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数据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感,根除上腹灼伤感和上腹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恢复效率,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3例,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病变的形态、分布特点及肺实质和纵膈胸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各年龄段患儿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67.1%、51.4%,散在斑片状影占62.9%,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均占27.1%;≥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70.5%,肺实变占52.6%,树芽征、散在斑片状影分别占38.7%、35.8%。在疾病早期病程的第3~4d,多出现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影像学改变,病程的第5~6d,多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散在斑片状影多在病程的1周左右出现,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病程的第10d左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显示其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病变特点主要有支气管壁增厚、充气、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块影、肺实变等。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CT征象。结果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发生于8~13岁的儿童,以发热并咳嗽、黏痰、胸痛及肺部阳性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显示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发生于右下叶,以肺纹理及肺野的病变为主,后期会吸收炎症渗出液,直至恢复正常;CT征象以支气管充气相、支气管壁增厚和肺气肿为主,所有患儿均会出现淋巴结结影,而多数患儿会出现胸腔积液。结论临床上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进行明确的诊断。

  • 标签: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前者为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后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中随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颗粒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颗粒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杆菌三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赖氨葡锌颗粒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颗粒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优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2月~2016年2月,纳入小儿肺炎有74例,按抽签分组。接受常规护理为37例,入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为37例,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优质护理实施效果好,临床可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的治疗、严密观察病情,配合精心的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临床护理 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组肺炎支原体肺炎者67例参照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组,即试验组(个性化护理)37例和参照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个性化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教育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及疗程,对照组给予基础健康教育;治疗组同样配合基础健康教育,同时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应的体质教育干预;均停药28天后复查幽门螺杆菌。比较两组病人的治愈率、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等。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治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1),临床症状疗效有可比性。结论进行中医体质教育指导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治愈率。

  • 标签: 中医体质教育 幽门螺杆菌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等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99%,比对照组(77.78%)高17.21%(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IL-8、IL-10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很好,疾病复发率被显著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幽门螺杆菌 胃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3600株。应用PCR法对其耐药基因IMP、NDM、KPC、VIM、OXA的耐药性检测,同时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检出率0.44%,细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为25.6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87,对其他常用的抗菌类药物均呈现出较高耐药性。16株细菌中KPC阳性8株,占50%,IMP阳性8株,占50%,VIM阳性4株,约占25%,OXA阳性1株,约占6.25%。结论产碳青霉烯酶在细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PC、IMP是主要的基因型,因此,加强对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与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夏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接诊的痰涂片阳性病患200例,对所有病患都施以痰培养和耐利福平试验,并对其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200例病患当中,有195例痰培养提示阳性,占总比例的97.5%;有1例为涂阳培阴,占总比例的0.5%;有4例污染,占总比例的2.0%。患者耐利福平药敏试验的结果提示,新患者的耐利福平率为10.63%,复治者的耐利福平率为22.86%,初治失败者的耐利福平率为40.0%。结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复治者与初治失败者明显比新患者多。

  • 标签: 耐利福平 结核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 痰培养
  • 简介: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这种病菌在环境水体和土壤中广泛存在,它的种类多,分布广,属于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与肺结核十分相似,其对人的危害性非常大,国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本文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及人群健康的影响展开研究与论述。

  • 标签: 公共场所 非结核分枝杆菌 健康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01-2016年12这一时间段内所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抽选出220例患儿开展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以及实验组这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开展统计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实验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早。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临床症状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应怎样进行护理。方法选择16年12月到17年11月来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的危重MPP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的患儿152人,平均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人,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防治,研究组进行全面护理防治,对所得信息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人进行相关症状护理防治后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相关症状产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对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全程进行全面护理降低了术后相关症状产生率,提升了危重MPP的治愈率,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

  • 标签: 儿童重症肺炎 支原体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肺炎的急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31例重症肺炎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4年8月—2018年8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急诊治疗,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31例重症肺炎患者则实施常规治疗,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急诊治疗,对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有积极意义,疗效显著。

  • 标签: 重症肺炎 急诊治疗 临床疗效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促排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经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排痰能够十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 肺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炎患者30例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0例肺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治愈29例,合并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死亡1例。结论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饮食、治疗、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肺炎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