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治疗时间和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人员例数一共为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重型乙肝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重型乙肝 治疗时间 服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了解电阻抗法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ADP为诱导荆)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Chrono-log560型血小板聚集仪的电阻抗通道检测1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血小板的聚集(ADP为诱导剂)。每人抽血11.4ml,分别用肝素、构橼酸钠抗凝,平均分为6管(各2m1),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室温、37℃、4℃)与不同的放置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下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电阻值表示)。结果:肝素与构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结果分别为10.35±5.98Ω,7.30±3.41Ω,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素抗凝血在室温、37℃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及时间下,血小板聚集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构橼酸钠抗凝血适合于临床全血血小板聚集的检测,但需考虑红细胞压积对其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聚集 温度 时间 抗凝剂 电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期给予溶栓治疗患者的超长时间复苏的必要性。方法记录在心肺复苏期给予溶栓治疗的且复苏成功的患者的平均复苏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心肺复苏期间接受了溶栓治疗且复苏成功的11例患者中,平均复苏时间是(85.9±33.1)min,(25~160)min,溶栓后到复苏成功时间平均为(46.1±9.1)min,(25~60)min。结论对于心肺复苏期间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给予超长时间的心肺复苏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这些患者所必须经历的。

  • 标签: 心肺复苏 溶栓治疗 复苏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PCI术患者时间跨度依从性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PCI术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PCI医嘱时间至实际行PCI术的时间跨度分为观察组(n=34,时间跨度3个月以下)及对照组(n=26,时间跨度3个月及以上)。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无症状生存率。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年内33例无症状生存,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无症状生存率97.06%(33/34);对照组术后1年内19例无症状生存,7例发生心血管事件,无症状生存率73.08%(19/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PCI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其预后随时间跨度延长而变差。因此,符合PCI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手术,避免心功能进一步受损,影响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PCI 时间跨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时间护理理论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病症状(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时间护理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介入时间不同对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03.01日-2017.02.28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抽签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伤后一周(观察组)、伤后三周(对照组)进行高压氧治疗,29例/组。对比两组GCS评分和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3.11±1.05)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为(22.01±1.36)天,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中重度颅脑外伤治疗中,高压氧介入时间会影响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应选择伤后一周开始实施高压氧治疗方案。

  • 标签: 高压氧 中重度 颅脑外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采集以后储存时间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安全输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7月间符合献血标准的无偿献血的100份标本当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血液采集后储存时间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等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两周以后分别和一周以及三周进行比较,RBC-C3b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周和采血当天以及第四周的血液进行比较,IL-8检测和RBC-SOD检测存在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血液离开人体进行保存以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红细胞的受损程度会不断的加深,分析这可能和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减弱存在关联,需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血液储存时间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时间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74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低血糖发生时间,总结其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达52.70%。未遵医嘱用药因素占据50.00%。结论高度警惕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的时间段,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防止诱发其他糖尿病并发症。

  • 标签: 内分泌科 糖尿病 低血糖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治疗时间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观察两组救治时间与效果。结果观察组致残率、死亡率分别为5.71%、2.86%,显著优于对照组17.14%、11.43%;观察组接诊到确诊、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14份进行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标本的检验结果,其中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有1248份、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有1266份,根据标本类型进行分类,均采取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比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标本类型及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2015年6月-2016年5月与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其他标本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6月-2016年5月与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其他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有助于掌握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病学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与精浆生化检测同精液液化时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2月12日至2017年3月5日我院58例育龄男性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精液液化时间的不同,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性激素、精浆相关指标检测。观察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在性激素各项生化指标检测中,两组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对比性较强,观察组数据更低,P值小于0.05;在精浆生化指标中,两组PH值、柠檬酸具有高度对比性,观察组PH更高,柠檬酸含量更低,P值小于0.05,其余性激素、精浆指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结论精液液化时间与性激素、精浆相关指标有一定关系,临床诊疗适当对其含量进行检测,以此评估内分泌、腺体功能,为下一步用药方案奠定基础。

  • 标签: 精液液化时间 生化检测 精浆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RRT在治疗重要脏器衰竭中延长滤器使用时间的作用。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要脏器衰竭患者,每组40例,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接受CRR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状况,如肝肾功能、滤器使用时间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滤器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且P<0.05。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CRRT在治疗重要脏器衰竭中其优势更为突出,患者肾功能改善更为明显,且可延长滤器使用时间,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脏器衰竭 CRRT 滤器使用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7年11月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分组。对照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在6-12h,观察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在6h以内。比较两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效果;ST段50%回落率、TIMI3级血流率;干预前后患者BNP和CK-MB峰值、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疗效。结果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50%回落率、TIMI3级血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BNP和CK-MB峰值、肌钙蛋白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BNP和CK-MB峰值、肌钙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彩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越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越好,可更好保护BNP和改善心肌灌注,缩小心梗面积,改善预后。

  • 标签: 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创面恢复时间、疼痛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时间、疼痛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创面恢复时间、疼痛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疤痕部分妊娠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不仅能够缩短创面恢复时间,尽可能避免疼痛以及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子宫疤痕妊娠 创面恢复时间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方法将收治的15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应用肺部感染完全控制作为时间窗。观察组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切换的时间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主要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但是在重新插管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可采用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时间窗,将早期拔管更改为无创通气,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用于焦虑症患者对其SAS评分的实际影响,探讨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焦虑症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23)及对照组(n=23),其中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SAS评分改善状况、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SAS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结束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焦虑症的临床护理,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是药物治疗的有力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比剂辐照不同时间对兔正常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应用诊断超声与常规剂量的超声微泡对比剂(SonoVue),对12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家兔的双侧睾丸进行持续辐照。家兔行随机分组,按辐照的时间分为对照组(空照组)、5min辐照组、10min辐照组和15min辐照组,每组3只(6只睾丸),辐照组于0、12及24h各辐照1次。辐照结束后,处死家兔并获取双侧睾丸,分析其病理改变、计算Johnsen评分和生殖细胞凋亡指数(AI),测定睾丸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生化指标。结果:①5min辐照组和10min辐照组对睾丸生殖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而15min辐照组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②10min辐照组NO含量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③15min辐照组NO和MDA含量均增加(P〈0.05),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④各组之间John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超声联合SonoVue微泡辐照睾丸组织可产生多种生物学影响,10min辐照可获得较小的细胞损伤和较佳的超声生物学效应。

  • 标签: 超声 微泡对比剂 辐照 睾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门-囊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患者71例,依门-囊时间将患者分为未达标组(≥90min)和达标组(<90min),分析影响门-囊时间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病情进展快、节假日住院、入CCU时无症状、入CCU时间(6am-10pm)、患者及家属决定时间、导管室医护人员到位时间和等待手术台时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STEMT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因素均可对直接介入治疗的门-囊时间造成影响,需建立和完善院内相关的抢救机制,以最大程度减少门-囊时间的延迟。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介入治疗 门-囊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以及治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4月22日-2017年5月25日,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模式蓝光治疗、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茵栀黄颗粒 蓝光 新生儿黄疸 血清胆红素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止血时间和预后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以及预后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阴道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出现贫血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止血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功能性子宫出血 护理干预 止血时间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