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有癫痫的儿童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5到2023.5接收的小儿癫痫患者50例,临床采取不同干预策略,对照组进行基本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研究从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疗效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四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00%,明显比对照组的76.00%高(p<0.05)。结论:患有癫痫的儿童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效果,可以在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 小儿癫痫 护理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1人,男27人,女24人;年龄20~88岁,平均48.69岁.所有健康志愿者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17人;B组(40~59岁)18人;C组(≥60岁)16人.应用骨皮质测量软件Stradwin5.2读取CT原始影像数据,生成骨皮质的彩色分布图.垂直于肱骨头关节面,将肱骨头高度四等分后建立相互平行的3个横截面;在横断面1、2、3,测量分析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和后壁的骨皮质厚度、骨皮质密度和皮质下骨小梁密度.结果在A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B、C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后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A、B、C组的横截面1、2中均较低.在C组的横截面3,外侧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值最低.A、B、C组在横断面1、2、3中各个测量点的皮质下骨小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各个年龄段,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程度不同,40岁以后差异程度有所减弱.肱骨头区的外侧壁或者后壁,是骨皮质的薄弱区域.

  • 标签: 肱骨 肱骨头 骨皮质 骨小梁 骨密度 厚度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临床医疗领域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别是在麻醉技术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可喜的成效,进一步促进区域麻醉技术充分实现可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麻醉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重点综述区域麻醉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展望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综述能够为区域麻醉技术实现更加良好的应用以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标签: 区域麻醉 可视化技术 发展历程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急性心衰快速而有效的抢救方法.方法对48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多学科协作联合抢救,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48例子痫前期重度合并急性心衰,均多学科协作,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子痫前期重度合并急性左心衰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治疗困难,应及早发现,治疗原发病,组织多学科协作联合抢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子痫前期重度;急性心衰;多学科协作中图分类号R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2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 124 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2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科学协作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天数,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 96.77% VS 82.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有助于促进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具有较高的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手术 多学科协作护理 术后康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甲状腺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0例甲状腺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评分及 SDS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及 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甲状腺围术期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有效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围术期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1个月后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与入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38%,显著优于对照组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食管癌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康复医学教学更加强调由医师、药师、康复师和护理人员组成的治疗团队进行,而这种协作意识和能力需要实践进行培养,通过建立临床教育病房由临床导师负责患者并监督学生,促进规培学生学会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方案;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对其他专业的理解水平;强调良好沟通对于团队合作和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增进对患者的了解,对患者及规培生自身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教育 医学 规培 病人医护团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该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和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相关文献资料,包括研究报告、临床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研究内容涵盖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的构成与职责、全面评估与个性化护理、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结果:通过对多个独立研究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在AMI患者中的应用表现出显著优势。在多学科协作护理组(n=100)和传统护理组(n=100)的比较中,多学科协作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 ± 1.4天,显著短于传统护理组的7.8 ± 1.8天(P < 0.001)。多学科协作护理组的平均医疗费用为5500 ± 1200美元,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的6200 ± 1400美元(P = 0.023)。多学科协作护理组的康复率达到95%,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的80%(P < 0.001)。心脏功能恢复率方面,多学科协作护理组为90%,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的75%(P = 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多学科协作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康复率和心脏功能恢复率。这表明多学科协作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AMI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状况。为了更好地应用该护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康复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访视中应用团队协作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为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40例为团队协作术前访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访视前后心理状态、满意度及遵医率。结果:观察组访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遵医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访视中应用团队协作模式,可以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前访视 团队协作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药学参与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讨该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中药学所做的工作。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模式中,药学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药学通过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学科协作诊疗,充分发挥了药学在COVID-19多学科协作诊疗中的全面保障药品、提供药学信息、减少用药错误、监护药物不良反应、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作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药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3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III期~IV期)患者为主进行回顾性分析,实行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措施,观察患者的诊疗价值。

  • 标签: 中晚期 结直肠癌 多学科协作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骨折患者以多方位协作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多方位协作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IL-10、TNF-α、CRP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方位协作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显著,可降低机体炎症,预防并发症,价值可观。

  • 标签: 多方位协作快速康复护理 骨折 术后康复 并发症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评估多学科读片会诊模式在提高肺部疾病诊断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总结这种协作模式在提高肺癌及其他肺部疾病早期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关键因素,提出未来肺部疾病诊治的发展方向,以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和健康体检机构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SIEMENS16排低剂量CT与医准智能的肺结节检测系统进行检查分析的9945例病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792个病例作为实验组,4793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读片会诊模式进行诊断,涉及放射科、胸外科、肿瘤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一学科方法,例如仅由放射科医生进行诊断。记录肺结节的检出率、肺癌早期诊断率,漏诊率、误诊率等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肺结节的检出率、肺癌早期诊断率,漏诊率、误诊率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学科协作在提高肺部疾病特别是肺癌诊断准确率方面的重要性。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优化了患者的诊疗路径,为未来的健康体检和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多学科读片会诊 肺部疾病诊断 早期肺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2月-202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白内障围术期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多学科协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眼部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究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应用于白内障围术期的效果。结果 对比眼部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围术期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眼部指标。

  • 标签: []白内障围术期 多学科协作护理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以慢性心衰患者为例,对医护协作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此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本院于2023年1-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心衰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3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3例采取基于医护协作的延续性康复护理,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三项心脏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3.03%,与对照组的18.18%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采取医护协作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心脏康复,减少再入院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医护协作 延续性康复护理 慢性心衰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基层部队医疗保障难题一直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解决好官兵医疗问题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内部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我总队存在执行任务多样化、部队居住地分散、医疗机构和人员保障力不足等问题,部队医疗保障突出表现为"三难",即路途远,看病难;人员散,保障难;外诊多,用钱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就拓展医疗保障模式提出一些见解,旨在创新卫勤保障方式方法,为加强区域部队医疗保障工作摸索一条新路子。

  • 标签: 卫勤保障 区域医疗 中心卫生队(所) 中心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