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参与儿保的136例18个月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不规律社区儿童保健;观察组儿童进行规律社区儿童保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生长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没有出现体重超低和超高儿童,正常发育儿童占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发育率。两组儿童在生长发育具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个月内儿童采用规律社区儿童保健方法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儿童保健 18个月内儿童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临床药师在儿童合理用药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身体的免疫系统、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不健全,用药过程中表现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年人有本质区别,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临床药师科学合理的用药可以帮助儿童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作用,开展药物使用指导,对处方点评,可以避免和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就医院临床药师在儿童合理用药中的干预研究作用进行浅析。

  • 标签: 临床 儿童 合理用药 干预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上。通过梳理不同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我们也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流动儿童 心理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中耳炎患者中抽选12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3例,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观察组63例,采用头孢地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地尼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急性中耳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儿童抗癫痫指南、丙戊酸钠药品说明书,对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丙戊酸钠为儿童抗癫痫的首选药物之一,因为其特殊的药理作用,与其药物相互作用较多,肝药酶抑制剂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提高西咪替丁;肝药酶诱导剂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利福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安全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失张力发作这5种发作类型唯一的初始单药首选药物。治疗儿童癫痫时,当两个单药先后使用治疗均未奏效,原则上应考虑联合用药。丙戊酸钠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监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丙戊酸钠 儿童 癫痫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1岁以内儿童参与保健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参与儿童保健儿童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依据参加是否规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未保持规律性参加,观察组儿童规律参加保健,对两组儿童1岁时身高与体质量情况观察,并比较鱼油添加率、VD缺乏性佝偻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出生时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观察组儿童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1个月内鱼油添加率82.05%(32/39)高于对照组61.54%(24/39),VD缺乏性佝偻病观察组2.56%(1/39)低于对照组15.38%(6/39),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岁以内儿童规律性参与保健,对促进其生长发育、保持健康体质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实践中推广。

  • 标签: 1岁以内儿童 保健 效果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亦称侵犯行为,是针对他人做出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包括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为目的的一切行为。攻击行为普遍存在于儿童之间,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多种,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还有个体认知因素等。因此,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矫正策略可以从认知训练,情绪宣泄,意志培养和行为干预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 标签: 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尿碘的检测结果,为合理指导辖区儿童碘营养缺乏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尿液碘测定试剂盒,半定量目测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碘的浓度。结果受检的309例儿童中,碘缺乏总检出率为44.98﹪,其中男童检出率42.13%﹪;女童检出率48.85﹪,女童略高于男童,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儿童碘缺乏呈偏态分布,0岁组、1岁组儿童碘缺乏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1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碘缺乏呈下降趋势。结论2岁以内儿童是碘缺乏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 尿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双肾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双肾移植手术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都施以精心的护理配合。观察60患儿双肾移植手术实施的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者例数,了解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双肾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患儿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平均血糖水平为(7.2±0.4)mmol/L,预后效果良好。结论临床在开展儿童双肾移植手术工作时,予以患儿精心的手术护理配合,可确保其手术治疗成功,促进术后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护理配合 并发症 双肾移植手术 儿童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是指专业的护理工作者根据心理学的理论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的过程。儿童病人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活动随治疗情况而迅速变化,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育不一,因此在患病时的反应也不一样。当前现实生活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紧张。他们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我科自2002年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突现了心理护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我们对儿童病人各阶段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表现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 标签: 儿童病人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症状、治疗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接诊的118例小儿药物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为(1)儿童误服中毒54例(45.8%);(2)家长无知给予服用45例(21.2%);(3)医源性中毒20例(17.0%)。结论儿童药物中毒的危险因素以儿童误服、家长喂服和医源性为主,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普及安全用药常识,加强对家庭药物的管理,同时医务人员应规范行医。

  • 标签: 儿童 药物中毒 原因
  • 简介: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症状特殊并且预后较差。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病因 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集训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康复治疗的两组患儿,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康复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的功能区得分及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定结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的功能区得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疗效(GMFM-88得分)评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定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各能区的发育商(DQ),治疗6个月后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集训与常规康复相结合可以更有效提高患儿的认知、语言和社会适应能力,对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更有实际意义。

  • 标签: 脑性瘫痪 运动集训 康复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近年来,对道德判断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道德判断的理论和近几年对道德判断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与归纳,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道德判断的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对以往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标签: 道德判断 研究综述 展望
  • 简介:目的了解近十年来国外有关儿童防御机制研究的新观点.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儿童防御机制研究领域的出现了以下新观点:儿童防御机制的使用具有发展性;儿童对某种防御机制的使用是在理解之前,一旦儿童理解了该机制,它便不再被使用;双验封儿童防御机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了解儿童防御机制研究的新观点封于理解儿童的正常成长和异常心理行为矫正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防御机制 发展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28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外伤性癫痫与颅脑损伤类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损伤部位的关系。结果428例脑外伤病人中继发外伤性癫痫49例,占外伤病人总数的11.45%,其中癫痫即刻发作占67.35%(33/49),早发性癫痫占28.57%(14/49),晚发性癫痫占4.08%(2/49)。闭合性颅脑损伤及开放性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癫痫发生率分别为6.23%(19/305)、24.39%(30/123)。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及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23.73%(28/118)、25.71%(9/35)和26.67%(8/30),明显高于CT发现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的24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1.6397%(4/245)(P<0.05)。结论(1)儿童外伤性癫痫发作形式以即刻发作及早发性为主。(2)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凹陷性颅骨骨折可能是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力求最大程度上提出几点对儿童时期牙颌畸形的防止措施;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相关方法对2016年下半年—2017上半年收治的56名儿童牙颌畸形患儿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这些儿童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发现,其中出现前牙反颌的儿童患者人数为25例,出现牙齿错位的人数为15例,开颌人数为16例;结论从统计的结果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目前儿童时期患有牙颌畸形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必须从小就对这种牙齿疾病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使儿童在今后健康的生活。

  • 标签: 儿童时期 牙颌畸形 早期防治
  • 简介:摘要儿童肾上腺皮质肿瘤是一种少见病,全球1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只有0.3/百万~0.38/百万。肾上腺皮质肿瘤占所有儿童肿瘤的0.2%,发病高峰年龄为小于5岁。本文就我院发现的一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为例,对肾上腺皮质癌在CT的表现上进行讨论,对肾上腺皮质腺癌的鉴别进行阐述,提高对本病怎的认识及鉴别能力。

  • 标签: 儿童 肾上腺皮质癌 CT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心理治疗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共收治行为异常儿童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引导联合行为矫正疗法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心理引导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引导与行为纠正对于行为异常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异常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异常行为 心理治疗 矫正 心理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300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300名一般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调查对象均采用问卷调查的的形式,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从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中了解到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对于一般儿童,实验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要改善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主动关心和接纳留守儿童,为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促使心理健康。

  • 标签: 不同监护类型 留守儿童 一般儿童 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