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跟骨骨折患者 26例 30足,所有患者均利用 X线片观察跟骨骨折临床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经 1-2年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 Gissane角与 Bohler角均有显著增大( P<0.05),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86.67%。结论: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创伤小且操作简便,手术用时短,不会给软组织造成过大破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特点 微创空心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知识掌握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降低住院成本,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相较于传统的西医疗法具有效果明确,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慢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8例贫血患者,将 39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 1组, 3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 2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 3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液检测,对三组研究对象检查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血红蛋白量方面,对照组 >观察 1组 >观察 2组;在红血细胞方面,观察 2组 >对照组 >观察 1组;在平均细胞容积方面,观察 1组 >对照组 >观察 2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方面,观察 2组 >观察 1组 >对照组, P<0.05;观察 1组与观察 2组贫血患者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血液检测能够有效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血液检测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健康者 血液检查情况
  • 简介:摘要:急腹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腹部疾病,症状为急性腹痛,病因尚不明确,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常见急腹症为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需要重点关注,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形成严重的病症,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普外科急腹症的治疗方案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不同的疗法疗效有所不同,如何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 标签: 普外科急腹症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隧道式PICC置管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PICC置管的患者40例,为进一步观察隧道式置管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PICC置管的方式,乙组患者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观察不同置管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的乙组患者,其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渗血程度以及导管位移发生率均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隧道式PICC置管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现象的产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胃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法。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手术病理证实的 118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采用全胃切除 RouxenY加袋术 (RYP)。 1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嗳气及腹胀,占 74.55%;胃镜检查确诊或疑诊为胃癌。占 94.07%;癌灶位于胃窦部,占 48.20%;早期胃癌占 22.88%,行胃癌根治本者占 88.13%。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瘘 3例,反流性食管炎 4倒,切口裂开 2例,左侧胸腔积液 2例。大部分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饮食接近正常。结论 胃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而术前详细检查查、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充分引流,术后加强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胃癌;手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方法药师通过处方点评与临床工作,对临床用药进行干预。结果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临床用药更趋规范,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提高用药安全率。

  • 标签: 药师干预 合理用药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对儿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儿内科患儿120例,收集时间在2013年8月-2016年8月。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性分为甲组(60例,按照常规原则实施护理)和乙组(60例,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乙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甲组低(5.0%比18.3%,P<0.05),乙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甲组低(0.0%比6.7%,P<0.05)。结论风险管理用于儿内科护理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儿内科 风险管理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胃炎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5月接收的 72例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先后入院时间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每组 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行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 88.89%,相比于对照组的 69.44%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胃炎疾病治疗期间,采取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及早改善,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胃炎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胃炎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接收的72例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先后入院时间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行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8.89%,相比于对照组的69.44%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疾病治疗期间,采取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及早改善,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胃炎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7083%,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阴道尾纱用于会阴伤口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江油市人民医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孕足月、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或会阴有裂伤进行会阴缝合的产妇中,随机选取20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会阴缝合中使用改良式阴道尾纱,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纱布填塞,比较两组纱布遗留阴道率、两组会阴切口缝合时间,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妇缝合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果两组产妇中,对照组发生了1例纱布遗留在阴道的事件,3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会阴缝合时间约为20分钟,实验组无纱布遗留在阴道,1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会阴缝合时间为10~15分钟。结论会阴切口缝合时使用改良式阴道尾纱可以将纱布遗留在阴道的机率降至为0,会阴缝合的时间缩短了5~10分钟,会阴切口的感染率降低了2%,降低缝合过程中产妇的不适感,提高满意率,使用方便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式阴道尾纱 会阴伤口缝合 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31-01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 方法 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36例缺铁性贫血与 36例缺叶酸性贫血患者纳入实验组研究范围,分别命名为实验甲组与实验乙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将其纳入对照组研究范围,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液检验,判别诊断效果。 结果 经研究,实验甲组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水平(Hb)和红血细胞水平( RBC)显著高于实验乙组,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显著低于实验乙组,实验甲组的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容积比值( RBC/MCV)显著高于实验乙组合对照组,对照组的平均红细胞容积( MCV)与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显著高于实验甲组与乙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通过血液检验,对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能够有效鉴别贫血病症。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平均红细胞容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