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1月35例重症HFMD病例和32例普通病例,比较两个组别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治疗转归结果。结果HFMD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相比,热程长、热峰高、外周血WBC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血糖浓度高,胸部X线、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异常比例高(P<0.05);重症组发生1例死亡,32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摸清重症HFMD的临床特征,对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而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肠道病毒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2月的60例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出生年龄展开分组,将其分成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儿,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在60例新生儿中,一共出现了62例败血症,其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再次败血症;而对于致病菌的检验而言,检验出来69中致病菌,其中出现再次败血症的患儿均是因为双重细胞感染造成的;同时致病菌较多的则是B族链球菌、肺炎格雷伯菌以及凝因酶阴性葡萄糖菌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新生儿而言,其近足月儿与足月儿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情况较多,胎龄小于33周的所占比例较少,大于33周胎龄的早产儿则较为易发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上而言,体质量大于2000克的新生儿易患早发型败血症,相反则易患晚发型败血症。结论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差异性,其以致病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在治疗上则需要以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治疗,从而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沟通也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达及理解。沟通的实质是以自身的立场为核心,以接受者的心理为尺度。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等方式,将观点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地接受。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与之发生联系的形式。1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促进护患和谐,达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缺乏或无效的沟通是导致护患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近三年的医疗投诉资料显示,80%的医疗纠纷是因为沟通不到位引起。而造成沟通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把握患者、家属的气质特征,设身处地因人而异地进行沟通。

  • 标签: 把握 气质 有效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治特征与产生误诊的原因,减少病死率与伤残率,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六年之内所接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且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产生误诊的原因。结果10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不相类似,其中75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典型持续撕裂样疼痛,15例患者疼痛症状不具有典型性,10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神经反应,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影像学检查,其中60例患者得到及时确诊,40例患者因为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没有得到及时的确诊,早期误诊率为40.0%,40例误诊患者中1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8例误诊为胰腺炎或是急性胃肠炎,8例误诊为脑梗死,4例误诊为胸膜炎或肺栓塞,4例误诊为消化道出血或是失血性休克,2例误诊为胆结石,2例误诊为肾结石。结论临床中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表现症状相对比较复杂,非常容易出现早期急诊误诊现象,所以临床中需要提高警惕,利用多种手段及早确诊,从而及早控制患者病情,及时开展支架介入手术治疗或是转送上级医院,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诊治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乳腺癌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以及科学的医学随访,以提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诊疗水平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例乳腺癌中12例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情况病。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首发癌中位年龄为54岁,1期和2期在异时性乳腺癌的发病多,病理类型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发病无显著性差别。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手段,结论原发双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方式。双侧乳腺癌相对于单侧乳腺癌来说,同时性比列高、且双侧病理类型大致一致,并未发现her2阳性和basal-like所占比例增高,大致同单侧原发乳腺癌。自查体检以及乳腺超声是及时发现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原发双侧乳腺癌 临床特征 分期 luninal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症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治疗的神经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心理特征,并随机平分为不同护理组,对照组实施神经症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症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8.12±3.58)分、抑郁程度(11.15±3.20)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7.43±4.46)分,(21.38±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症患者心理状态,此方法值得在神经症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症 心理特征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明确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明食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手术路径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入组研究,在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探明影响患者预后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性别、并发症、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病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为了充分延长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应充分考虑上述要素对其预后指标的影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预后指标 肿瘤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总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慢性宫颈炎患者,所有患者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所有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来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52例研究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探究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和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观察组的宫颈炎患者当中,宫颈糜烂39例,这是慢性宫颈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其他情况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是否存在节育环、劳动状况和居住环境进行调查,能够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病情的发病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针对慢性宫颈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节育环、生活环境和劳动状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儿,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早发型36例,晚发型34例,对比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早产儿和极低体质量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8.89%,B族链球菌,占33.33%,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2.35%,大肠埃希菌,占29.41%。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死率为25.00%明显高于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为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查对于预防败血症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 晚发型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一定便利。然而随着人们出行工具数量的日益增加,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不断增加,而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体特征性损伤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人体特征性损伤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荨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按不同月龄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麻疹住院患儿为119例,按月龄不同分为0~6个月组、6~8个月组、大于8个月组,患儿发病率随月龄增大而增多,随月龄的增大,患儿出现发热及皮疹的时间更长,出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比例也随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儿有典型发热、出疹、畏光、流泪、结膜充血、Koplik斑等临床表现,114例患儿预后良好,5例患儿发展为重症,其中3例有营养不良等基础病,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初免前麻疹的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大月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且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合并基础病未接种疫苗大月龄者可能为重症麻疹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麻疹 麻疹抗体 强化免疫活动 婴幼儿 重型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以配对调查方式研究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方法从本市辖区内小学健康体检中筛选出100例肥胖儿童作为肥胖组,并根据11配对原则随机选取100例体重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两组儿童心理社会行为情况,并对比两组调查结果作特征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有参加体育锻炼意识、每日体育锻炼时间≥30min、人际关系良好、三餐规律、进食速度偏快、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肥胖组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家属(抚养人)溺爱、经常进食量偏大、每日静坐时间>2h、对肥胖焦虑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存在一定特征性,应及时纠正其多方面不良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儿童肥胖状况改善。

  • 标签: 单纯性肥胖 儿童 心理行为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4月我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普通手足口病患儿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并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热峰、热程、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反射异常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热峰、热程、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反射异常、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均为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特征重视,准确掌握其发病危险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及时采取对应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治特征以及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特征以及误诊个例的原因。结果2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上经各项检查后在短时间内被确诊,5例因临床症状表现较不典型,因而未在有效救治时间内进行确诊,误诊率为16.7%。5例未能及时确诊的患者中,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误诊为早期急腹症、1例误诊为脑梗死。19例患者在经保守治疗救治后的1个月病情基本痊愈且出院,另11例患者在进行救治过程中病情加重,其中6例转入上级医院、4例进行介入治疗、1例猝死。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需要提高谨慎性,医师需明确掌握主动脉夹层的各种临床症状及表现,并通过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该疾病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并积极治疗,以降低该病的误诊率。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治特征 误诊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特点。方法对126个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病理活检示患者的126个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中,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为106个,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结为20个。结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超声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CH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影像结果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血流增加52例(55.32%),形态正常19例(20.21%),异位或缺如14例(14.89%),发育不全9例(9.57%)。结论临床中采用超声检查,能够以甲状腺肿大作为CH的主要特征,进而在临床治疗和病因查找中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部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为原发性肝癌,15例患者为肝血管瘤,10例患者为肝转移癌,5例患者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结果本组50例原发肝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平扫和三期扫描,其中巨块型34例,单发右叶占位20例,左叶9例,左右同时累及5例,弥漫型7例,多发性结节5例,单发性结节4例,2例有肝门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增大,4例肝门静脉内见癌性栓子,腹水14例。结论原发性肝癌予以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螺旋CT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结核组,另收集同期收治的58例NTM患者的资料,为肺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肺病组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结核组(P<0.05),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咳痰的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的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组(P<0.05),干酪样坏死、钙化灶、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结核组(P<0.05);肺病组对1种或1种以上药物耐药性和耐多药的发生率均高于结核组(P<0.05)。结论NTM与肺结核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与肺结核均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应仔细辨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产科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点以及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择取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产妇,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观察组(采用择期剖宫产)和对照组(采用产科急症剖宫产),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宫缩乏力、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感染、阴道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急症剖宫产产妇与择期剖宫产产妇相对比,前者的危险性更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而保证产妇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科急症 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