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3.0TMRI在宫颈诊断分期及分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的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均行择期宫颈切除术,且术前均实施3.0TMRI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MRI诊断分期与分化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25例诊断分期9例为Ⅰb期、14例为Ⅱa期、2例为Ⅱb期;分化程度14例中低分化、11例高分化。MRI诊断结果显示25例诊断分期8例为Ⅰb期、16例为Ⅱa期、1例为Ⅱb期,诊断正确率92.0%(23/25);分化程度以D值(扩散系数)为标准12例中低分化、9例高分化,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5.71%、81.82%;以肿块与正常宫颈标准ADC值为标准13例中低分化、10例高分化,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90.91%。结论宫颈术前诊断分期中应用3.0TMRI的价值显著,即诊断准确性较高,且肿瘤分化程度可采用IVIM技术参数中肿块与正常宫颈标准ADC值进行评价。

  • 标签: 宫颈癌 3.0T MRI 肿瘤分期 分化程度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应用于宫颈患者术期护理中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份—2015年12月份的期间内,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个小组,各组38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B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再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之后,B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应用于宫颈患者术期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具有在临床上的继续推广与应用的目的。

  • 标签: 疼能护理 宫颈癌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宫颈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患者化疗采用顺铂化疗方案,B组患者化疗采用奈达铂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以上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1.43%,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9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发生比例以及肝损伤发生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胃肠反应发生比例、肾损伤发生比例明显高于B组,而血小板下降发生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实施不同的化疗方案,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案。

  • 标签: 宫颈癌 同期化放疗 近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宫颈患者的筛查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日-2017年9月30日共计1000名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共计500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中250人使用单纯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另外250人使用单纯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精准度。结果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不同,有显著差异(P<0.05);病变级别越高,患者的阳性率就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患者体内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含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0例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的患者中,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共有105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共有40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对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P<0.05)。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方式,在目前的宫颈诊断及筛查过程中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宫颈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属同步认知在宫颈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宫颈112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评分(38.6±2.9)分,SDS评分(40.5±2.3)分,都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对宫颈患者的护理,在围手术期,应用家属同步认知的方法,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能够更好的缓解,对病情恢复有益处。

  • 标签: 家属同步认知 宫颈癌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患者中应用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宫颈患者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给与单纯放疗,研究组44例患者给与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88.36%)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患者中应用同步放化疗,疗效确切,虽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但患者均能耐受,不干扰临床治疗。

  • 标签: 单纯放疗 同步化疗 宫颈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宫颈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显著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对宫颈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程度,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手术室心理干预 焦虑程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样化心理护理对宫颈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3-2017.12宫颈放疗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放疗护理基础上,实施多样化心理护理。患者出院前,使用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放疗患者实施多样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多样化心理护理 宫颈癌 焦虑 抑郁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晚期宫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90例局限晚期宫颈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放疗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存中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KPS情况、宫颈生活质量评分;副作用发生率。结果疗效、生存中位时间、卡氏评分KPS情况、宫颈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晚期宫颈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放疗 局限晚期宫颈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在宫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诊的宫颈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100例受检者均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观察二组的宫颈大小、阻力指数(RI)、彩色像素密度(CPD)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子宫径在前后与左右径方面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SV与CPD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患者实施TVCDS可清楚、客观的显示宫颈局部病变,以及邻近组织器官的浸润现象,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显示图像清晰、测量准确等诸多优势,可为宫颈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颈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壳聚糖抗菌膜对于宫颈前病变病患的影响。方法于2015.01-2018.02时间段妇产科收治宫颈前病变病患中抽出100例进行治疗分析,将病患均分为手术组(50例)、综合组(50例),其中手术组病患行宫颈环形电切治疗,综合组病患在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同时术后加入壳聚糖抗菌膜用药治疗,研究2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用时、阴道排液总时间和出血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组病患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用时、阴道排液总时间和出血时间均优于手术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在并发症方面,2组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宫颈前病变病患术后行壳聚糖抗菌膜用药治疗,可缩短其切口愈合用时、阴道排液总时间和出血时间,效果显著。

  • 标签: 壳聚糖抗菌膜 宫颈癌前病变 治疗效果 切口愈合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筛查中应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细胞学薄片检查的已婚妇女378例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均行TCT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HPVDNA检查,通过对任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行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所有检查结果均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378例患者中,TCT检测和单纯HPV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1.1%和94.4%,两项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分别为88.9%和26.5%,两者联合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和91.5%。结论临床上在筛选宫颈及相关癌症病变前筛查时,可通过联合TCT和高危型HPV进行检查,该联合检查方式不仅敏感性高、特异度高,且检测效率高;另外,HPV感染和宫颈宫颈病变发生前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宫颈的防治应集中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

  • 标签: 宫颈癌 TCT 高危型HPV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术对宫颈前病变(CIN)患者的临床诊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CIN患者,均符合LEEP手术指征并在阴道镜下行LEEP手术,分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为HSIL48例,LSIL38例,不满意14例,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为CINⅠ32例,CINⅡ44例,CINⅢ24例;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一致者共计91例,诊断符合率为91%;患者均顺利完成LEEP手术,随访6个月后,患者全部转阴,转阴率100%。结论阴道镜下联合LEEP术不但能准确切除病灶,而且对提高宫颈前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 LEEP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宫颈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宫颈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根治术治疗并实施围术期护理,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患者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142例,满意58例,患者满意度为100.0%。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手术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宫颈根治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宫颈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在宫颈治疗中应用图像引导下容积旋转调强技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40例宫颈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应用图像引导下容积旋转调强技术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图像引导下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靶区的适形度、均匀性、平均剂量、最小剂量、最大剂量、摆位误差、照射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小剂量、最大剂量、摆位误差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靶区的适形度、均匀性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照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宫颈治疗中应用图像引导下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图像引导下固定野静态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均能有效满足剂量要求,且容积旋转调强技术的适形度、均匀性更佳、时间缩短,更有助于保证放疗效果;图像引导(CBCT)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宫颈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准度。

  • 标签: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 图像引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2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宫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53)和常规组(n=53)。常规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SDS及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水平,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年宫颈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年龄在35岁以上的宫颈患者3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病程,并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依据观察组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人数。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青年宫颈患者术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病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为52.50%(21/40),复发时间为(10.01±2.42)个月;3年的OS为77.50%(31/40),中位生存时间为28.41个月。观察组40例中复发21例、未复发为19例,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宫颈浸润深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人数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为影响青年宫颈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手术治疗后表明青年宫颈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 标签: 青年宫颈癌 术后复发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择期开展宫颈根治术患者68例,双盲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4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仅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拔除尿管后第一次自行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尿路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根治术后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看了有效降低尿潴留、尿路感染风险,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年龄段宫颈患者的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宫颈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运用回顾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以及病理分级进行整理与分析,并对纳入患者3年存活率进行随访统计。结果老年宫颈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出血,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主要病理分级为I级;中青年宫颈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出血,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主要病理分级为III级。其中,老年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宫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分级均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同时老年患者的3年存活率相对高于中青年患者,预后效果好。

  • 标签: 宫颈癌 不同年龄段患者 病理特点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高危风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早期子宫颈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组内早期子宫颈临床高危因素患者比例及多高危因素模式,对早期子宫颈生存情况与多高危因素的关系及早期子宫颈术后辅助治疗与多高危因素对生存关系进行分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早期子宫颈患者中具有多高危因素者46例(38.33%),其中具有2项高危因素者40例(33.33%),具有3项高危因素者6例(5.00%),其中多高危因素最常见模式为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旁组织浸润,占比高达30.00%(36/120)。无论是病理学分类还是多高危因素皆是影响早期子宫颈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通过RT治疗和CCRT治疗的早期子宫颈患者在高危因素以及单高危因素的局部复发和远端复发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多高危因素上两者无论是何种治疗方式还是局部复发以及远端复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患者,多高危因素下临床CCRT治疗效果不佳,其不仅会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会增加患者远端复发风险。

  • 标签: 多高危风险因素 手术治疗 早期子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