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后,分别于未放置、及放置1h、3h、6h后进行常规生化检验,比较4个时刻的检验结果。结果与未放置标本检验结果相比较,放置1h后的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GLU有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6h后ALT、AST、K+、Na+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h、3h后TBIL、DBIL、BU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TBIL、BUN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进行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空腹静脉血标本 放置时间 常规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glu)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体检中心5985例健康体检者,对其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85例受检者HbA1c异常检出率为12.9%,血糖异常检出率为11.22%,随着年龄的增高,异常结果检出率也增加,并且男性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空腹血糖(FPG)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观察组采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对照组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PG、HbAlc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FPG与HbAl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86,P<0.05)。结论FPG联合HbAlc检测糖尿病,漏诊率低,在日常监测血糖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2015年间我院体检中心化验室行糖尿病筛查的1000名体检者,分别用空腹血糖5.6~6.9mmol/L标准、糖化血红蛋白5.7%~6.4%标准和2者联合标准诊断糖尿病前期,并追踪调查1000名体检者在其后3年内糖尿病的诊断率。结果1000名体检者按照空腹血糖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前期者182人(18.2%),其中3年内诊断为糖尿病的有20人(11.0%);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前期者79人(7.9%),3年内诊断为糖尿病的有6人(7.6%);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为糖尿病前期者38人(3.8%),3年内诊断为糖尿病的有15人(39.5%)。结论相对于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单纯使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糖尿病前期进行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于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阶段的进展具有更好的预测意义。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2hPPG,HbAlc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沙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