少,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分娩小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能够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采用家庭化分娩能明显维护产妇的身心健康,同时能显著提高产科的质量,还能减少产妇生产之后的出血量,降低实行剖宫产的概率,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值得大力推广此类方式。

  • 标签: 家庭化产房 孕妇产程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梗阻患者的个性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个性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其中个性护理组患者20例,常规护理组20例,观察比较不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调查所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个性护理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并且接受个性护理组的患者的满意度极高。结论个性护理应用于肠梗阻病患有助于提高护理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肠梗阻患者来说,个性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肠梗阻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确定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小儿腹泻患儿,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节点为从2015年6月开始到2017年5月,患儿共计80例,本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患儿首先进行分组,依据是治疗顺序的前后情况,指定单号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双号患儿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泻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适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腹泻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肱骨骨折患者实施个性护理的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使用个性护理方法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在对肱骨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使用个性护理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护理效果,并且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肱骨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使用个性护理的方法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肱骨骨折患者 个性化护理 实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护理在戒毒科护理中的具体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吸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观察组成绩更为突出,无论是SCL-90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p值<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戒毒科护理中,人性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而言,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戒毒科 人性化护理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护理应用个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期接收的住院患儿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个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者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7.32±2.46)天、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17±2.96)天、82.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积极引入个性护理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病情的好转。

  • 标签: 不良反应 个性化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发性肺纤维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纤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临床分析,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显效32例,有效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综合分析,早期确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提高特发性肺纤维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规范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规范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按照数字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以及内科的基础性护理服务。,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性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6.0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身体功能,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给予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内科 实施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体检人群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体检引导,人性服务组则实施人性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体检护理满意度;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干预前后体检人群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人性服务组体检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服务组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服务组体检人群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人性服务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操作技术,有效减轻体检者不良情绪,缩短其体检等候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 体检中心 操作技术 护理满意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标准交接流程在神经科的实践效果,拟找出更好的床旁交班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交班流程;以2017年7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100例为实验组。以床旁标准交接流程交班。将实施前后交班问题发生率、护士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问题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满意率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p<0.01)。结论床旁标准交接流程交班,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法。

  • 标签: 床旁标准化交接流程 设计 应用
  • 简介:该文在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全程的就业指导体系,对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 标签: 高校 全程化 就业.才日导体系
  • 简介:摘要门诊医疗系统是面对国民设置的第一线医疗体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待门诊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给我国门诊流程信息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现代门诊流程信息建设的现状以及相关的优化建议。本文从实际出发,从门诊流程信息建设入手,将门诊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等各个流程中的相关建设进行分析,讨论其优化方法。

  • 标签: 门诊流程 信息化建设 现状分析 优化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综合护理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意在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病变情况应用超声检查进行检测,对以上所选研究对象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综合护理相关性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护理难度大、宫颈黏膜下肌瘤、子宫黏膜下肌瘤等都会使患者出现白带增多等问题,影响综合护理的效果的主要相关因素有肿瘤大小、外周血细胞数量等因素。结论在临床上,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通过对其相关因素分析,可以有效掌握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率以及实际效果。

  • 标签: 综合化护理 子宫肌瘤 妊娠 相关因素
  • 作者: 李铁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
  • 机构: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为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及服务性强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报务。因此,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进入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2]。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3],提出“各医疗机构要规范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工作,建立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要切实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服务能力”。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成为我国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本文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做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支持,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瘀在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因为患有淤血症而住院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体内出现淤血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不同的淤血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选取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活血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他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淤血治疗方法,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共有36例患者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对照组共有25例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活血瘀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论活血瘀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在中医内科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并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医内科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