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手术切除以及修复重建的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名患者采用直接病灶扩大切除,对48名患者采用颈淋巴清扫术,并且对手术切除后的修复重建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过手术切除后治疗有效率为92.6%,68例患者中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3例,副神经出现损伤2例,皮瓣坏死1例,其它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通过手术切除以及修复重建效果十分显著,尽早的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可以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鳞癌 手术切除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11.12年间收治的8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其中52例唇裂整复术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术,而30例仅行单纯唇裂整复术,两组患者均随访6月。测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患者术后鼻唇外形。结果在唇裂整复术同期应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组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鼻唇对称性,患侧上唇高度及鼻孔高度明显优于未行口轮匝肌重建组(P<0.01),并可获得满意的人中、鼻堤、红唇形态。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术能有效地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及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轮匝肌 功能重建 单侧完全性唇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烟雾病患者行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采用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的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24个月,平均15.3个月,均痊愈,随访期间2例出现头晕,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颅骨多点钻孔血流重建术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烟雾病 颅骨多点钻孔 间接血流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诊断中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骨伤患者379例,行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和X线检查。结果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患者检出率、骨折部位检出率、膈上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膈下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胸肋关节处骨折诊断准确率、其他细微骨折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骨伤诊断中,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且准确度高。

  • 标签: 骨伤 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侧重建钢板固定在肱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远端骨折,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双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复查骨折失败率均为0.00%,但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侧重建钢板固定 肱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妇科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妇科盆底重建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分析和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恐惧焦虑状态、对疼痛程度的耐受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底重建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合度,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心理矛盾冲突期,确保手术成功,而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重建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计划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预后的比较研究。方法将72例在我院择期行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康复计划训练;研究组患者进行本体感觉康复计划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效果(活动度ROM、肌肉萎缩指数、本体感觉指数、Lysholm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训练后ROM、本体感觉、Lysholm评分显著升高,肌肉萎缩指数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训练后肌肉萎缩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本体感觉、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康复计划训练能显著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其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计划训练。

  • 标签: 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 重建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盆底重建术前子宫质量的意义。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需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术前均采取超声评估子宫质量,包括子宫体、子宫颈各径线值与质量,并与术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评估子宫体、子宫颈各径线值与术后测量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复发5例,成功40例患者全子宫平均质量为49.74±13.06g,复发5例患者术前超声评估与术后离体子宫称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成功组患者均值。结论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术前采取超声评估子宫质量可取得不错的效果,评估结果与术后评估基本一致,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

  • 标签: 盆底重建 子宫质量 超声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优化窦房结动脉三维CT重建,并进行其定量资料测量。方法收集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无冠心病患者,domCT影像数据输入Mimics10.01重建软件进行立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实行退火模拟算法公式对所得图像(血管骨架)进行优化,记录其窦房结动脉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8例单支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旋支。右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起源后,向右后方走行于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耳之间,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左侧窦房结动脉自左旋支起源后,沿左心耳、左心房与升主动脉根部之间向右走行,至右心房附近上行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分析不同性别窦房结动脉个距离参数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适应退火算法计算后,最大程度的优化了误差,使得三维成像更符合血管的实际解剖位置。同时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效率高,应用方便,可为临床窦房结应用解剖提供重要的正常数据。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三维CT 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CT三维重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4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和X线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CT三维重建检查,所有患者均可确诊,准确率为100%,X线检查,4例疑诊,1例不能确诊,准确率为87.8%,CT三维重建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有2例预后较差,优良率为95.1%。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CT三维重建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CT三维重建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重建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2011年12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180例,均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与判断,同时进行病理分析。结果180例患者CT平扫与描重建显示支气管扩展45例,空洞120例,钙化灶76例,树芽征167例,磨玻璃密度影109例,支气管狭窄34例。经过与病理判断对比,螺旋CT扫描重建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鉴别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2.5%。结论螺旋CT扫描重建在肺结核中的应用能有效显示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进行诊断与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扫描重建 肺结核 诊断鉴别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疗效和护理质量提供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5例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疾病知识宣教,术后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功能训练和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用于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我院收治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尺桡骨双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统计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实验,经临床随访6个月发现,收治的42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均符合临床愈合标准,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6±2.8)月,参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5±3.3)月,两组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效果与临床上经常应用的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一样理想,应在临床上加强医务工作者对该治疗方法的熟练程度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髓内钉固定 尺桡骨双骨折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锁骨骨折时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锁骨骨折病人8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研究组病人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的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总有效人数38人,有效率95.0%,对照组病人总有效人数30人,有效率75.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研究组出现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使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锁骨骨折的治疗具有极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好,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 标签: 重建钢板内固定 锁骨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深低温同种异体韧带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术后运动情况,对7例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材料为深低温同种异体韧带,术后对膝关节在负重。跳跃和旋转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年,7例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良了,可进行乒乓球运动。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可作为自体材料良好的替代物。

  • 标签: 同种异体交叉韧带重建
  • 简介:摘要Wnt信号通路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它的功能,是胚胎发育的最常见的癌症,但也是成年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1Wnt信号通路包括许多可调控Wnt信号分子合成的蛋白质,它们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而靶细胞的生理反应则来源于细胞和胞外Wnt配体的相互作用。尽管反应和强度对Wnt配体,细胞类型和人体自身的机体中,信号传导途径的某些成分,从线虫到人类都具有非常高的同源性。他们的同源性,促使许多不同的配体蛋白来自各种生物体的共同祖先。

  • 标签: COPD Wnt信号通路 气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Herbert螺钉和普通重建钢板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31例,A组使用Herbert螺钉;B组使用普通重建钢板。A组14例,B组17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UCLA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15个月,平均随访12.4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评价依据。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bert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相比于普通重建钢板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和更大程度保留骨折端血液供应的优点,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失血少、临床效果优良。

  • 标签: 锁骨中段骨折 Herbert螺钉 普通重建钢板