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急救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有效76例,占有比率为95.00%;无效3例,占有比率为3.75%;死亡1例,占有比率为1.25%。结论在临床中,应根据心血管急症类型予以合理救治,以此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心血管急症 急救措施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观察以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38例,对38例病人进行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给予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38例通过早期病情观察以及精细化护理以后,病情稳定一共有35例,并发症一共2例,死亡1例,在进入医院以后12小时死亡。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病人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治疗措施,并总结疾病的相关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50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食物中毒的有效急救治疗措施及疾病特点、治疗特点。结果急性食物中毒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临床应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才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急性食物中毒 急救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经验总结与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快速出诊及电话指导、病情评估、现场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转运救护、患者交接方面对脑卒中65例患者实施眼前急救护理干预。结果除1例脑出血患者中途死亡外,其他64例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急救方法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高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急救方法、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结果经急救与护理,本组患儿的抽搐、惊厥以及高热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共计30例患儿在5min之内停止惊厥抽搐,共计20例患儿在5~10min之内停止惊厥抽搐;本组患儿均康复出院,其住院时间为5~16d,平均为(9.1+0.3)d;对所有患儿均随访2年,本组患儿均不存在癫痫或者脑损伤并发症,也不存在复发现象。结论要注意及时地抢救热性惊厥患儿,并要给予全面护理,以提高其生存率。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急救护理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内科接收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急诊内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明显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内科 急性酒精中毒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本血站的10名成份制备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所有10名成份制备人员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污染、针刺伤及不良热合反应等,所有制备人员在接受科学的防护措施干预后职业暴露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当中,职业暴露的类型较多,制备人员需要接受有效、科学的防护,才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 成份制备 人员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与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87.5%,医生居第二位占10.0%;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占85.0%;暴露方式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77.5%;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处理针头最多见,占4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47.5%;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均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急诊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并使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有效改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 重症心力衰竭 急救治疗 临床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患者共有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死亡的因素与相关的急救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得知抢救成功的共有152例(50.67%),死亡的共有148例(49.33%),包括120例(40.00%)为院前死亡,其中以31-60岁之间的患者具有最高的死亡率,P<0.05;分析造成死亡的因素包括高空坠物、交通事故、重物创击、刀具砍伤、其他等,其中以交通事故伤造成的死亡率最高,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现场急救状况差、ISS评分大于等于16分,GCS评分低,机械通气、年龄较大。结论实际抢救急诊创伤患者时,应严格分析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不断将抢救水平提高,利于将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病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50例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输液量与出血量。结果常规组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0%、20.0%,综合组分别为100.0%、8.0%,综合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量与出血量,综合组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期间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抢救成功率,且可减少并发症、输液量及出血量,值得推行。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紧急气管插管术对于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时的应用价值,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院前现场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入选24例病例,17例院前抢救实行插管时一次性成功,其中有15例安全转运至医院,经进一步抢救后均存活。7例患者院前二次插管成功,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术对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极其重要,急诊科医师均应熟练掌握。

  • 标签: 紧急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100例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对其实行专业的综合性急救护理之后,分析回顾这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选取的这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9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急救护理之后抢救成功,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治疗和急救护理后,虽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还是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短期大量失血最终抢救无效。结论医护人员要全面的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及时的采取抢救护理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急救护理 主要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7例,均为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积极开展临床急救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67例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36例,满意29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7.01%。结论针对重症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急救及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展现出良好应用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新生儿肺炎 临床急救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措施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为针对性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的5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急救措施对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空坠落伤患者实施综合创伤急救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高空坠落伤患者,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创伤急救,观察组实施综合创伤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经急救后,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对高空坠落伤患者实施综合创伤急救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急救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空坠落伤患者 常规创伤急救 综合创伤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气道管理干预措施,以此分析气道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60例,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对60例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进行不同的气道管理措施气管插管+球囊、口咽通气管+面罩、口咽通气管+面罩+球囊,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组、研究组2组、研究3组的急性重症酒精中毒患者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组间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抢救成功率数据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酒精中毒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行气道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指标。

  • 标签: 急性重症 酒精中毒 院前急救 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