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且分析影响0-6个婴儿母乳喂养的因素。方法本文中笔者收集2011年1-2011年7我院住院的婴儿400例,并且对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母乳喂养率呈降低趋势,在婴儿4个大以后则降低迅速;终止母乳喂养的因素以母乳不足(42.5%)、需要添加辅食(30.0%)为主。结论做好产妇的产前、产后的访视,加强坚持0~6个的纯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指导,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观念,使母乳喂养保持在较高水平。

  • 标签: 母乳喂养 调查分析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曼乐及宫喜环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至2018年11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8例人工流产术妇女,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曼乐,对照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宫喜环,比较分析两组的具体避孕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曼乐的避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显著降低重复流产率,值得强烈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曼月乐 宫喜环 避孕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玻尿酸颏部注射重塑下部1/3轮廓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017年1于我院就诊的30例求美者,双侧咬肌注射肉毒素和、颏部注射玻尿酸,术后三个月后进行跟踪随访,对咬肌力量与下部形态的变化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调查受术者的满意度。结果29例求美者的面部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经随访未出现并发症,且求美者的总有效率与医师总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求美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玻尿酸颏部注射重塑下部1/3轮廓微整术,具有创伤小、可逆性高的特点,有助于取得较高的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 玻尿酸颏部 注射重塑面下部1/3轮廓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曼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2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宫内放置曼乐节育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数据间对比P<0.05。结论曼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曼月乐节育环 子宫腺肌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颌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颌外科在2015年1—2017年1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比不同分组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操作水平、交流技巧、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满意度的评分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口腔 颌面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囊性病变与颌囊肿患者经传统开放性手术与开窗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口腔囊性病变与颌囊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48例。A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取开窗引流手术治疗。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3%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0,A组手术成功率为85.29%(29/34)低于B组手术成功率100%,P<0.05。结论对口腔囊性病变与颌囊肿使用开窗引流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囊性病变 颌面囊肿 开窗引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2015年1收治的7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35例行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观察组36例采用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术后阴道置放曼乐治疗,经治疗后,为期3个到24个进行比对两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血清水平及有无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减少降低,但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逐渐增大,痛经评分与血清水平升高,且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后阴道置放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更明显,临床疗效更好,能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腹腔镜子宫楔形切除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区手足口病流行的基本特征和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对我区2010年2-10份网络报告的手足口病和聚集性疫情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日-1031日,我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70例,0-7岁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557.96/10万,首发病例于21日发病以来,出现高峰平台期在4-7份,尤以4份最高,达79例(21.35%),此后发病呈下降趋势。370例患者中男性241例,女性129例,男女发病比为1.8∶1。发病年龄以小于等于3岁为主,合计282例(76.22%)。职业以散居为主,合计216例(58.38%)。住址以徐坊(92例)、洪都(77例)、岱山(56例)为主,合计225例(60.81%)。所有患者中住院病例97例、门诊病例273例,重症7例,采样患者咽拭子79份做病毒学检测,阳性44份(肠道病毒71型即EV71型18份、柯萨奇病毒A16型即CoxA1614份、肠道病毒未分型即EV未分型12份),阳性率55.70%。期间发生聚集性疫情8起,其中托幼机构6起、家庭1起、社区1起。主要控制措施及效果聚集性疫情严格按照卫生部关于《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流调和处置并告知家属手足口病防控相关知识,未发生1起手足口病疫情爆发或扩散流行,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落实综合防控手段与宣传教育并重,多部门参与合作,提高居民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加大疫情监测,从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是控制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网络报告 手足口病 流行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醋酸亮丙瑞林用于曼乐治疗子宫腺肌症前预处理后点滴出血发生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于2017年1—2017年12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曼乐治疗,观察组在曼乐治疗前,使用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点滴出血发生率、月经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点滴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月经量PB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6个和12个,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PB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痛,乳房肿痛、更年期症状等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用于曼乐治疗子宫腺肌症前预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点滴出血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 曼月乐 子宫腺肌症 点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