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西南医院急救部重庆400038)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自2009年12月~2010年09月29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26例(占91.7%)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占2.8%)签字出院,2例(占5.6%)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起病慢且不典型,死亡率高,机械通气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85-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均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提高安全性。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50例,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50例,接受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PEF、FEV1、FEV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经机械通气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机械通气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运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及护理干预。方法对58例机械通气患者经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总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本组置管时间3~7天,其中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因躁动不安、穿刺口渗血拔管,其它未出现感染、血栓、远端肢体缺血等并发症。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运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可靠地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辅助手段,需加强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机械通气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安全吸痰护理在ICU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共50例进行研究,并给予所有病人呼吸机治疗,期间采取安全吸痰护理措施。结果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和整体护理质量均得到提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积极采取安全吸痰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安全吸痰护理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在临床护理中对小儿肺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82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人工组人工叩背排痰和机械机械振动排痰,各4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人工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传统人工叩背的方法进行排痰,机械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比较两组患儿在我科治疗期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d)、住院时间(d),以及患儿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机械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d)和住院时间(d)平均天数分别为5.07d和6.24d,均少于人工组;机械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优于人工组。结论机械振动排痰对小儿肺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理想,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改善肺炎患儿的呼吸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治疗效果较传统人工叩背排痰法理想,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人工叩背排痰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牙龋病采用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月3月因乳牙龋病入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8例患儿(136牙)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64人(72牙),选择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对照组64人(64牙),选择常规器械治疗,返院复查时统计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和治疗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4.4%,对照组为81.3%;观察组的治疗舒适度为98.4%,对照组为64.1%;观察组的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牙龋病采用化学-机械微创法治疗的有效性高,能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治疗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牙龋病 化学-机械微创法 常规器械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13例ICU患者机械通气发生MRSA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10月期我院发生MRSA感染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全部患者病情均有效控制,没有造成流行爆发,药敏治疗1~2周后痰培养未见MRSA生长。MRSA感染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密切相关,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越长,MRSA感染风险越高。结论MRSA定值者与感染者往往是感染源,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发性疾病严重、高龄患者发病率最高,ICU病房内以此类患者为主,因此感染风险很高,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避免出现大规模感染。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MRSA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ARDS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后对患者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ARDS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机械通气)30例和对照组(机械通气联合痰热清)30例,并进行血气分析的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对血气分析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在治疗ARDS患者时,机械通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更加显著,且无不良反应病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40名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舒适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呼吸衰竭 有创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排痰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在儿科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叩击排痰辅助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止咳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机械排痰治疗措施能够更好促进痰液排出,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排痰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护理措施。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11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组和B组(n=55)。A组雾化后接受机械振动排痰治疗,B组接受人工叩击排痰治疗。分析两组咳嗽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其疗效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比B组短,P<0.05。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比B组的80.0%高,P<0.05。结论采取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法对肺炎患儿进行施治,并在治疗期间向其提供精心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其疗效,促进相关症状缓解。

  • 标签: 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精心护理 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机械通气,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气道分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d后PO2、PCO2、气道峰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快速改善症状,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重症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定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推行螺旋CT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CT科室2013年05月-2015年11月接收的40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已接受病理证实,并予以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并对2种检查方案的精准性进行客观评定和比对。结果研究中,CT检查出38例(95.00%)肠梗阻患者,X线检查出31例(77.50%)肠梗阻患者;CT检查出40例(100.00%)结肠癌患者,X线检查出4例(10.00%)结肠癌患者,2组各项指标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在结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推行CT方案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 标签: X线检查 CT检查 结肠癌 精准性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机械通气撤机后序贯治疗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62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撤机后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照组患者撤机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情况下可以替代无创呼吸机,避免再插管,还可以辅助无创呼吸机与其交替使用,增加拔管成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及湿化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 序贯治疗 高流量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ICU病房接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危重患者35例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检查中表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5例患者总共接受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72次,顺利完成68次,4次因为患者术中SaO2水平下降到88%以下而终止。全部患者没有出现严重低氧血、心率失常等并并发症,部分患者有SaO2水平下降、心率上升等反应,未经特殊处理,检查结束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ICU机械通气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保证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镜检结果准确度。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患者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气道糜烂、声门水肿、溃疡、呼吸机相关肺炎、声带受损、气管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ICU 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结合机械通气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便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心肌梗死 重症左心衰竭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管理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应用呼吸机的急诊患者80例,将他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人工气道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依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通气时间。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发生VAP的有2例,占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VAP的有8例,占20%;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5±3.30)天,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7±2.06)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0±4.05)天,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10.6±2.81)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气道管理不禁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而且对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气道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