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临床一对一全面系统培训患者糖尿知识、指导中西医治疗并心理上干预调试、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对2糖尿患者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昌吉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糖尿(T2DM)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运用专科医生正规系统糖尿知识教育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实验组,护士常规入院普通宣教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提高患者糖尿知识水平、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院2糖尿患者通过专科医生正规体统糖尿知识教育加正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糖尿自我管理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知识教育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 自我血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患者糖尿足(DF)的临床治疗及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2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足患者48例为DF组,非糖尿足患者60例为NDF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BG、2hPG、HbAlc、FIB、SCr、BUN水平及并发症糖尿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史、BMI、TC和TG各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年龄、糖尿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纤维蛋白原和SCr、BUN水平及糖尿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是2糖尿患者糖尿足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早期有效干预。

  • 标签: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52例2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2例单纯2糖尿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软化血管、降压药物及活血化瘀治疗,注意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均衡,同时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为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和低血糖发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软化血管、降压和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变 临床特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糖尿高脂血症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65例2糖尿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合理用药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不进行血脂干预。结果?干预组血脂中的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1,心脑血管事件明显减少。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5。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2糖尿伴高血压与单纯2糖尿对脂代谢、肝肾功能等影响,探讨2糖尿与高血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2糖尿患者分为单纯2糖尿组(对照组)和2糖尿伴高血压组(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TG(三酰甘油)、TC(胆固醇)、血压、体重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TG、TC、腰臀比、体重指数等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2糖尿伴高血压患者相比,2糖尿伴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肥胖、肝肾功能障碍及血脂代谢异常等症状。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脂代谢
  • 简介:摘要维生素D作为糖尿的影响因子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领域和热点。大量的观察性及干预性研究已逐步阐明维生素D与糖尿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仍有很多尚待证明或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维生素D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糖尿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紊乱,以持续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规律运动可改善糖尿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物质代谢。科学的运动是有益于患者的,而不合理的运动反而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并发脑梗死的临床、CT特点及其急性期预后关系。方法将119例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患有糖尿的脑梗死,对照组89例非糖尿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急性期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性脑梗死较非糖尿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控制好糖尿患者血糖水平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2糖尿是以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糖尿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有传统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各种作用时间不同的胰岛素等。本文将各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以及最新研究有可能用于糖尿的药物分七大类作一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新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肾脏早期损伤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分析92例2糖尿患者24小时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24H)、al-微球蛋白(α1MG/24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24H)、尿肌肝(CR/24H)、尿尿素氮(BUN/24H)、尿尿酸(UA/24H)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根据MALB/24H水平和临床蛋白尿及血肌酐将患者分为4组无DN组、DNⅡ组、DNⅢ组、DNⅣ组。结果DNⅡ组MALB/24H、α1MG/24H较无DN组高(P<0.05),并且下一组比上一组水平高(P<0.05),NAG/24H和CYS-CDNⅥ组水平比无DN组、DNⅡ组和DNⅢ组高(P<0.05),而CR/24H、BUN/24H和UA/24H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alpha 1微球蛋白 N-乙酰-&beta -D氨基葡萄糖苷酶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肥胖2糖尿患者施行针灸治疗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名肥胖2糖尿患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施行针灸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分析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敏感指数、身体质量、体质情况以及病患的肥胖率和体质百分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灸治疗之后,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指数有明显下降,身体质量以及体质情况和肥胖率也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增加,本次针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3%。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帮助肥胖2糖尿患减轻肥胖状况,平稳血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肥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社区老年人2糖尿高危状态进行流行学调查,研究干预的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2糖尿高危因素筛查,并对筛查的不同人群进行不同干预措施。结果1152例患者获得随访,先前糖耐量及HbA1c正常的患者,410获得随访,其中有38例新发糖尿;335例糖尿患者获随访,仅26例病情恶化或因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余血糖得到良好控制。438例糖尿高危状态患者获得随访,57例新发糖尿。结论对中老年人群2糖尿糖尿高危状态的流行学调查非常重要,加强干预是减少新发病例,提高糖尿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钙水平与2糖尿合并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糖尿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298例,低血钙215例,男132例,女83例,年龄55~78岁,平均(60.3±8.24)岁。血钙正常83例,男35例,女48例,年龄51~76岁,平均(59.6±9.72),分别对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1HSS)评分和顸后判定,分析对比血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合并急性脑梗死低血钙组的NIHSS评分更高,疗效明显低于血钙正常组,血钙偏低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低血钙为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低血钙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糖尿患者预后影响大于正常血钙的患者,对血钙的测定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对2糖尿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血钙监测及及时补充钙剂。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血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整理性护理干预在2糖尿合并低血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2糖尿合并低血糖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的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中的患者采用的是整体性护理方式,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概率和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中2糖尿合并低血糖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3.3%,而研究组中2糖尿合并低血糖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为0.0%,两组数据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2糖尿合并低血糖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整体性护理方式可有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减少糖尿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者及早的恢复身体健康,改善预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糖尿合并高血压对新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探讨对这种疾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诊2糖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这些患者是否存在合并高血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人。并对住院的所有患者进行化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单纯糖尿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脑梗塞,占为20%;10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占25%;5例患者发生冠心病,占12.5%;而糖尿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脑梗塞,占为30%;14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占35%;8例患者发生冠心病,占20%,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糖尿合并高血压心血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偏高,在临床上我们应该积极控制患者血压,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新发脑血管疾病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2例2糖尿合并脑梗塞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2例2糖尿患者为对照组,分析诱发2糖尿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高血压、过度吸烟为2糖尿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围绕上述内容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脑梗塞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脑梗塞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2糖尿合并脑梗塞的病变特点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内分泌科患者以及神经内科患者共60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单纯老年2糖尿患者为对照组,老年2糖尿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治疗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结果老年2糖尿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病症类型为多灶性、再发性、大面积的脑梗塞,将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糖尿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再发性以及多灶性发作的脑梗死,该合并症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脑梗塞 病变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男性尿失禁患者留取尿培养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方法男性尿失禁患者在没有导尿情况下,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结果采用无菌操作方法联合双层保鲜袋使用留取尿培养尿本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避免了对患者造成损伤及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 标签: 男性尿失禁 尿培养 保鲜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住院病患者中符合WHO诊断标准糖尿患者186例,年龄在27~80岁之间。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ml,送检、离心取血清,检验Glu、CRP、TC、TG、ApoA1、ApoB、LDL-C、HDL-C。结果Glu、CRP、TG、LDL-C、ApoB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HDL-C、ApoA1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2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单纯T2DM患者CRP、血脂水平明显异常,二者联合检测,对预防并减少糖尿患者并发心脑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C反应蛋白 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