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改善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宣传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意识低,管理标准不同,信息采集不及时,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结论为全面掌控人民的健康状态发展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积极性,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加快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孕期管理措施对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检查并生产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孕期管理,观察两组产妇阴道生产发生情况产后母婴体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的体质量增加值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孕期管理措施能够提高产科接生技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提高产后母婴体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孕期管理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8年1月90例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执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满意值;自我管理水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前后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我管理水平、知识掌握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接近,P>0.05;护理后试验组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效果好,可改善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护理管理 全程健康教育 实施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找到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6例,完全随机地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使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48例,依据介入治疗病患特点和其安全隐患针对护理。结果在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护理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介入治疗护理并结合安全管理措施改进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很大帮助,而且有助于增强服务责任意识并降低患者或其家属的投诉率和发生纠纷的风险。

  • 标签: 心内科 介入治疗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病案信息作为患者就诊的原始资料,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也能够为医学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随着医院管理的进步,病案信息管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定的困境。本文分析了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 标签: 医院 病案信息管理 困境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管理功能锻炼指导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术后患者84例,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管理功能锻炼指导。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乳腺癌术后患者(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43%(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健康管理功能锻炼指导,能促进患者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乳腺癌
  • 简介:摘要在如今我国新医改快速推行的过程中,医院内中药饮片的采购和管理也都应该随着新医改而进行不同的变化。随着新医改的进行,医院内原有的中药饮片的采购和管理模式都需要得到改变,才能使医院更好的顺应新医改作出改变。

  • 标签: 中药饮片 新医改 采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感染的现状控制与护理管理。方法通过有效的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上的意识度,建立起感染管理的规章与制度,并且采取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结果在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以及护理管理等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建立并健全一套整体且科学有效的手术室管理系统以及对策,并且采取手术室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样可以使得手术室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使医院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的预防。

  • 标签: 手术室感染 现状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人们健康带来危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全球当中的关注热点。目前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由于缺乏一些个体差异化的干预措施,因此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分析手段将会越来越成熟,能够在慢病的管理当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

  • 标签: 大数据分析 慢病管理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临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的19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的2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吞咽障碍筛查和摄食护理,对两组肺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吞咽障碍检出率是24.87%,实验组检出率是35.91%,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胃管进食和经口进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实验组是0%和3.45%,对照组是31.25%和31.2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摄食护理可以发挥预防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效果,临床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误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本院接诊的ICU病患58例,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将所选病患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9例。甲组开展品管圈活动,乙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甲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乙组短,医疗费用明显比乙组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6±3.72)分,明显比乙组的(81.69±4.03)分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力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显著提升ICU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综合指标。

  • 标签: ICU 应用意义 品管圈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4例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性更高,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和%,观察组更高。结论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对于风险知识的认知度明显上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改善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宣传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意识低,管理标准不同,信息采集不及时,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结论为全面掌控人民的健康状态发展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积极性,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加快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国家对于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对于医疗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总体效益是医院今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分析了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医院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所在科室的开展手术的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实验样本为5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手术室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干预质量评分以及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更高,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开展手术室护理标识,患者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低,同时可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评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标识 手术时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70名,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35名)和观察组(3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评分、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既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也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 护理人员 影响
  • 简介:摘要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信息资源丰富,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它既对医院图书馆带来了挑战,也是一个促进医院图书馆转型改革的重要机遇。本文从剖析医院图书馆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医院图书馆的最大功效。

  • 标签: 互联网 图书馆管理 现状 创新
  • 简介:摘要随着新的医疗改革的深化,我们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医疗保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乃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医保工作精细化管理,改善医院、患者以及医保机构之间的关系。精细化管理是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医院管理层次的关键措施,能够使医保基金的利用更合理化,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让患者放心和满意,实现医院的能力和品牌的双提升。

  • 标签: 医疗保险 管理体制 医保基金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10例心血管内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每组10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参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和护理质量等情况。结果参照组满意度、医疗纠纷、风险事件、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参照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9.98±2.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5.31±2.1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加强风险管理,可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分级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入院患者进行研究,2011年1月至2017年3月100例未实施分级管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00例患者则实施抗生素分级管理,比较分级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分级管理之后,患者对甲级与丙级药物使用的概率呈现明显下降的现象,但是乙级药物使用几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通过数据发现,医院患者对抗生素使用几率不断降低。结论由于抗生素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广、消耗量相对较大,因而会有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存在,因而使用抗生素分级管理之后,能够有效改善相应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抗生素 分级管理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